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惜春
摘 要:幼兒研學旅行與主題教育活動都對幼兒身心發展有重要意義,二者的結合可以開闊幼兒視野,增強幼兒主動性與創造性,增強對幼兒研學旅行的認知。圍繞幼兒對研學旅行的認知、對主題活動的理解等多方面探討二者結合的意義和實施路徑。
關鍵詞:幼兒園活動;主題教育活動;研學旅行活動
從幼兒研學旅行活動與主題教育活動結合的意義和原因切入,為了解決家長對幼兒研學旅行存在思維和價值評判的偏差、對幼兒主題教育缺乏引導、幼兒的自主性不強等問題,加強二者結合,可以完善教學培養機制,激發幼兒的主動性。
一、圍繞鄉土文化主題,組織幼兒開展鄉土研學旅行
學前教育開展研學旅行活動與主題教育活動是時代發展和對幼兒全面培養的重要方式。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原因,忽視了對幼兒各方面能力和素養的培養。所以,教師可以圍繞“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主題,激發幼兒對此次旅行活動和主題思想的興趣,讓幼兒從自然環境中了解祖國河山,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從以往聽從教師的講解和在書本上所了解的知識,轉變直觀深刻的感受,將知識生活化。
(一)充分挖掘鄉土資源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從自然環境、生長環境中汲取資源素材,帶領幼兒瀏覽自然景觀、文物古跡,深入實地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習慣等,圍繞其中的一個層面,探討當地民俗、藝術、語言特點等,將這些鄉土文化資源與研學旅行活動相結合,讓鄉土文化為研學活動提供豐富的材料,并圍繞既定的主題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由環境中探究鄉土文化的魅力。第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發現,了解自然景觀和各種動植物。通過搜集樹葉、花朵、農作物種子等鄉土材料,使幼兒感受鄉土自然環境。第二,幼兒教師可以圍繞家園合作教育思想,邀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到鄉土研學旅行活動與主題教學活動中,帶領幼兒一同走出園區,利用這些活動資源,進行特定活動區域主題游戲活動。
(二)豐富鄉土研學旅行方式
幼兒教師帶領幼兒一同感受大自然。如在秋天,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去鄉村稻田間看農民伯伯收割麥子,并講解麥子的整個生長過程,通過直觀的感受,了解農民伯伯的辛勞,加強節約糧食的主題教育,讓幼兒學會珍惜糧食,不浪費糧食;也可以在白雪皚皚的冬季開展打雪仗、堆雪人等游戲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親身感受季節感和變化,也可以深入游戲活動,感受此次研學旅行活動的意義,體會自由、歡樂的氛圍,感受冬天凜冽的寒風和熱鬧自由的活動氛圍。游戲可以增強幼兒探究能力和主動參與的重要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加深幼兒的認識,實現寓教于樂。
二、圍繞幼兒個性,策劃主題實踐探究活動
研學旅行是促進幼兒綜合實踐能力發展的重要教育環節,主要體現在研學和旅行兩個層面,很多幼兒園也會帶領幼兒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如組織幼兒踏青、感受自然等。但是幼兒園教育對“研學”的落實還不夠,而主題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圍繞既定的主題深入研究和探索,從而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從這一點來看,教師可以加強“研學”教育思想與主題思想教育的融合,從內容、活動形式上需要秉持以生為本的原則,結合幼兒的學習興趣、個性發展以及成長需求的特點綜合考量,融合各學習要素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并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理念,針對不同個性的幼兒設置針對性分層方案,讓每個幼兒都可以感受到活動的教學氛圍和擁有自主發展的機會。
(一)主題內容策劃
制訂研學旅行策劃流程需要教師將研學旅行的主題與綜合實踐教育有機結合。如圍繞園林景觀設計為主題內容,教師在設計和策劃研學活動中,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園林景觀的精致造型和設計的藝術性,然后教師可以讓幼兒仔細觀察,通過提前準備的畫紙和畫筆,將眼前的生態景觀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幼兒也可以以園林景觀原有設計為基礎,調動想象力,想象自己作為園藝師或者景觀設計者要怎么設計。除了繪畫,幼兒也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二)通過實地參觀,感受主題教育意義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深入實地參觀。如圍繞“愛國”主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深入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當地博物館等,拓寬幼兒的知識面,增長見識,直觀地體會到不同領域的真實狀態,了解愛國主義思想。教師在設計研學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時,需要以實踐為基礎,結合幼兒的興趣,設置研學旅行活動的主題,圍繞新時代教學方法,將學科教學特性化。
綜合分析,幼兒主題活動與研學旅行活動有共同之處,可以激發幼兒對自主實踐探究的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帶領幼兒走出園區,深入自然,開闊學習視野。
參考文獻:
劉愛琴.基于家園合作的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開展[J].文理導航(下旬),202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