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區域活動開展的初衷是能夠進入個性化教育的格局,然而從對幼兒園中班科學區域活動的調查來看,還存在不少缺陷,繼而影響科學區域活動價值的發揮。從這個角度入手,對當前幼兒園中班科學區域活動現狀進行歸結,繼而提出幼兒園中班科學區域活動對策。
關鍵詞:幼兒教育;中班教育;科學區域活動
科學區域作為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重要區域,在學生探索能力發展、科學知識學習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在科學區域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發現區域材料投入方面、時間安排方面、教師指導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繼而影響科學區域活動價值的發揮。為此必須要切實采取舉措進行改善和調整。
一、中班科學區域活動現狀分析
其一,科學區域活動時間不足,有可能被占用。幼兒每天區域活動的時間多數為半小時,僅僅占據一日活動的5%,其中部分時間還有可能被老師擠占,雖然大部分幼兒教師都能夠認識到區域活動的價值,但是在忙碌的狀態下,很有可能僅僅考慮到保育工作的需求,繼而難以投入在科學區域環境創設的環節,區域活動的間隔時間不合理,這樣難以切實地將每個環節利用起來,自然難以保證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幼兒教師反饋,區域活動一般沒有設定固定時間,都是按照作息時間表來進行的,如果遇到上級檢查,會提前進行安排,此時的科學區域活動往往比較豐富,但是沒有固定時間。很明顯,如果科學區域活動的時間都難以保證,科學教育的價值自然難以發揮。其二,科學區域材料投放方式不合理。在科學區域材料投放的過程中,教師忽視了科學區域的特性,沒有從科學探究的角度入手,往往都是依照自己的預想來進行投放的。再者在實際投放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幼兒認知能力的差異性,沒有遵循從簡單到困難、從淺層到深層的原則,這樣也難以確保科學區域材料的有效投放。還有就是科學區域材料投放更新意識比較差,有的甚至堆放了三個多月,還是那些材料。其三,在科學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給予的指導也不是很充足。比如,在各種顏色樹葉卡片堆放進去之后,幼兒僅僅看到樹葉的顏色,就到別的區域中去,其實此時幼兒教師可以適當引導,使得其去關注材料的材質、材料中樹葉的特點等,這樣才能進入多元信息的探究中去,才能夠確??茖W探究活動的價值。在幼兒科學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很少有幼兒教師能夠做到記錄在實際探究中可能發現的問題及幼兒存在的疑慮。這些都是有效的學情,錯過這些,就可能錯過最佳的教育契機[1]。
二、幼兒園中班科學區域活動問題的改善策略
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節點有:其一,能夠科學合理地安排對應活動的時間,保證時間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這樣可以保證科學區域活動的秩序,還可以兼顧對應的差異。比如,在科學區域中投入對應的汽車模型,幼兒會好奇汽車輪子的形狀,于是想著進行輪胎的替換,思考如何去控制對應的輪胎,方向盤如何去控制,這樣幼兒就能夠處于理想的探究狀態,再者教師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去探究[2]。其二,確保投放材料的行為能夠得到管理和控制,確??茖W性的原則。結合幼兒科學探究的訴求,投放有探究性的材料,以半成品為主導,這樣才能夠確保幼兒可以更好地進行表達及創造。再者材料投放需要保證層次性,對于中班幼兒的特點進行綜合考量,思考其興趣及操作水平,思考其知識經驗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確保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材料。還有就是要定期對材料進行更換,確保可以接觸更多的材料,認知能力、交往能力得以鍛煉。其三,幼兒教師在實際科學區域活動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組織和指導,設定一些提示性的問題,確保他們能夠更好地去探究。關注他們在科學區域內的行動,記錄好對應的行為,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繼而采取針對性的引導,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實現探究精神的鍛煉,使得幼兒有更大的成就感,這樣自然可以進入理想的科學探究格局。
三、結語
幼兒園中班科學區域活動的開展,必須要堅持以幼兒為中心的原則,實現活動時間的優化設定,確保材料的選擇是有層次的,切實做好幼兒教師的指導工作,這樣才能夠確??茖W探究活動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活動格局中,幼兒自身科學探究能力會得到鍛煉,科學精神也會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中蘭.幼兒園班級科學活動區域的建構策略[J].亞太教育,2016(14):275-276.
[2]顧麗梅.幼兒園區域活動:問題及發展趨勢[J].教育探索,2016(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