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胡錦洋 王盼盼

多個消息源26日證實,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戰斗群已經進入南海水域。中國民間平臺“南海戰略態勢感知”25日晚9時31分發布消息說,當天上午11時57分,衛星在馬六甲海峽捕獲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正向南海方向機動,目前預計已經進入南海。26日,《環球時報》從該平臺獲得獨家衛星照片,證實“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已經進入南海。美國海軍研究學會(USNI)網站25日的報道也稱,該戰斗群中的一些艦船已經在“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之前到達南海,并停靠周邊國家。英國航母的航向正受到各方關注。美國媒體慫恿英國航母進入中國擁有主權的島礁12海里范圍內挑釁中國,以證明英國和美國的“特殊關系”;而英國官員至今拒絕說明英國是否會這么做,而是稱“我們尊重中國,希望中國也尊重我們,我們將航行到國際法允許的地方”。
USNI網站的報道稱,截至25日上午,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顯示,“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戰斗群中的“防衛者”號驅逐艦已經停靠在文萊的海軍基地,對當地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而“潮泉”號補給艦已離開新加坡,駛向南海。報道稱,英國航母戰斗群的船只目前尚未在南海進行任何演習或靠近中國南海任何島礁,“這些行為通常會促使中國發表聲明,但到目前為止,中國尚未就英國航母戰斗群的存在發表任何聲明”。此外,“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預計將在新加坡停靠,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同一時期到訪新加坡,但目前沒有跡象表明奧斯汀在訪問期間會與英國航母戰斗群進行任何接觸。
英國政府網站24日發表了“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戰斗群進入印太地區的新聞稿。文中稱,該戰斗群由英國皇家海軍歷史上最強大的水面艦艇“伊麗莎白女王”號領銜,由9艘艦艇、32架飛機和3700名人員組成。這些艦船5月底從英國出航,開始總航程2.6萬海里的全球之旅,沿途與40個國家進行互動,并與盟國和合作伙伴進行70多次接觸、演習和行動。該航母戰斗群在7月至10月期間將部署在印太地區,12月返回英國。英國政府強調稱,該航母戰斗群的活動體現了首相約翰遜的“全球英國”愿景,其部署展示了英國的“戰略靈活性和全球影響力”,對該地區的訪問也是英國所謂“向印太傾斜”的證據。
美國媒體異常關心英國航母的動向。“(英美)特殊關系在南海的12海里大考驗”,《華盛頓觀察家報》網站23日以此為題發文稱,英國和美國之間的“特殊關系”是否真的“特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問題:英國首相約翰遜是否會派遣英國軍艦進入中國領海12海里范圍內。“12海里很重要,因為它是根據國際法劃定的主權邊界。”文章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大幅升級了美國海軍在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范圍內的所謂“航行自由”行動,拜登政府繼續了這項活動。“不幸的是,美國的頂級盟友一直不愿意這樣做。”文章舉例稱,澳大利亞和日本在南海進行的軍事演習、法國與美國海軍的演習都沒有觸及12海里范圍內。“面對中國時,德國和新西蘭不再是美國的盟友,新加坡、印度和越南等美國合作伙伴的步伐緩慢,需要鼓勵。”
英國《泰晤士報》20日的報道則稱,該國國防大臣華萊士拒絕透露艦隊是否會突破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區域,僅稱“中國不會把我們嚇出國際水域”。報道說,“美國軍艦和飛機曾經過這些島嶼附近和上空,并遭到中國的警告。在過去3年中,英國海軍艦艇一直停留在無爭議的國際水域。懷疑論者表示,認為少數英國海軍艦艇將影響中國領導層的想法是一種自命不凡的錯覺,可能會將英國卷入一場血腥沖突。”6月23日,“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戰斗群屬艦“防衛者”號驅逐艦在黑海活動時,一度闖入克里米亞12海里,遭到俄羅斯實彈驅離。
值得注意的是,據外媒報道,“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目前正暴發疫情,超過100名水兵在編隊7月上旬停靠塞浦路斯時感染新冠病毒,編隊其他幾艘戰艦也出現確診病例。但英國軍方堅稱全球巡航計劃“仍將繼續”。據馬來西亞《星報》26日報道,“防衛者”號訪問文萊時,與文萊衛生部合作制定了嚴格的協議,以確保該船及其船員沒有感染新冠病毒,避免對文萊造成任何風險。所有船員都按照衛生部的指南進行了全面的疫苗接種和測試。▲
環球時報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