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
恐高就是“膽子小”?這是謠言,恐高癥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心理疾病,跟膽量和勇氣沒關系。
恐高癥又稱畏高癥,即針對高度或高處環境,出現以過分和不正常的懼怕、擔心為主要表現的恐懼癥。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大約2%~5%的人患有恐高癥,受影響的女性人數是男性的2倍。
恐高癥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包括遺傳、創傷經歷以及社會環境等。典型癥狀表現為,當患者處于高空環境時,出現與現實不相符的緊張、焦慮、失控感等癥狀,擔心自己出現摔落、摔傷等情況。在高處或從高處向下看時感到頭暈或失去平衡,甚至想到高的地方就心生恐懼。常伴有自主神經癥狀,如心跳加速、胸悶、胸痛、胃腸不適、惡心、嘔吐、發冷、虛弱、腿腳發軟、頭暈等。患者同時存在預期焦慮,并產生回避行為。
并不是所有的恐高癥都需要治療。對于部分患者而言,避開恐懼的對象,如高空環境后,日常生活功能即可恢復。如果發現恐懼使自身無法正常生活,并出現眩暈、心慌、呼吸急促、惡心、嘔吐等癥狀,且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精神心理科就診。
目前,針對恐高癥的治療主要有系統脫敏療法、認知行為療法、虛擬暴露療法等,必要時口服藥物,以降低恐高對患者生活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