李金鳳
【關鍵詞】不同處理因素;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
各項醫療活動的完成均依賴于醫務人員,醫生與護士群體在醫療活動展開的全程均需要和患者保持密切的接觸,在這個接觸過程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感染問題發生[1]。因此,當前對于醫生、護士、患者在醫療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安全性,是醫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根據研究表明,手衛生的有效管理是避免感染問題,為醫護、患者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礎性措施[2]。但在實際醫療工作中,受到環境等客觀因素及個人意識、行為等主觀因素的影響,醫務人員實際手衛生方面的依從性并不高,這一點直接增加了安全隱患[3]。出于對感染進行積極防控的目的,當前手衛生管理成為醫院重點工作內容,本文中選取了部分醫務人員,回顧分析了不同處理因素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的影響,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20年1月至12月,在院內挑選56名醫務人員,包括男性29例,女性27例。在不同時期分別開展3種不同干預方式:(1)單盲;(2)綜合干預結合免費提供手消液;(3)綜合干預。以上56名醫務人員分別來自外科、內科、兒科、婦產科、其他科室,包括護理實習生、實習醫生、護士、醫生等。
1.2方法
(1)手衛生監測依據和方法:世衛組織指南中提出的“5個手衛生時機”,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情況進行觀察,觀察時間為9:30~11:30。(2)在院內召集監控醫生和護士、護士長等,開展培訓,就手衛生管理方式方法、手衛生與感染關系等進行重點講解,全面提升醫務人員日常工作中對手衛生管理的重視程度。(3)構建反饋機制:監測科室定期收集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調查量表,分析總結,并于例會中進行反饋,包括好壞兩面。(4)干預方式:2020年1至4月針對所選醫務人員實行單盲手衛生干預;2020年4至7月針對醫務人員實行綜合干預并提供免費手消液;2020年8至12月針對醫務人員實行綜合干預。其中綜合干預方式涉及內容包括:明察手衛生情況、告知提醒手衛生問題、手衛生專項培訓、手衛生反饋等。
1.3觀察指標
對比干預前后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三種不同的處理因素干預,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率皆得到明顯的提高,干預后的依從率均高于干預前(P<0.05),見表1。
3討論
本研究結果中顯示,通過三種不同的處理因素的干預,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率皆得到明顯的提高,干預后的依從率均高于干預前,其中實施綜合干預結合免費提供手消液階段,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的提升更為明顯,提示免費手消液加上綜合干預下,對手衛生依從有更直接的促進作用,而單純實施綜合干預下的總依從率與聯合免費手消液干預的總依從率無明顯差異,提示手消液可以在依從性提高中起到促進作用,但并非必要條件。此外研究中還發現接觸患者前與接觸患者后的手衛生依從率相比,前者顯著偏低,說明醫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一般具有較高的自我保護意識,而保護患者的意識相對較薄弱,有必要加強雙向防護意識。
手衛生監測工作的開展可以及時發現并提醒醫務人員日常操作中的不規范之處,可直接減少乃至消除安全隱患,是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手段。總而言之,感染控制是當前醫療機構管理與發展的重點任務,手衛生監督管理是其中非常基礎、非常重要的內容,有必要積極尋找長效干預措施,提供免費手消液可對手衛生依從性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但并非必要手段,只有醫務人員自身足夠重視,不斷強化手衛生意識,才能真正使依從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