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蘭 呂紅霞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全科診療;血壓;心理情緒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且患者血壓水平控制效果不佳,從而導致患者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威脅患者的生命。針對高血壓患者,應為患者采取藥物治療,與此同時,提升患者對藥物治療的重視度,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的診療質量。全科診療是新型治療模式,其可對患者制定針對性較強的診療方案,為患者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1,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社區高血壓100例(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病患開展此項研究,對照組(n=50),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5歲~75歲,平均年齡(58.69±2.58)歲,病程1年~10年,平均病程(5.42±1.24)年。觀察組(n=50),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47歲~76歲,平均年齡(58.88±2.78)歲,病程1年~11年,平均病程(5.58±1.36)年。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數據(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傳統診治):為患者講明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避免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加強健康宣教,確保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能夠正確看待疾病,且服從治療。
1.2.2觀察組(全科診療):(1)健康宣教:全面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并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將患者的詳細信息予以記錄,有助于實現患者個性化治療方案的擬定,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由于部分高血壓患者對于疾病知識認知存在誤區,從而導致患者無法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工作,應為患者開展健康宣教活動,通過多層次健康宣教活動的開展,實現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強化治療。(2)用藥指導:詳細了解患者所使用藥物的基本資料,為患者制定用藥指導方案,如服藥禁忌、服藥方式等內容應予以明確,讓患者正確服用藥物;叮囑患者重視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工作,降低不良反應帶來的影響;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降低外界環境對患者的影響,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3)飲食干預: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確保患者膳食平衡,保障自身營養均衡,降低患者胃腸道負擔,在增強患者免疫力的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心理情緒狀態等指標,確定全科診療方案的治療價值。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干預前后患者血壓控制情況的比較分析觀察組患者血壓情況改善良好,維持在正常范圍內,與對照組、干預前比較(P<0.05),見表1。
2.2干預前后患者心理情緒狀態的比較分析觀察組患者心理情緒得以明顯改善,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與對照組、干預前比較(P<0.05),見表2。
3討論
在傳統治療中,針對高血壓患者常以服藥治療為主,但患者長期服用降壓藥物,患者容易出現不良反應癥狀,且患者容易出現恐懼、焦慮的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為了有效提升患者的診療效果,應為患者落實全科診療模式,通過患者健康檔案的建立,增強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逐漸改善患者的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全科診療模式不僅僅重視藥物治療,同時也重視非藥物治療,通過健康教育,實現患者心理不良情緒的改善,有助于激發患者自我效能感,確保患者得到高效的診療;給予患者飲食護理,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保障患者攝入充足的營養物質,增強患者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給予社區高血壓患者行全科診療方案,能夠指導患者自行控制血壓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升患者的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