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有如發自內心的呼叫”:一個局內人對艾倫·洛馬克斯思想緣起及學術遺產的回顧和展望①(二)

2021-07-27 06:42:22安娜伍德
音樂文化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研究

[美]安娜·伍德 著,孫 焱 譯

內容提要:本文帶領我們開始一場旅行,走進艾倫·洛馬克斯(1915-2002)與[美國人類學家]康拉德·阿倫斯伯格(Conrad Arensberg,1910-1997)、[作曲家、音樂學家]維克多·格勞爾(Victor Grauer)、[舞蹈學家]福雷斯蒂娜·寶萊(Forrestine Paulay)、[語言神經學家]伊迪絲·特拉格(Edith Trager)、[心理學家]諾曼·馬克爾(Norman Markel)等人的合作中,[探討他們]所進行的關于表演風格(expressive style)的歌唱測量體系(Cantometrics)和其他跨學科研究的緣起。本文使用檔案資料來追蹤作為一種知識的積累、觀察和思想的匯聚,這些工作的理論發展、影響、方法論和結果。記錄了洛馬克斯與廣泛權威機構和合作者的談話軌跡,同時坦率地描述了洛馬克斯(我父親)及其工作、合作和修辭風格的關系。

交互(Interaction)理論的學習

1959年和1960年是洛馬克斯[研究工作]的轉折點。經過之前八年在歐洲的田野錄音、寫作以及唱片、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他回到美國,在美國他可以避開“恐懼”和無力工作[的狀況]。洛馬克斯與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一起學習副語言學(paralanguage)②、人體動作學(kinesics)和神經精神病學領域的“交互理論”,并成為他們圈子里的一分子。其間,他在東賓夕法尼亞州精神病學研究所與伯德威斯特爾一起學習。伯德威斯特爾通過對電影對話的逐幀分析來區分和解碼肢體語言,以此進行人際溝通的交互研究,他稱之為人體動作學,對洛馬克斯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外,[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一直是洛馬克斯的摯友,她為洛馬克斯這樣的局外人提供幫助。當洛馬克斯從國外回來后,她幫助他在學院和基金會找到門路。她提醒他說:“我們幾乎從不給人們[經費]資助,”“我們[只是]提供學位給他們。”③在[洛馬克斯的]這個[研究]項目的頭二十年里,米德一直為洛馬克斯提供建議。

洛馬克斯與音樂人類學家大衛·麥卡利斯特(David Mc Allister)、考古學家和土著美國學家歐文·哈洛韋爾(Irving Hallowell)、營養人類學家瑪喬里·懷廷(Marjorie Whiting)和計算語言學家凱瑟琳·麥克萊倫(Catherine McClellan)保持聯系。他與非洲裔美國人[研究的奠基者]赫斯科維茨重新建立了聯系,并與城市人類學家和印度專家米爾頓·辛格、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語言學家伊迪絲和喬治·特拉格以及諾曼·麥克奎恩(Norman Mc Qweon)結為好友——這些先驅人物都在尋找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是一個受尊敬的優秀的新美國人文知識界的成員,我的想法——盡管我自己覺得有些過時——是在美國人文主義者積累的大量數據中新發展一種模式。沒有人否認,可能有一個美國印第安或非洲或西歐規范模式是基于某個印第安人或一個非洲或西歐的民歌模式。埃里克森在他對美洲印第安人進行的心理學實地研究中就遇到過這樣的概念。喬治·特拉格通過大量錄音帶也不時斷言有一種美洲印第安歌曲語言。伯德威斯特爾認為有一種姿勢模式,其中美國白人和美國黑人的[姿勢模式]相對立。麥克萊倫說,這個問題將在三個月內通過IBM 程序的分析獲得結果。大家都很受鼓舞。④

瑪格麗特·米德介紹洛馬克斯認識了阿倫斯伯格,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阿倫斯伯格一直是洛馬克斯研究的合作者和方法學顧問。

阿倫斯伯格是歐洲主義者和應用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并以對復雜社會中社區做出突破性民族志和理論研究而聞名。在他早期與人類學家艾略特·查普勒(Eliot Chapple)對工作場所中發生的“交互”(查普勒創造的一個術語)的測量基礎上,阿倫斯伯格的文化理論認為,文化是由反復出現的行為模式以及人際互動中角色、組織和社會結構的建立和演變過程中的生成功能而產生的。對阿倫斯伯格來說,民歌風格這個龐大的文化模式剛好適用他的微序列理論模式。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初,這一時期來自語言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非語言交流實驗對洛馬克斯的研究至關重要。伯德威斯特爾、[語言學家]喬治·特拉格、[語言學家]阿爾伯特·謝夫林(Albert Schefflin)和[波士頓大學精神病學家]威廉·康登(William S.Condon)正在通過分離、測量和互動關聯進行研究。他們的方法論對歌唱測量體系的發展及其相關研究十分重要。他們在空間、時間、頻率、人際和群體同步等方面都具有可操作性,與洛馬克斯對歌曲的初步研究和阿倫斯伯格的文化理論十分契合。例如,通過對電影對話的微觀分析,伯德威斯特爾發現大多數人際溝通中的對話內容涉及年齡、性別角色、地位、背景、方言和文化成員身份。洛馬克斯曾說:“伯德威斯特爾是第一個指出溝通的主要組成部分不是新信息的傳達(新的詞語組合),而是溝通信息串流本身”。⑤

在溝通的規范化和重復的層面上,伯德威斯特爾找出的“一個系統維護框架”與洛馬克斯的民歌風格相對應。伯德威斯特爾和康登觀察到人際互動過程中的身體運動、速度和說話語氣之間的同步性。阿倫斯伯格希望將這一發現應用于歌唱測量體系,認為在民歌風格和社會之間可能具有類似的同步情況。

這樣的分析可以應用于多種可能性,比如身份(identity)研究。不過,交互方法的實際應用,除了管理學和營銷心理學,其他領域并不多見。像實驗室科學一樣,它們極其沉悶、耗時和乏味。然而對于洛馬克斯來說,在語言和特定項目下尋找人格和文化之間的有序溝通是他研究的關鍵,這也是將歌唱測量體系置于交互研究中的原因。從歌唱測量體系的角度來看,歌唱是規范化了的表達行為,而民歌風格是“一個系統維護框架”,體現了人們日常生活共同活動中的關鍵共享模式。

表演風格(expressive style)項目

在一封長達九頁的給洛克菲勒基金會人文學科部門杰克·哈里森(Jack Harrison)的單倍行距書信中,洛馬克斯寫道:“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確信,在世界上許多民歌風格的復雜而奇異的表面之下,存在著一些形式和模式,它們賦予傳統巖石般的堅固性,并提供了文化重申價值觀的途徑。”

[研究]項目始于洛馬克斯在格林威治村西三街121號5樓的公寓,[在那里]日益增多的磁帶、錄音和洛馬克斯從不同地方運來的書被涂上了藍色和金色,似乎以此保護它們的安全。每天格勞爾和洛馬克斯對歌曲進行編碼,并興奮地從他們的數據中提取出模式,他們午餐時停下來吃罐裝烤豆和玉米粉蒸肉,或者吃從第六街熟食店買的芥末黑麥烤牛肉,喝著黑啤酒。

1961年夏天,我加入了一個專門為電腦首次運行進行編碼打孔的年輕人組織。當時[約格林威治村]伊茲·揚民俗中心(Izzy Young's Folklore Center)的民謠演唱家已經對洛馬克斯針對民俗復興的批評感到惱火,同時[對我們的超出常規的研究]深感失望,他們偶爾會爬上樓梯[對我們]搖搖頭[表示不滿]。到了晚上,我的表弟和朋友們會過來,我們一起給我父親做飯,打掃房間,整理文件,有時會令他厭煩。有人會帶著吉他出現,也有人從未離開過。[美國民謠歌手]杰克·埃利奧特(Jack Elliot)和厄尼·馬爾斯(Ernie Marrs)[在公寓里]待了好幾個月,艾利奧特的微笑和調情令人無法抗拒,馬爾斯是一位看上去困惑的聯盟歌曲作曲家,他那雙堅定的矢車菊藍眼睛和額前直立的頭發宣告了他對自己事業無知的忠誠。埃利奧特在布魯克林的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中長大,但是到了15歲,他決定拿起吉他擁抱牛仔的生活,出去西部參加牛仔競技,后來與[美國民謠歌手]伍迪·古思里(Woody Guthrie)[1912-1967]搭檔。杰克漸漸吸收了伍迪的音樂風格和個性。

每天早上,洛馬克斯為[埃利奧特和馬爾斯]這兩個天真的人做豐盛的早餐。周末我們會做南方風格的炸雞、肉汁餅干和餡餅,洛馬克斯喝老烏鴉牌威士忌,開派對。我和表哥很興奮但很無聊。我們很年輕,不玩民族樂器,也沒有人和我們談論任何重要的事情。接近洛馬克斯年齡的人[來公寓]討論如何處理這件事和那件事。比我們年齡大的人帶著樂器和女朋友到這里,他們謹慎地坐在地板上或床上,一邊靜靜說話,一邊彈吉他或播放唱片。女孩們會謙遜地坐在男性同伴的身旁。我和表哥無法理解這些人的著裝規范。女孩們留長發,沒有化妝;男人們顯得有點蓬頭垢面。靜默有點讓人不安,所以我們會為他們做瑞士奶酪和番茄黑麥三明治,或者加熱罐裝辣椒豆和墨西哥粽。

有時[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Bobby Dylan)⑥會來,他的女朋友是洛馬克斯的助理卡拉·羅圖洛(Carla Rotolo)的妹妹蘇西·羅圖洛(Suze)⑦;他顯然覺得自己能在這里學到一些什么⑧,我對此記憶猶新。迪倫比那個時代大多數年輕的民間音樂家和歌迷更沉默寡言。他坐在我們面前,表情沒有變化,既緊張又沉默,但仍然帶著自信的神氣。洛馬克斯似乎意識到了他身上的某些[特別的]東西,他們交談,洛馬克斯把[音樂史學家]哈利·史密斯(Harry Smith)的藏品和南方罕見的黑人和白人唱片借給他。這是一個奇怪的浪漫時期,從民間運動無形之中流出的資本之河卻不斷成長壯大。

準 備

1961年夏天洛馬克斯開車去印第安納,他在普渡大學使用一種“可見的語言”來制作音樂樣本聲譜儀,用一種編碼方法為眾多聲音質量設置比率,這是為歌唱測量體系的發展做的準備。后來語言學家亨力·特魯比(henry Truby)引入光譜學,洛馬克斯再次用技術實驗測量聲音質量,但最終他認為人類的耳朵才是識別這些特征的理想儀器,應該將這些特征作為信號置于人們的交流線來理解——一目了然。

洛馬克斯在與心理分析學家保羅·摩西(Paul Moses,1954)的訪談和通信中繼續探索歌唱的心理學和生理學,探討聲音的寬度和收縮。與喉科專家戈弗雷·阿諾德(Godfrey E.Arnold)博士和他的妻子歌劇演唱家伊索德·魯伊特(Isolde Reuter)的交談為確定量化聲音質量提供了實質性的參數。⑨

最終洛馬克斯擱置了對昂貴測量技術的追尋,專注于為唱歌、跳舞、說話、呼吸速率、元音偏好等能夠用耳朵辨別的、較為標準化的變量因素尋求編碼方法。他開始設計標量和獨特的變量來描述世界范圍內的歌曲,與理論音樂學家羅伯特·艾布拉姆森(Robert Abramson)短暫合作,后來與[音樂人類學家]大衛·麥卡利斯特的學生格勞爾合作。

1961年,洛馬克斯在衛斯理安大學和格勞爾見面并邀請他幫助自己。他們相處得很好,在共同傾聽和調查中獲得了滿足感。他們首先在格林威治村的洛馬克斯的小工作室工作,然后在哥倫比亞大學租來的住宅區公寓辦公室工作,他們擴展了洛馬克斯的音樂樣本,并開發了一個稱為歌唱測量體系的描述系統。他們研究了精神病學研究中發現的顯示壓力的聲音質量,比如,高音域、狹窄的聲音寬度、鼻音和刺耳聲。其他的一些測音方法,有的源自洛馬克斯或格勞爾,也有來自[民族音樂學家]布魯諾·內特爾⑩(1956)的書寫。當歌唱測量體系編碼一書最終定稿時,洛馬克斯以他和格勞爾兩人的名義注冊了版權?。格勞爾一直工作到1966年,主要負責音樂樣本的增添。

伯德威斯特爾(1970)的方法論在兩年后的舞蹈測量體系發展中具有開創性意義,就像特拉格(1964)在音位學領域、馬克爾?在口語風格比較研究(Parlametrics)領域的影響力一樣。同樣具有影響力的還有康登(1971)關于溝通的共時性研究;謝夫林(1964)關于溝通的姿勢研究;以及愛德華·T.哈爾(Edward T.Hall,1969)[1966]關于空間關系學,即空間作為文化的一個方面的使用的研究。通過與亞當·肯頓(Adam Kendon)、邁克爾·錢斯(Michael Chance)、艾貝爾-艾伯費爾德(I.Eibl-Eibesfeldt)和其他人文生態學研究者的訪談和通信,洛馬克斯繼續挖掘[民歌風格的]脈絡。他與米德及同事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其中包括民族志攝影師保羅·拜爾斯(Paul Byers),他通過攝影和電影對文化行為的調查作為重要資料,補充了洛馬克斯的錄音和影片拍攝方法。

[美國語言學家]喬治·特拉格曾與亨利·李·史密斯(Henry Lee Smith)[1913-1972]合作研究非語言性的溝通,他十分支持洛馬克斯民歌歌唱元音分布研究。1960-1961年期間,洛馬克斯獲得了美國公民自由協會(ACLS)獎金在布法羅跟隨特拉格學習語言學。特拉格和史密斯的元語言(metalinguistics)概念與洛馬克斯對聲音質量方面的尋求相吻合,并啟發了洛馬克斯探求更精確測量和比較語音質量的方法。早期洛馬克斯曾期望使用復雜的實驗室技術來實現研究目標。他建議使用旋律、起音、結束音和裝飾音的圖形,并對音高和聲音混合進行電子分析。他想對面部表情、身體位置、喉嚨張力和身體運動進行攝影研究,“以獲得典型歌手的視覺動畫”?。他曾夢想將微型麥克風連接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以記錄聲音產生的生理學;用雙記錄儀研究聲音產生的模式:“研究者必須嘗試模仿每首歌的風格精確特征,用記錄儀測量他的過程,然后描述他對聲音產生體驗”?;以及用心電圖測量伴隨著歌唱的生理和情感張力的心跳、呼吸和其他生理現象。

當洛馬克斯為歌唱測量體系奠定基礎的時候,他進行了兩次富有成效的南部地區田野考察,并根據這些田野考察[資料]編輯了10到15張密紋唱片。1961年他娶了安托瓦內特·馬爾尚(Antoinette Marchand)。1962年的春季和夏季,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大學與牙買加大學的贊助下,他結合蜜月和錄音第二次來到東加勒比地區[進行項目]。(洛馬克斯和第一任妻子伊麗莎白·哈羅德的蜜月是在1936-1937年海地的一次艱苦的田野旅行中度過的,他們于1950年離婚。)這一項目的目標是定位仍然植根于當地和農業社會中的加勒比音樂的統一特征和根源,以及多樣性;這時加勒比的獨立和去殖民化正在迅速進行。

洛馬克斯和[第一任]妻子[蜜月之后]回到紐約后不久,[佐治亞州的民歌手]貝西·瓊斯(Bessie Jones)從佐治亞州圣西蒙島突然出現在他家門口。她告訴洛馬克斯,她已經做好準備把她的大量的歌曲曲目和生活故事記錄下來,她請洛馬克斯幫助她作為一個獨唱家表演,這樣她就可以教美國的兒童和年輕人學習她的拍手和唱歌游戲。但與此同時,[洛馬克斯的]這種生活方式給妻子帶來的壓力導致了兩人離婚。

幾個月后,[佐治亞州表演團體]海島歌手(Sea Island Singers)?[的成員]和貝西一起來到我們位于18街的狹小住所,那里有四間小房間,一間緊接著另一間就像指向天空的鐵路公寓。(鐵路公寓的北方版本,它是為了通風而建,一個房間通向另一個房間,兩端各有一扇門。)洛馬克斯的任務是幫助他們變成一個巡回演出團體。盡管他們在家鄉遭受質疑,但[洛馬克斯]還是決定向美國展示一些非裔美國人的原創音樂和舞蹈。在我結束在市中心施拉弗特糖果、巧克力和蛋糕公司的工作后會趕快跑回家和海島歌手成員們在一起,興奮地做他們的廚師、管家和導游。他們待了好幾周,與洛馬克斯一起安排和預約他們的表演。?

核心研究問題

1962年,由洛馬克斯和阿倫斯伯格主持的表演風格研究項目[歌唱測量體系]轉移到哥倫比亞大學的“應用社會研究和人類學系辦公室”,且在那里逗留了二十多年。阿倫斯伯格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他不僅是該項目的共同發起人,也是該項目的民族學和科學方法的首席顧問。阿倫斯伯格對歌唱測量體系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提供了“源源不斷涌入的諸多科學方法以及很多民族和地區的民族志細節的知識”?。他將表演風格(performance style)理論與當代文化演化和文化生態學理論聯系起來。?

阿倫斯伯格相信,該項目擴展了[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干(Emile Durkheim)?的文化作為象征性行為的理論概念,特別是后來由[美國社會學家]哈里森·懷特(Harrison White)?(1965)和[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的學生]齊格弗里德·納德爾(Siegfried Nadel)(1957)通過網絡分析發展出的理論。他認為,通過溝通理論在表現藝術中的應用,表演理論可以得出不同但互補的具體表現形式。阿倫斯伯格(1972)提出的“微序列過程建模”(minimal sequence process modeling)理論將習慣性的表演和非表演性的社會行為視為共存的人際行為。副語言學和人體動作學也同樣證實了溝通中的分離的層面是同步和互補的。洛馬克斯和阿倫斯伯格希望通過這個透鏡來研究表達文化,他們預測,表達和文化兩者之間的類同是能尋找得到的。“賦予這些關系意義的假設,”阿倫斯伯格寫道,“即每個文化系統都有內在的一致性,反映在其表達和溝通系統中。”?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組織、能量、空間、力量、時間、順序、優勢和性別的處理方式的一致性可以顯示出不同類別行為之間的聯系。“我們采用的方法學,其獨創性在于通過對歌唱和非歌唱習俗作為人際行為的描述,我們能夠感知和識別其中的共同形式。”因此,“風格”分析提供了一個表達藝術與社會之間、表達系統與系統之間相關聯的理論方法。由于表達行為中這些現象被認為是相當穩定的,因此它可能顯示了人類演化過程的古老模式。

對于表演作為非語言性的表達行為象征著日常生活中的關鍵合作模式的假設,洛馬克斯和阿倫斯伯格在他們對民歌風格的研究中,對人們生活中與生存相關的活動和人際互動行為的規范和重復結構,與表演的重復和穩定性之間尋找對應。

研究項目

對于如何將理念應用于不同的文化和表達傳統,阿倫斯伯格認為不同文化中表演風格(performance style)的變異性是人對他們身處環境狀況的反應:“因為不同文化中的風格模式之間具有相似性,可以用來探究個人和人際風格形成的互相關聯元素;例如,如果某個社會的結構是從上而下、命令服從式的,它的歌曲風格是否也顯示類似的人際關系模式?”

研究項目的課題自洛馬克斯在10年之前所設想的,到1962年阿倫斯伯格的參與,一直沒有改變過,直至1983年項目執行完成:

首先,建立一個包含多元素的音樂表演編碼系統作為提煉音樂文化風格的剖面,并為兩個交叉民歌風格揭示其中的運作要素。

其次,以語言學的研究對歌唱文本中出現的元音進行編碼,因為每個音樂區域都有其優先的元音運用選擇。

第三,對民歌大家族進行聲音質量的生理-心理分析研究,這需要幾年時間分為三或四個階段完成,研究結果大部分已被納入歌唱測量體系,同時洛馬克斯對歌唱的生理特性的興趣在對呼吸間隔的詳細分析中得到了部分實現。

第四,嘗試對民歌文本的主題進行分析。

第五,洛馬克斯提出但沒有完全實現的設想,即通過電影媒介來研究歌唱的動力學模式。歌唱時的手勢和身體姿勢是洛馬克斯拍攝的許多照片的焦點。他計劃用通過精神病學的分析方法來衡量歌曲的心理情感內容,并用西格的自動記譜儀來測量音樂聲音的組成元素。

這項研究是跨學科的合作研究,參與者包括民族音樂學家、技術學家、人類學家、語言學家、運動分析家、行為學家、統計學家、心理分析師、心理語言學家、統計學家和程序員。爵士樂作曲家羅斯威爾·拉德(Roswell Rudd)于20世紀60年代初加入了該團隊,并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為歌曲編碼,將新材料納入檔案館,并與洛馬克斯和凱瑟琳·馬林斯(Kathleen Mullins)一起為示范、特殊項目和出版物選擇樣本。人類學家埃德溫·埃里克森(Edwin E.Erickson)和芭芭拉·艾爾斯(Barbara Ayre)也加入該項目,埃里克森是統計學家和美洲土著人,艾爾斯為跨文化人類學家和民族學家。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諾曼·馬克爾多年來一直是該項目的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的諾曼·伯克維茨(Norman Berkowitz)是該項目的主要程序員和統計學家,跟隨他的邁克爾·德爾·里奧(Michael Del Rio)是一位出色的本科生,他在20世紀80年代將整個系統移植到PC的C++中,集成了所有的數據集并采用了全球點唱機的形式。

許多民族志專家、音樂家和電影制片人為該項目提供咨詢或工作,包括約翰·安德羅莫達(John Andromedas),戈弗雷·阿諾德(Godfrey Arnold)夫婦,赫伯特·巴里三世(Herbert Barry III),茵格·芭特妮芙(Irmgard Bartenieff),約翰·畢曉普(John Bishop),安迪·比斯金(Andy Biskin),舒巴·考杜里(Shuba Caudhuri),邁克爾·蔡斯(Michael Chance),安妮·查普曼(Anne Chapman),帕特麗夏·查韋斯(Patricia Chavez),約翰·科恩(John Cohen),喬治·康多米納斯(George Condominas),吉迪恩·阿坎杰羅(Gideon D’Arcangelo),斯坦利·戴蒙德(Stanley Diamond),羅伯托·埃斯科巴(Roberto Escobar),皮埃爾·蓋索(Pierre Gaisseau),羅伯特·加德納(Robert Gardener),羅伯特·加菲亞斯(Robert Garfias),西奧多·格雷姆(Theodore Grame),雅克·戈爾蓋喬(Jacques Gorguechon),格雷格·愛德華茲(Greg Edwards),杰克·弗格森(Jack Ferguson),溫斯頓·弗利里(Winston Fleary),以色列的福貝斯(Forbes),瓊·哈利法克斯(Joan Halifax),朱迪絲·琳娜·漢娜(Judith Lynne Hannah),邁克爾·哈納(Michael J.Harner),貝絲·洛馬克斯·霍斯(Bess Lomax Hawes),小田忠志(Tadashi Hikada),梅布爾山(Mable Hillery),克萊爾·霍爾特(Claire Holt),特里·霍普金斯(Terry Hopkins),艾倫·雅布爾(Alan Jabbour),艾莉森·賈布隆科(Allison Jablonko),伊迪絲·特拉格·約翰遜(Edith Trager Johnson),貝西·瓊斯,安德魯·凱(Andrew Kaye),民權領袖和音樂家雷夫(Rev)。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柯克帕特里克(Frederick Douglass Kirkpatrick),莫頓·克拉斯(Morton Klass),斯蒂芬妮·克里布斯(Stephanie Krebs),卡羅爾·庫利格(Carol Kulig),瑪麗·洛貝爾(Mary Lobelle),沃斯·隆恩(Worth Long),麥肯齊皇帝(Emperor Mackenzie),保拉·馬丁內斯(Paula Martinez),約翰·米蘭達(John Miranda),保羅·摩西(Paul Moses),卡爾·穆勒(Kal Muller),喬治·默多克(George Murdock),邁克爾·奈馬克(Michael Naimark),弗雷德·彭(Fred C.Peng),克里斯托弗·皮諾(Christopher Pino),迪米特里·博克羅夫斯基(Dimitri Pokrovsky),埃塞爾·萊姆(Ethel Raim),吉爾伯特·羅杰,羅斯威爾·拉德,霍華德·薩克斯(Howard Sachs),特德·施瓦茨(Ted Schwartz),拉爾夫·索萊基(Ralph Solecki),薩拉·索伊(Sara Soy),莫里斯·斯瓦德什(Morris Swadesh),杰夫·托德·提頓(Jeff Todd Titon),約翰·迪·托勒曼(John Dee Toleman),戈登·特雷西 (Gordon Tracie),斯坦利·烏迪(Stanley Udy),莫妮卡·維澤多姆(Monika Vizedom),伊麗莎白·沃爾多(Elizabeth Waldo),喬·威廉姆斯(Joe Williams)和杜亞雄?。

該研究項目處理了不同模式的表達行為,基本上較為統一地采用了類似的方法。項目還建構了標準化的測量、分析、比較和分類的方法,并將其應用于九個領域的研究,每個領域的研究——創建和測試診斷評級系統、樣本收集編碼和分析、解譯和書寫——都是洛馬克斯與一個或多個專家共同合作的,包括語音質量(1955-1962、1964-1966)、歌唱測量體系(1956-1995)、語音學(1961、1964、1980);樂器和配器(1963-1977、1984年)、民歌文本(1965-1966);舞蹈測量體系(1964-1994)、樂句、樂讀、氣口(minutage)(1966-1972)、口語風格比較研究(1971-1972)和《一個世紀的美國流行音樂:城市應變》(A Century of American Popular Music:The Urban Strain,1984-1985)。

1.語音學。特拉格描繪了民間詩歌并向洛馬克斯展示了詩歌中元音到元音的流動特征。洛馬克斯和語言學家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發現,洛馬克斯決定嘗試。特拉格和洛馬克斯制作了民間詩歌的元音象形圖,并繪制了四個歐洲國家和美國幾個地區的民歌中元音類型的不同出現情況。史密斯和特拉格為分析繪制了一張圖表。伊迪絲采用了系統語音學。1964年福雷德·彭和艾瑞斯利用成分分析和相關研究,將該方法應用于歌唱測量體系全球樣本中的一個子集。總的來說,語音學自始至終是該項目關注的焦點。?

2.語音質量。歌唱測量體系研究的緣起是1955年到1961年間洛馬克斯對歌唱的語音質量的興趣。洛馬克斯的這個直覺啟發了語言心理學家馬克爾,他展開了語言聲調和重音與旋律模式之間協變的研究。1964年至1966年間,馬克爾以心理語言學的方法探討了歌與情感屬性之間的關系。

3.歌唱測量體系。(見前文)

4.舞蹈測量體系。對舞蹈和身體動作的研究始于1964年。洛馬克斯很早就對舞蹈感興趣。伯德威斯特爾曾向他建議,舞蹈是一種比歌唱更基本的非語言溝通形式,并建議將“拉班運動分析方法”?為基點。洛馬克斯與北美拉班運動分析法的主要倡導者茵格·芭特妮芙和寶萊合作,從世界大多數地區收集舞蹈和日常工作中身體運動的攝像片段,以分析跨文化運動模式差異的地域性分布。

他們首先關注身體各部位的使用,維度及其與重力的關系,之后,洛馬克斯和寶萊將其擴展到舞蹈特征、同時性行為和社會結構。在此基礎上他們構建了一個詳細而精確的運動風格分析編碼系統,并從最初的三百多個標準編碼測度壓縮到65 個。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們已經為2018個樣本做了編碼,男女各為一半。?

5.樂器學和配器。樂器和配器的表格制作一開始便是歌唱測量體系的一個部分,關注的是伴隨歌唱的器樂組合之組織、節奏、音色、樂器之間以及器樂與聲樂之間的關系,其采用的方法,在薩克斯的樂器分類法基礎上,經西奧多·格雷姆于1963年的調整和修訂,成為歌唱測量體系的樂器編碼方法。1973年,艾爾斯發現配器方式與社會結構之間具有相關性。進入1977年,項目研究員為樣本制成了器樂和配器類型的分類,并為其做了進化分類的編排;之后又增加了《一個世紀的美國流行音樂:城市應變》研究項目對流行音樂研究的一些數據。

6.民歌文本。洛馬克斯首先對民歌中某些單詞和短語的運用頻率進行了統計,他直覺地認為這個統計的結果將浮現出社區所偏愛的民歌內容主題或關注。1965年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探究這個直覺,進行了文本分析,包括[哈佛大學]斯通(P.J.Stone)和[悉尼大學]亨特(E.B.Hunt)的一般查詢系統(General Inquirer System)?(1963)。之后,[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人類學教授]本杰明·科爾比(Benjamin Colby)、[人類學家]皮埃爾·馬蘭達(Pierre Maranda)和埃利·凱亞·康加斯(Elli Kaija Kongas)展開了民歌文本的認知學分析。他們審視了民歌樣本的文本,對它們的單詞分配以時間、空間、動作、家庭、社區等方面做了分類和編碼。洛馬克斯和[人類學家]瓊·哈利法克斯(Joan Halifax)為來自六個歐洲文化的一部分代表性民歌確立了它們的文本主題的頻率分布。

7.樂句、樂讀、氣口(minutage)。1966年,該研究轉向引起洛馬克斯興趣的歌唱的另一方面:樂句或氣口的頻率。通過書信往來,洛馬克斯向語言科學家希奧多·漢萊、人類呼吸周期專家科恩(M.I.Cohen)博士和戈弗雷·阿諾德博士詢問了人類呼吸頻率的跨文化情況和呼吸與情緒狀態之間相關性的研究狀況。?

歌唱測量體系對“樂句、樂讀、氣口”的分析聚焦于以氣口為標記的樂讀,尋求文化中人們日常生活中歌唱的典型呼吸速率。馬林斯和拉德為歌唱測量體系一個子項中的678份樣本中歌唱的時間、氣口、重疊結構和呼吸困難做了記錄。[音樂學家讀埃塞爾·萊姆(Ethel Raim)對樣本進行了編碼,并擬出一份含有65個變量的“樂句、樂讀、氣口”編碼書。

8.口語風格比較研究(parlametrics)。這是1971-1972年洛馬克斯與佛羅里達大學諾曼·馬克爾合作進行的一項口語風格比較研究。它將類似于歌唱測量體系和舞蹈測量體系的方法應用于156種語言的語音樣本,試圖確定口語溝通中是否存在平行的非語言信號流。

9.“城市應變”。1984-1985年,經驗豐富的歌唱測量體系分析師拉德和寶萊與洛馬克斯合作研究了名為“一個世紀的美國流行音樂:城市應變”的美國流行音樂和舞蹈[項目],該研究采用了歌唱測量體系和舞蹈測量體系的技術來分析20世紀電影和錄音。新的聲樂和管弦樂技術和效果,通常采用了電子技術,使研究需要設置新的描述編碼。這項研究表明,非洲和歐洲起源的音樂舞蹈之間的交流產生了許多創新。有趣的是,每十年都會出現非洲和歐美的歌唱及活動的聯合。在20世紀的美國流行音樂和舞蹈中,十年確實是藝術創新的一個突破。這項研究需要更多的流行和新興舞蹈的樣本。

1979年和1982年洛馬克斯在蘇聯、摩洛哥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進行新的田野領域和檔案研究,并在美國南部為公共廣播公司(PBS)執行一個視頻項目,同時表演風格(performance style)研究仍舊在繼續。他積極參與民權和黑人身份運動,并在1960-1980年間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教材和廣播電視節目,試圖影響藝術公共政策。

表1 表演風格(Expressive Style)項目,1960-1996?

研究時間 首席研究者 其他人員和顧問 出版 主要成果_________1962-1965洛馬克斯______________維克多·格勞爾1965-1996 洛馬克斯 杰夫·托德·提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羅伯特·加菲亞斯樂器學和配器1963,197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77西奧多·格雷姆芭芭拉·艾爾斯未出版;參見洛馬克斯及其他196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樂器法和社會結構之間尋找聯系舞蹈測量體系1964-1966洛馬克斯茵格·芭特妮芙福雷斯蒂娜·寶萊多蘿西·登(Dorothy Deng)朱迪絲·漢娜瑪莎·戴維斯(Martha Davis)米里亞姆·洛貝爾(Miriam Lobel)安·比德爾(Ann Biddle)斯蒂芬妮·克里布斯羅伯特·加德納約翰·畢肖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莉森·賈布隆科寶萊和洛馬克斯1968;賈布隆科,畢曉普和寶萊2016;寶萊和伍德,即將出版舞蹈包含、扮演并象征了日常生活中的本質運動模式;在歌曲和舞蹈之間有很多相似性1967-1995 福雷斯蒂娜·寶萊2012至今 福雷斯蒂娜·寶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娜·伍德社會文化因素1965-1982阿倫斯伯特洛馬克斯芭芭拉·艾爾斯______________諾曼·伯克維茨赫伯特·巴里三世約翰·懷廷喬治·默多克洛馬克斯和伯克維茨1972;阿倫斯伯格和洛馬克斯1977_根據選擇的變異進行文化分類;根據表演風格數據對選定的歌曲和舞蹈的變化進行分析,得出高概率的相關性__樂句、樂讀、氣口1966-1972洛馬克斯希奧多·漢萊科恩博士埃塞爾·萊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戈弗雷·阿諾德未出版的編碼冊和論文在文化公平協會;可獲得初步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跨文化的探究人類的呼吸頻率口語風格比較研究1971-1972諾曼·馬克爾弗雷德·彭卡羅爾·庫利格多蘿西·登未出版,參見洛馬克斯等人,1968結果和歌唱測量體系很相似民歌文本分析瓊·哈利法克斯洛馬克斯未出版;大量筆記在文化公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協會裝訂成冊初步成果:民歌文本中強調的主題表明了這個文化的核心關注未來的研究可能有薩姆·梅爾(Sam Meh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應變1984-1985羅斯威爾·拉德,福雷斯蒂娜·寶萊,洛馬克斯未出版的筆記和記錄的討論在文化公平研究中心20世紀每十年發生流行音樂形式的斷裂,并且代表著黑人和白人之間音樂和舞蹈風格變化中的新變種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規則旋律和情感1964-1966諾曼·馬克爾洛馬克斯在旋律模式、聲調和語言重音之間的關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未出版作為著作還未知

20世紀80年代,洛馬克斯給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NEH)的約瑟夫·杜菲(Joseph Duffy)寫了一系列的信,描述了一個精心設計的、基于文化公平的新文化政策方案,以滿足國家社會的基層需求。他為公共廣播公司(PBS)撰寫了一個提案,呼吁復興及挑戰它履行其對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承諾,要求其將它的節目重新定位于地區社群及他們的文化和需要。他在給聯合國的信中辯護歌唱測量體系的研究結果,從而產生了一篇有影響力的文章《對文化公平的呼吁》?。他的這些呼吁預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言》中指出的“[文化公平]是使人類更緊密地聯合起來并能夠相互溝通理解的一個因素”。

本文的第二大部分將解釋歌唱測量體系的方法論和結果,討論[學界]對其的批評,并以個人和反思的眼光看待洛馬克斯的個性及其研究中的自我表達模式。最后將探討[該研究項目的]結局和未來前景。

(未完待續)

注釋:

①譯者注:文獻來源為Anna L.C.Wood.“Like a Cry from the Heart”:An Insider's View of the Genesis of Alan Lomax's Ideas and the Legacy of His Research:Part I.Ethnomusicology,Vol.62,No.2(Summer 2018)p230-264。全文漢譯已征得作者Wood 及Ethnomusicology期刊版權許可。譯者希望對原文進行輔以評注的翻譯,即為原文中出現卻不夠清晰的人物、理論、概念、事件等內容進行說明補充,以使原文的主題以及字里行間的含意更為明晰,評注的方式有:1.正文中[J]中的內容為譯者所加,()中的內容為原文自帶。2.使用尾注對文中重要的學科人物、理論概念添加注釋。

②譯者注:副語言學作為一個定義和語言學術語,是美國語言學家喬治·特拉格(George Trager)于1958年創造,特拉格認為副語言包括:1.音質(voice quality),即語言的修飾成分和其他噪音;2.發聲(vocalizaitons),即沒有語言結構的噪音。他認為這些語音修飾成分自成系統,伴隨正常交際的語言,因而稱之為副語言。-George Trager.Paralanguage:a First Approximation.Studies in Linguistics.1958(13):1-12。

③Hentoff,Nat.ca.1980s.“Alan Lomax.”Unpublished profile for the New Yorker.ACE Archives,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Equity at Hunter College,New York.

④Lomax.1960b.Recorded interview.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Equity at Hunter College,New York.

⑤Lomax.1975a.“Culture-Style Factors in Faceto-Face Interaction.”In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in Face-to-Face Interaction,edited by Adam Kendon et al.,457-474.The Hague:Mouton.

⑥譯者注: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 ),美國歌手兼作曲家,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美國藝術文學院榮譽成員,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迪倫帶領滾雷樂隊進行多次巡回演出,影響巨大,榮獲了大量流行音樂獎項,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曲家。從20世紀下半葉占主導地位的流行音樂概念以及以歌曲為中心作為表達個人價值觀和生活觀的一種方式來看,迪倫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影響無處不在,不僅在于促進了流行音樂歌手和創作者以及大量搖滾音樂的涌現,而且對很多其他音樂形式以及美國以外的地區產生了影響。隨著流行音樂在那一時期的普及,迪倫獲得了中心和標志性的重要地位。參考《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2001)“Bob Dylan”詞條,Dai Griffiths擬文。

⑦譯者注:1963年鮑勃·迪倫的第二張唱片《放任自流的鮑勃·迪倫》封面上的女孩即他的初戀女友蘇西·羅圖洛。

⑧Szwed John F.2011.Alan Lomax:The Man Who Recorded the World.New York:Penguin

⑨阿諾德,魯伊特,洛馬克斯和格勞爾于1961年在西街98號的哥倫比亞大學歌唱測量體系辦公室,記錄了關于聲音質量參數的討論,參見http://research.culturalequity.org/rc-b2/get-dil-details.do?sessionId=4.

⑩譯者注:布魯諾·內特爾(Bruno Nettl)(1930-2020),1930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移居美國,在印第安納大學獲取博士學位之后,自1964年以來一直在伊利諾伊斯大學任教,為該大學的音樂學名譽資深教授。Nettl活躍于北美及國際音樂學學界,曾任美國民族音樂學協會主席及其學刊《民族音樂學》的主編。Nettl是民族音樂學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北美發展起始時期的學科先驅人之一,他的音樂學研究范圍包括民族音樂學理論方法、北美印第安人音樂、伊朗音樂、南印度音樂等。參考《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2001)“Bruno Nettl”詞條,Philip Bohlman擬文。

?見附錄2,通過要素和變量列出的“歌唱測量體系項目中有意義的發現”,在全篇譯文的結尾。

?Markel,Norman N.,and Gloria L.Roblin.1961.“Connotative Meaning of Several 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s in English.”Monograph Series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4:81-87.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Lomax.ca.1961.Alan Lomax to Conrad Arensberg.Conrad Arensberg Manuscripts,Alan Lomax Collection,Library of Congress.

?Lomax.1956-57.“The Psychological Patterns of Folk Songs.”Unpublished proposal for a gran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Equity,New York.

?譯者注:海島歌手(Sea Island Singer)是佐治亞州的一個表演團體,這個團體的祖輩是從西非來到佐治亞州的種植園黑人奴隸,他/她們在海島上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即古拉文化(Gullah culture),20世紀初,麥克斯菲爾德·帕里什(Maxfield Parrish)夫婦記錄了島上的歌曲并支持成立了表演團體“佐治亞州的靈魂歌手”(Spiritual Singers of Georgia),貝 西·瓊 斯(Bessie Jones)1933年加入該團體。洛馬克斯1935年訪問該島認識了帕里什和瓊斯,1959年和1960年洛馬克斯為這個團體進行了大量錄音。瓊斯和洛馬克斯分享了她想把這一音樂遺產帶給更多人的愿望,兩個人一起合作將該團體改名為“佐治亞州海島歌手”(Georgia Sea Island Singers),并組織該團體巡演了近十年。參考詹姆斯·卡萊名(James Calemine)《佐治亞州海島歌手保存了海岸音樂傳統》(The Georgia Sea Island Singers Preserving Coastal Music Traditions),2006,來源:http://swampland.com/articles/view/title:the_georgia_sea_island_singers__preserving_coastal_music_traditions,訪問時間,2020年1月26日。

?有關洛馬克斯在公共部門活動的詳細介紹,請參見Baron,Robert.2012.“All Power to the Periphery:The Public Folklore Thought of Alan Lomax.”Journal of Folklore Research49:275-317.

?Lomax,Alan,et al.(1968)1978.Folk Song Style and Culture.Edison,NJ:Transaction Press:119

?Netting,Robert McC.1977.Cultural Ecology.Reading,MA: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Rappaport,Roy.1970.“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Concept and Method in Ecological Anthropology.”In Ecological Essays,edited by David Damas,184-188.National Museums of Canada Bulletin 230.Ottawa:184 - 188;Steward,Julian.1977.Evolution and Ecology:Essays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s.Edited by C.Steward and Robert F.Murphy.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Lomax,Alan,and Conrad M.Arensberg.1977.“A Worldwide Evolutionary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s by Subsistence Systems.”Current Anthropology18(4):659-707.還可參閱麗娃·柏林特·席勒(Riva Berleant Schiller),格特魯德·多爾(Gertrude E.Dole),阿瑟·希普勒(Arthur Hippler),努德-埃里克·詹森(Knud-Erik Jensen),亞伯拉罕·科普斯基(Abraham M.Kopsky),安德魯·謝拉特(Andrew Sherratt),約翰·索倫森(John L.Sorenson)和圖里亞卡·約魯格耶瑪(B.Turyaikayo-Rugyema)的評論,以及洛馬克斯和阿倫斯伯格的回應。

?埃米爾·涂爾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國猶太裔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法國首位社會學教授,《社會學年鑒》創刊人,與卡爾·馬克思及馬克斯·韋伯并列為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主要著作是《自殺論》及《社會分工論》等。

?哈里森·懷特(Harrison White),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吉丁斯榮譽教授。現代社會網絡研究領域的傳奇人物,社會學“哈佛革命”的領軍者。他發展了社會結構的數學模型,為個人和組織等社會建制構筑模型,用實證方法測量了社會關系的模式,引發了大量后續研究。代表作有《認同與控制:社會行動的結構化理論》《來自網絡的市場:生產的社會經濟模型》《機會鏈:組織中流動的系統模型》等。

?Lomax,Alan,et al.(1968)1978.Folk Song Style and Culture.Edison,NJ:Transaction Press:120.

?譯者注:譯者分別于2020年1月15日和2021年4月10日就此事采訪了杜亞雄,據杜亞雄回憶,他于1990-1992年在印第安納大學做富布萊特訪問學者,洛馬克斯輾轉找到杜亞雄,請他為自己所收集的中國音樂的音頻和視頻資料進行確認曲名的工作,1991年6月至8月,杜亞雄在紐約42街上洛馬克斯的工作室工作了3 個月,洛馬克斯搜集的中國音樂的相關資料數量眾多,既有漢族音樂,也有少數民族的音樂,涵蓋了民歌、戲曲等眾多體裁,例如有李少春的京劇《大鬧天宮》,花兒、維吾爾族民歌、藏族民歌等,杜亞雄為洛馬克斯寫出了這些音樂的曲名和相關信息,并和洛馬克斯探討了歌唱測量體系的相關內容。

?譯者注:主要關注辨認、比較和歸類不同地區民歌歌唱中元音的運用,尤其是元音與元音之間的流動特征,將其繪制成元音圖表進行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異、共性組合因素和交互關系的分析和比較。

?譯者注:魯道夫·馮·拉班(1879-1958),匈牙利現代舞理論家、教育家、人體動律學和拉班舞譜的發明者。他的“拉班運動分析方法”認為人體動作可分為功能性動作和表現性動作,其中表現性動作與人的內心情緒歷程相連。通過對人體動作的科學分析,他發現其中包含了一些共同元素,通過對這些元素的分析可以理解各種動作的含義,并發展出了一套能夠精確記錄人體動作的符號,用來記錄動作的式樣和時值以及其表現性要素。——參考[美]安·哈欽森·蓋斯特,《拉班記譜法:動作分析與記錄系統(第4版)》,中譯出版社,2013。

?Paulay,Forrestine.2016.The Future of Choreometrics.Brochure.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Equityat Hunter College,New York.

?譯者注:一般查詢系統(General Inquirer system)是1961年春在哈佛大學開發的一個IBM 7090程序系統,用于行為科學中的內容分析研究。——P.J.Stone.E.B.Hunt.A computer approach to content analysis:studies using the General Inquirer system.1963.來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4798322_A_computer_approach_to_content_analysis_studies_using_the_General_Inquirer_system,訪問時間:2020年1月26日。

?Lomaxca.1966-1970.Cantometrics correspondence folders,Expressive Style Collection,Alan Lomax Collection,Library of Congress.

?這個項目于1961-198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應用研究部進行;1985-1996在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進行;項目主持人:阿倫斯伯格和洛馬克斯。

?Lomax.1973.“An Appeal for Cultural Equity.”World of Music14(2):22-31.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欧美国产另类|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天堂久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毛片不卡|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国产91丝袜|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福利在线一区|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91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第一视频网|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久久|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精品va|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男女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日本久久免费|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123欧美字幕| 午夜色综合|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亚洲视频二|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性影院|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久久久噜噜噜|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五月天福利视频|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色爽网免费视频|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第二页|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欧美性精品|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少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色视频在线|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