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琴,彭雪琴,張 靜,嚴 婷
揚中市人民醫院,江蘇212200
產道、產力以及胎兒是決定產婦分娩的重要因素,而且產婦精神因素與分娩存在密切關系[1]。初產婦缺乏生育經驗,對分娩認知程度不足,在分娩過程中受到疼痛、擔心胎兒等因素影響,極易出現焦慮、緊張甚至恐懼等情緒,延長了產程時間,加重了產婦的疼痛程度[2]。因此,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基礎上,如何有效縮短自然分娩產婦的產程,減輕產婦分娩疼痛是產科研究的重要課題。導樂陪伴待產是一種新型的產科護理模式,可通過提供全程的陪伴支持,幫助產婦順利完成分娩[3]。臨床研究指出,通過瑜伽動作、體位及呼吸相互配合,可以起到緩解情緒、促進產程及減輕疼痛等作用[4]。本研究分析了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對初產婦產程進展、焦慮情緒及分娩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分娩的初產婦2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在18歲以上;②均為初產婦,均為單胎;③意識清楚,均可有效溝通;④所有產婦均符合陰道分娩指證。排除標準:①胎兒娩出前6 h內應用麻醉劑或者鎮痛劑者;②分娩前會陰部存在炎癥水腫或者嚴重瘢痕者;③伴有妊娠并發癥或者合并癥者;④既往抑郁癥或者精神病史;⑤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⑥正在參與臨床其他研究者。將2019年1月—2019年6月的10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將2019年7月—2019年12月的10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8.06±5.15)歲;孕周(39.62±0.36)周;受教育程度:初中或及以下28例,高中及以上72例;體重(65.29±6.72)kg。觀察組年齡(27.89±5.23)歲;孕周(39.65±0.41)周;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以上74例;體重(64.83±6.98)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待產護理干預,初產婦宮口開大至2~3 cm后,由責任護士及助產士送至待產室進行待產;在待產期間,不給予鎮痛措施,觀察并記錄產婦膀胱的充盈情況、宮縮強度以及胎心狀態,并密切觀察產婦情緒變化情況,對于明顯緊張、焦慮的產婦,給予腰部按摩以及背部按摩緩解不良情緒。產婦宮口全開之后,進入產房進行分娩。
1.2.2 觀察組
在常規待產護理基礎上,觀察組產婦接受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2.1 瑜伽球及瑜伽呼吸
孕期28周時,在家屬陪同下在我院母嬰俱樂部,由專業瑜伽老師進行瑜伽球體位及瑜伽呼吸練習指導。瑜伽球體位包括3種,分別為騎坐勢、跪伏勢以及趴伏勢。瑜伽呼吸以胸式呼吸為主,不同產程階段采取的呼吸方法不同。每周練習2次,每次30 min,至孕37周時結束。進入待產室后,導樂助產士指導產婦可以選取適宜的瑜伽球體位,并協助產婦進行規律運動,告知產婦要全身放松,指導產婦進行胸式呼吸,即先深吸氣,由嘴緩慢勻速呼氣,腹部要保持放松的狀態,每分鐘呼吸5~8次,盡量保持均勻呼吸;隨著產婦宮縮強度逐漸增加,導樂助產士可為產婦打節奏;當產婦宮口開至4~8 cm時,指導產婦改變呼吸方法,以淺而慢加速呼吸為主,鼻吸嘴呼,根據產婦子宮收縮快慢指導其對呼吸節奏進行調整;宮口開至8 cm后,則停止瑜伽球運動,指導產婦進行高位呼吸,3~5次快吸氣之后大力呼氣,吸入量及呼出量保持一致,避免出現過度換氣,保持至產婦宮口全開。
1.2.2.2 導樂陪伴待產
由導樂助產士采取一對一陪伴待產,密切觀察產婦的陰道分泌物、腹痛、子宮收縮、胎心、胎頭、宮口擴張等情況。產婦宮縮出現之后,助產士要及時指導產婦進行瑜伽呼吸,避免產婦出現呼吸困難;宮縮間歇期時,要及時為產婦提供易消化且熱量高的食物,以確保產婦體力充足,及時與產婦交流,耐心解答產婦的疑問,了解產婦心理狀態,及時進行干預;進入第二產程后,助產士及時指導產婦在宮縮出現之前,通過正確使用腹壓將胎兒娩出,并注意保護好產婦的會陰部,盡量避免或者減輕軟產道損傷;在胎兒的胎頭以及胎肩娩出過程中,助產士要指導產婦通過順法、引法及堵法等助產手法,合理控制胎兒的胎頭及胎肩娩出時間,胎頭與胎肩的娩出間隔時間控制在2~3 min;助產士要輕柔按摩產婦的宮底,從而確保產婦子宮收縮正常;胎兒的胎肩娩出之后,助產士要對產婦出血情況進行監測;進入至第三產程之后,助產士加強胎盤剝離征象監測,發現意外及時處理;助產士按壓產婦子宮時,可用左手按壓子宮,右手牽拉臍帶,從而促使產婦能夠順利娩出胎盤及胎膜;完成分娩之后,要確認胎盤以及胎膜完整程度,并仔細檢查產婦有無軟產道受損,如果出現損傷要及時處理。在分娩過程中,如果出現宮內窘迫、產程停滯、胎心異常以及子宮破裂征象等異常情況,及時給予剖宮產術處理。
①統計兩組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的時間。②比較兩組自然分娩及中轉剖宮產情況。③通過中文版分娩控制量表(LAS)對兩組產婦分娩控制感進行評價[5],LAS共29個條目,采用7級(1~7分)評分法,總分為29~203分,得分越高表示分娩控制感程度越高。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548。④通過疼痛數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對產婦分娩疼痛進行評估,NRS由間隔相同的11個數字0~10組成,其中0為無疼痛,10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疼痛越嚴重。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954[6]。⑤統計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產后尿潴留、產后大出血、產后感染、新生兒窒息以及會陰撕裂傷等。⑥通過視覺模擬焦慮量表(VAS-A)對產婦焦慮情緒進行評價[7],由間隔相同的11個數字0~10組成,0分為無焦慮,10分為劇烈焦慮。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840。⑦記錄產婦產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兒出生Apgar 1 min評分。


表1 兩組分娩情況比較 單位:例(%)

表2 兩組自然分娩產程時間比較 單位:min

表3 兩組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表4 兩組LAS、NRS及VAS-A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5 兩組產婦產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 1 min評分比較
確保母嬰安全的同時,如何提高分娩質量,改善分娩結局,已經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課題。瑜伽運動是一種身心融合的運動方式,通過冥想、呼吸以及動作等相互配合,從而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8]。近年來,瑜伽運動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滿意效果。曾巾芳[9]的研究指出,音樂放松訓練聯合瑜伽訓練可減輕乳腺癌化療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趙小祺等[10]的研究發現,孕期瑜伽鍛煉可降低妊娠中晚期孕婦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率。導樂陪伴待產護理是近年來臨床中新興的護理模式,相較于無陪伴待產,該護理模式滿足了產婦分娩多方面需求,效果滿意[11]。傳統仰臥位分娩體位雖然利于胎兒及產婦陰道情況觀察,但是會造成骨盆狹窄,不僅增加了產婦疼痛程度,而且延長了產程[12]。本研究中,觀察組中轉剖宮產率、第一產程、總產程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表明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能促進自然分娩,縮短產程時間。王敏等[13]的研究亦指出,瑜伽可以縮短產程時間。這與本研究結果相近。導樂陪伴待產可使產婦以放松的心態進行分娩,避免不良情緒影響產程;根據不同產程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確保產婦安全順利度過每個產程。同時,給予瑜伽指導包括瑜伽球運動和瑜伽呼吸,可使產婦調整呼吸,并配合瑜伽球運動,徹底放松盆底肌肉,增強肌肉及韌帶協調性和柔韌性,利于胎兒通過。因此,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可以縮短初產婦產程,促進自然分娩。產程順利進行也有助于減少產后2 h出血量,降低產后大出血發生風險。
由于初產婦首次經歷分娩,在分娩過程中極易出現焦慮、緊張甚至恐懼等情緒,不利于順利分娩[14]。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后2 h的NRS及VAS-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能減輕初產婦分娩疼痛及焦慮情緒。相較于無陪伴待產,導樂陪伴待產能夠有效給予產婦心理、生理以及情感支持,及時給予產婦指導,有效穩定產婦的情緒[15]。同時指導其通過瑜伽調整呼吸,從而有利于減輕分娩疼痛;減輕不良情緒,也有助于提升產婦的疼痛閾值,進而緩解疼痛程度。通過瑜伽球運動,產婦可以將瑜伽球作為支撐點,在分娩過程中減輕腰部酸痛,不僅轉移了產婦注意力,而且瑜伽球對于產婦會陰部也有一定按摩作用,可降低疼痛敏感性,因而有助于減輕分娩疼痛。分娩控制感屬于產婦主觀感受,分娩控制感越高,說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對自身行為控制能力越高,從而有助于順利分娩。臨床研究指出,分娩控制感與焦慮情緒密切相關,產婦分娩控制感水平越低,其焦慮情緒越嚴重[16]。本研究中,觀察組LAS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可提升產婦分娩控制感。其原因可能為導樂陪伴待產充分體現了以產婦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促使產婦積極參與到分娩過程中來,而且分娩疼痛的減輕也有助于產婦感受自身行為,因而有助于提高分娩控制感。同時,觀察組產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能降低初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瑜伽呼吸法對減輕產婦分娩恐懼心理發揮著有效作用,不僅能促使產婦保持最佳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同時還能明顯降低各方面不利因素,對促進產婦自然分娩臨床效果顯著,故而瑜伽指導聯合導樂陪伴待產可改善初產婦分娩質量。
綜上所述,在常規待產護理基礎上加用瑜伽聯合導樂陪伴待產護理干預,可促進自然分娩,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產程時間,減輕分娩疼痛程度和焦慮情緒,提高分娩控制感,值得臨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