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紅 劉軍娥 王建華
【關鍵詞】芪苓補陽湯;老年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療效;不良反應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如今我國人口老齡情況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生活方式也改變,糖尿病發生率不斷提高,隨著糖尿病進展,患者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若未及時給予干預,會發展為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臨床治療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而療效不佳,隨著中醫藥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也逐漸使用中藥治療,我院將芪苓補陽湯加味應用到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中,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2例老年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同時符合《慢性腎衰竭診療指南》中關于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患者多伴有貧血、不同程度水腫、少尿、蛋白尿等癥狀[2];排除1型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衰竭者、患有較重的心肝等重要臟器疾病、近期出現急性心肌梗死者等。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62歲~85歲,平均年齡(68.15±5.12)歲,病程1年~6年,平均病程(3.75±0.52)年;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63歲~85歲,平均年齡(68.32±5.15)歲,病程1年~5年,平均病程(3.56±0.41)年,兩組的資料經過分析發現沒有差異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保持低脂低鹽糖尿病飲食,適當休息,空腹、餐前、餐后對血糖變化進行監測,同時給予調節血壓、血糖、改善微循環、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若存在感染,給予抗感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芪苓補陽湯加味治療,方劑組成:黃芪30g、旱蓮草20g、茯苓20g、芡實20g、覆盆子20g、甘草15g、丹參15g、女貞子15g、白術15g、蓮子15g、川牛膝15g、杜仲15g。將以上藥物水煎取汁服用,早晚各一次,兩組均治療6個月。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的少尿、水腫等癥狀消失,血糖較治療前降低超過1/3或恢復至正常,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較治療前降低1/2以上,腎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少尿、水腫癥狀好轉,腎功能恢復正常,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降低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3]。(2)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為80.6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
2.2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92%,對照組為9.69%,兩組不良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患者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多發于老年患者中,臨床上需給予積極治療,本文分析了芪苓補陽湯加味佐治老年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患者的療效,以為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主要是由于芪苓補陽湯方中的白術、黃芪具有健脾益氣作用,茯苓具有淡滲利濕之效,杜仲、芡實有固脾腎之效,覆盆子、女貞子、蓮子、旱蓮草具有補腎氣的作用,諸藥共用提高治療效果。兩組不良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芪苓補陽湯應用安全。
總之,芪苓補陽湯加味佐治可提高老年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患者的療效,且應用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