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可,張桂芹,柳韋華*
1.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271000;2.濟南市人民醫院
1977年短程家庭治療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BFTC)在密爾沃基成立,該中心以獨特的方式綜合了核磁共振、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療及家庭治療,最終發展為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SFBT最初被應用于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后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焦點解決的方法應用到咨詢室以外的其他領域[1]。20世紀末,隨著SFBT的不斷發展,國外有學者將SFBT正向積極的指導理念和簡潔、高效的咨詢技術應用到團體治療中,幫助來訪者有效解決問題,形成焦點解決團體治療(solution-focused group therapy,SFGT),又稱為焦點解決團體干預[2]。之后國內學者也開始將SFGT應用在各個領域的團體輔導中,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F將綜述SFGT國內外的應用現狀,著重分析SFGT的實施過程和優點,以期SFGT能解決更多的臨床問題。
SFBT是在積極的心理學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一種臨床干預模式,強調充分尊重個體、相信個體自身潛能和資源,強調將解決問題的關注點聚焦在正向積極的方面,增強個體積極解決自身問題的信心和能力[3]。
SFGT是將SFBT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用在各種團體干預中,積極開發和充分利用團體成員的優勢和潛能,以實現個人和團體目標為導向,通過團體成員的相互支持和鼓勵最終達到賦能與自我心理康復的團體治療歷程[4]。
SFGT是一種正向積極的團體干預形式,遵循一般團體干預的原則,以焦點解決模式為導向。它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開發個人的優勢資源和潛能,通過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和改變動機,從而實現個人行為上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SFGT的積極團體氛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調挖掘成員的潛能和成功的經驗,用贊美的語言來營造一種正向積極的氛圍,促使團體成員能相互支持、理解、促進和影響。這樣團隊成員更容易接受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情緒,增強自我改變的能力。②SFGT的活動動力。SFGT強調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而非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領導者帶領成員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此過程特別注重成員之間的互動,鼓勵成員對好的方面給予積極的回應,所以成員之間是相互賦能的。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領導者不僅能引導成員發現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團體成員還能通過相互學習利用團體中的積極因素,激發成員產生解決其它問題的新方法[5-6]。③領導者的角色。在SFGT中領導者的角色應該是主動的、正向的、開放的和有影響力的,能運用解決導向的介入技巧帶領團體成員實現目標,領導者不探索成員消極的情緒層面,而是積極引導成員保持簡單的方式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7]。
有文獻指出SFGT的干預次數和干預時間都不盡相同,大部分為多次短時的主題式團體干預,通常干預3~8次,也有持續時間較長的單次干預(可持續2 h或1~2 d)[8];干預實施者也未有嚴格的限定,心理咨詢師、護士、社會工作者、研究者本人等都可以作為實施者進行干預;具體的干預次數和干預時間根據來訪者決定。
SFGT是以焦點解決短期取向為核心主題進行的干預,焦點解決短期取向認為問題不是一直存在的,一定存在可以利用的例外,解決問題和問題本身沒有必然的聯系,小的改變會帶來大的變化,未來是可被改變和創造的[9]。SFGT強調在充分尊重個體的前提下,運用焦點解決短期取向的理念和技巧,在積極的團體氛圍下,成員之間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將注意力聚集到重新構建解決問題的意義上,從而改變認知、獲得自信、增強自我效能感,達到自我治療的效果[10]。與其他團體干預方法相比,可將SFGT的優點概括為以下6個方面:①SFGT提倡團體成員用簡單的方式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成員發掘自身潛在的優勢和資源,聚焦于成員最想達到的目標或共同存在的問題。②SFGT相信每個團體成員都是解決自身問題的專家,引導團體成員思考如何尋找解決方案,通過焦點解決導向的談話協助成員建構可行的解決之道。③積極正向的團體氛圍,給團體成員帶來希望,重燃成員戰勝困境的希望和信心。④團體營造的和諧氣氛以及團體成員間的同質性,有助于團體成員更容易接納彼此,更愿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學習良好的應對方式和技巧,嘗試新的解決策略。⑤有相同經歷的團體成員在彼此分享和相互反饋的過程中,不僅反思了自己的情境,也幫助和支持了別人,使得成員對彼此的關注度更高,自我價值感也更高,成為彼此學習的催化劑。⑥鼓勵團體成員對其他成員做出的改變給予鼓勵和贊美,堅定其改變的信心,使得這種改變能夠持續。
2.4.1 團體形成階段
領導者先介紹SFGT團體的主題和方式,再促使團隊成員進行相互介紹,增加信任感,為良好關系的建立奠定基礎。團體成員描述期待,形成共同的團體規范。在整個的團體干預過程中,領導者要利用團體動力學原理和團體目標,增加團隊的凝聚力,以正向開放的態度對待每位成員,同時要以成員為中心形成目標,提高參與動機。
2.4.2 干預實施階段
這時團體已經進入工作階段,成員開始關注、解決自身問題。該階段一般包括“設定目標、發掘解決方法、贊美”等內容,常用到的技巧包括一般化技術、量化詢問技術、奇跡詢問技術、例外詢問技術、贊美等[5]。此時領導者要注意引導成員發現自身的小改變,協助來訪者探索問題以外的正向力量,鼓勵成員分享解決問題的成功之道,在干預過程中充分肯定來訪者,增加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為增強團體的吸引力和干預效果,干預階段可以實施不同的輔助形式,例如視頻、音樂、圖片、各種教具等,還可以彈性地加入繪畫、雕塑、舞蹈、角色扮演等[8]
2.4.3 團體解散階段
如果大部分成員表明他們已經解決問題或者已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此次團隊即可解散。此階段成員可以通過回顧團體歷程,分享自身改變和所學經驗;團體成員還可以給予彼此反饋、鼓勵和肯定,共同商討如何維持已經取得的進步或者進一步需要改善的問題。團體解散后,鼓勵成員彼此聯系,可以成立相互陪伴的自主團體。
治療因素被認為是團體治療發揮治療效果的根本所在,因為治療因素是有助于改善成員生理、心理、行為或癥狀上一切與團體有關的因素,并可能與團體的目標、過程、取向以及參與者等各方面有關。Sharry認為SFGT不僅能發揮團體治療因素的效果,其本身的治療因素也具有獨特性,并將其歸納為:團體支持、團體學習、團體樂觀性、助人機會與團體賦能感5項。SFGT被認為是一個能發揮團體治療因素的團體治療,其治療效果被眾多研究支持,張琳等[11]將40名護士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0名護士進行常規護士長談話;觀察組20名護士進行接受8次SFGT,干預后護士的職業認同總分和留職意愿總分均高于對照組的,結果表明SFGT能有效提高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和留職意愿。SFGT在解決問題中,不僅考慮團體成員的情感支持,情感宣泄,行為模仿等團體輔導的核心療效因子,也結合以未來為導向,尋找例外等焦慮解決的技巧。林犀[12]將120例癌前病變的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心理護理,觀察組接受8次不同主題的SFGT,觀察組在干預后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敵對、偏執等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SFGT可以轉變青年癌前病變的應對方式、減輕心理壓力。SFGT能改變青年癌前病變病人疾病應對方式的療效因子有:團體學習,增加了病人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緩解了心理壓力;團體支持和團體賦能感,小組成員因為普遍性因素的存在,面對共同的情況更容易宣泄內心的情緒,同時團體之間的凝聚力可增加歸屬感,助人的機會,如果自己的經驗能夠幫助別人會提升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感,同時也有利于自身正向態度的建立。
SFGT被廣泛地應用在學校領域,涉及學生學業狀況、學習行為、交際關系、不良情緒等方面。倪榮華[6]對12名有學業倦怠現象并且有強烈愿望改變的高中學生進行6次焦點解決團體干預,干預之后學生的學習倦怠和其他4個維度評分較之前存在明顯的差異,表明SFGT能有效改善高中生的學業倦怠狀況。劉敏[13]的一項針對小學高年級負性情緒的研究表明,SFGT可以改善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負性情緒。宮火良等[14]的研究表明,經SFGT干預后大學畢業生職業決策的自我效能顯著提高,就業焦慮水平降低,且干預后的即時效果和追蹤效果均較好。Saadatzaade等[15]針對44名自制力和學習成績較差的高中生進行了研究,經過SFGT的輔導高中生的自制力和學習成績都得以提高。Kvarme等[16]對14所小學中有社交退縮的12~13歲學生進行SFGT干預,研究發現觀察組女生比對照組女生自我效能感高,社交能力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觀察組成員在團體學習中能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彼此分享感受和經驗,獲得積極改變的動力。
近年來將SFGT應用在醫學領域的研究越來越多,也受到了國內外護理人員的關注。Aminnasab等[17]將30例乳腺癌病人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觀察組實施每周1次,每次2 h的SFBT團體干預,共進行7次。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壓力和抑郁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項研究表明SFGT能降低乳腺癌病人的抑郁狀態。Wichowicz等[18]將62例腦卒中病人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參加10次SFBT團體干預;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心理治療。研究表明,觀察組的焦慮和抑郁強度降低,自我效能感增強,SFBT被認為是一種簡單、有效、廉價的腦卒中治療措施。Carrera等[19]對132例來自精神衛生中心的精神疾病病人進行7次不同主題的SFGT,并在干預后的6個月、12個月、24個月進行數據分析,與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的出院率更高,再次返回精神衛生中心的求助率更低。研究表明治療師可以將SFGT作為一種簡單有效的工具,在不改變治療常規的基礎上處理西班牙精神衛生中心最普遍的心理問題。SFGT可有效地應用于臨床,幫助輕度、中度抑郁病人的治療。駱惠玉等[20]的研究結果顯示,SFGT能協助病人建構積極、正向、有意義的情緒,建立積極的治療行為,從而有效提升鼻咽癌病人的積極態度,重塑對癌癥認知的積極應對狀態。梁明明[21]的研究表明,SFGT在腦卒中病人生存質量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等各維度的干預效果均優于焦點解決的個案組,SFGT是一種省時、省力、有效的干預方法。Arvand等[22]將22例乙型肝炎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每周1次,每次2 h,共7次的SFGT,對照組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和隨訪;結果表明SFGT能改善病人的抑郁情況,提高遵醫行為,積極進行治療。除此之外,近年來國內有學者開始將SFGT應用在家庭成員治療和護理管理當中。張薇[23]的研究顯示,SFGT實施及效用評價可增強孤獨癥患兒父母的社會支持感知水平,促進其目的性、反芻性沉思,增加其積極應對的能力,促進患兒父母的創傷后成長。高玉英等[24]對觀察組109名手術室護士進行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8次的焦點取向團體輔導,結果表明觀察組干預前后比較及干預組和對照組比較職業認同感、職業獲益感、留職意愿方面均存在差異,說明SFGT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士建立積極的職業認知和態度,提高其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獲益感,增加其留職意愿,從而有助于護理隊伍的穩定發展。
SFGT還被應用在心理咨詢、藥物濫用、員工管理等領域。吳歌等[25-26]的研究均表明SFGT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病人的抑郁和焦慮情緒,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主觀意識得到改善。席明靜[27]針對大學生抑郁癥的研究也表明,SFGT能顯著改善大學生的抑郁情緒,并且在3個月內仍然有持續效果,6個月后效果逐漸減退。李凱等[28]對11名公司成員進行為期4周的SFGT,研究表明SFGT對改善員工的心理資本有一定作用,能提高員工部分職場表現和工作投入。Smock等[29]對19例一級藥物濫用病人進行SFGT,干預后病人的抑郁水平顯著降低,SFGT被認為是一種不僅具有成本效益,而且會產生持久性效果的治療手段。
SFGT對于需要大量資源的人群來說,是一種有效且經濟的治療方法,其干預次數和干預時間都比較靈活,對干預實施者也沒有嚴格的要求。SFGT干預的即時效果均已得到證實,但是其持續性效果還缺乏相關數據的支持。自創立以來,SFGT的應用效果已得到證實,但是SFGT不是簡單的團體咨詢與SFBT的結合,要根據不同領域和不同人群的特點制定合適的干預方案、治療時間和治療次數,并在每次干預中運用焦點解決的理念和技巧,借助團體咨詢的模式平臺,發揮團體積極正向的力量,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但是對一些有特殊心理問題的來訪者治療效果不佳,并且焦點解決模式的應用對來訪者的理解力和知識背景有一定的要求[3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工作節奏加速、競爭壓力加大,有心理問題的人員越來越多。心理需求者與心理行業工作者的比例存在很大差距,應當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西班牙的精神衛生中心(MHCS),治療師用SFGT處理最普遍的心理問題,并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19]。在我國有關SFGT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學校、醫院、學習行為、不良情緒、壓力、自我效能等方面,其他領域的相關文獻較少。因此,我們要認清形勢,充分認識到SFGT的優點,將其正向的理念、積極的態度、團體的力量,正確、有效地應用到各個行業和人群中,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在我國SFGT應用在婦產科護理領域的研究相對較少。孕產婦作為特殊的群體,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經歷巨大的生理壓力和心理壓力,幫助孕產婦安全度過妊娠分娩期,獲得愉悅的分娩經歷是廣大婦產科醫務人員的目標。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聚焦解決護理干預模式能提高孕產婦的自我效能,緩解非藥物鎮痛時的負性情緒,提高分娩疼痛的閾值,促進自然分娩[31-32],但是少見將SFGT應用在孕產婦心理護理中的研究。SFGT能否在護理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值得我們廣大研究者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