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的價值已被公眾認可,繪本教學已在幼兒園中逐漸普及。隨著課程游戲化的開展,“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已被廣大一線幼兒教師逐漸接納,在尊重兒童、基于兒童的游戲精神引領下開展相關的繪本教學成為新的探究方向。
一、繪本教學游戲化的定位
繪本教學游戲化是一種以游戲化為手段,以體現游戲精神作為最終追求的繪本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繪本內容進行游戲的開發與設計,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繪本中的情感與價值觀,體驗繪本主人公的情緒變化,并以移情的方式感悟身邊發生的事。
繪本教學游戲化實施過程對繪本選擇、繪本解讀、繪本運用、繪本拓展都有一定要求。教師在繪本教學游戲化過程中不僅需要深度解讀繪本,還需要結合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意開發與生成,讓繪本更貼合幼兒的生活實際,用游戲來搭建、理解繪本的支架。
二、繪本教學游戲化初嘗試
繪本的歷史雖然不長,但目前所能接觸到的繪本數量十分巨大。在浩如煙海的繪本中選擇適宜的繪本是開展繪本教學游戲化實踐的前提,教師需要對繪本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
(一)用經典演繹精彩——繪本遴選
繪本,又稱為圖畫書,是兒童文學一種重要的呈現方式。在國際上,國際安徒生獎、美國凱迪克獎、英國格林納威獎是被廣泛認可的三個繪本界大獎。因此,在選擇繪本時,獲得過這些獎項的繪本是我們進行繪本教學的首要選擇。《大衛,不可以》《跑跑鎮》《我的幸運一天》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在進行繪本教學游戲化探索時,這些繪本更容易讓幼兒在游戲中感悟生活,體驗情感。
(二)用文化詮釋內涵——繪本解讀
《形狀游戲》是國際安徒生大獎獲得者安東尼·布朗的作品,這本書的封面上呈現了一個畫框,畫框的裝飾是用各種創意圖形組成的。而整本書的內容介紹了主人公開始接觸畫圖游戲的原因。繪本中創意呈現了美術館中的畫與主人公日常生活的關系,揭示了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質。
我園以人為本的小主人課程文化體現了兒童視角,如果讓幼兒來解讀這本繪本,他們會如何解讀呢?第一次看繪本,他們會最喜歡看哪一頁呢?他們對繪本中哪些畫面感受最深呢?用兒童的視角解讀繪本,更容易引起幼兒的共鳴。繪本的顏色變化、邊框變化、人物表情變化、動作變化,都是幼兒能捕捉到的細節,他們的關注點正是我們的生長點,繪本教學圍繞這些內容展開,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提供更細化的支架,探尋繪本深處的思想。
教師對繪本的解讀直接影響著繪本教學的質量,在幼兒解讀的基礎上融入教師對繪本的深層次理解,才能讓繪本教學煥發生命力,讓繪本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三)用游戲感悟內容——繪本運用
繪本中兩幅對比圖和最后一頁的畫圖游戲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是幼兒停留時間最長的內容。其實這正是幼兒平常喜歡玩的找不同與借形想象游戲,這兩個游戲作為繪本游戲的生長點,帶給幼兒無窮的體驗樂趣。
游戲中的幼兒是最真實的,當出示兩幅對比圖請幼兒找不同時,仔細觀察的幼兒發現拿破侖頭上的帽子居然是一只貓,頓時開懷大笑。貓與帽子之間的藝術對比豐富了他們對貓、帽子的直接感知。借形想象游戲更是讓幼兒樂此不疲,教學活動結束后,他們自發把游戲延伸到了區域游戲中,線條的魅力讓他們折服。游戲后的幼兒頓時理解了主人公喜歡畫畫的原因,因為真的是太有意思了,連他們也被深深吸引了。
僅僅是繪本中兩幅圖畫的吸引,就讓幼兒的認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若深入挖掘每一幅畫面,這本繪本就擴容了。
(四)用思維豐富情感——繪本拓展
當幼兒以多元方式閱讀繪本,對主人公的情感感同身受,甚至開始想象,如果我也去一次美術館,會收獲什么樣的情感,會和主人公一樣喜歡上畫畫嗎?當幼兒開始思考,他們的人生便有了無數的際遇。
實踐活動“我身邊的美術館”應運而生,他們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觀博物館、畫室、圖書館,身邊的資源發揮了最大的價值,形成良性循環。
繪本教學游戲化不僅讓繪本變得更深邃,還讓幼兒的視野變得更寬闊。繪本中蘊含著無數的契機,當然,教師在其中的演繹也不可或缺,讓深奧的哲理變得深入淺出,用身邊最簡單的事例講述真正的智慧。繪本教學游戲化探索之路道阻且長,但路的盡頭一定有無盡芬芳,需要教師不斷地付出與努力,才能尋到那最美的地方。
參考文獻:
[1]蘇夢琦.支架式教學指導下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的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9.
[2]王歡.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現狀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張倩(1988—)女,漢族,江蘇溧陽人,本科,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