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岳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手術室護理對輕度腦外傷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改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輕度腦外傷患者156例,按照數字隨機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8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通過人性化手術室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情緒的改變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輕度腦外傷手術患者通過人性化手術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情緒,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應該得到臨床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手術室護理;輕度腦外傷;焦慮情緒
在臨床腦外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就是腦外傷,而患者出現輕度腦外傷的概率較大,而該病癥的發生會對患者的運動系統、感覺器官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將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降低,并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產生了較為嚴重的焦慮情緒[1]。臨床上需要一種優良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工作,幫助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其中人性化手術室護理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這是一種新穎的護理模式[2]。本次研究對有輕度腦外傷的患者通過人性化手術室護理的方法探討患者的焦慮情緒變化,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輕度腦外傷患者156例,按照數字隨機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8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通過人性化手術室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照組有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為33-73歲,平均年齡為(51.25±6.12)歲;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為34-76歲,平均年齡為(52.48±6.2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差異,不具體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通過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工作,包括對患者進行術前的溝通,保證手術室的無菌環境,同時配合醫生進行相應的治療,對患者的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
1.2.2 觀察組
對照組的患者通過人性化手術室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工作,具體如下:①進行術前的訪視:因為輕度腦外傷的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患者在入院之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陪同的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對患者講解該病癥相關知識,同時對患者講解醫院的環境。并且在進行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一定的溝通,從而制定相對應的治療方案。②術中護理:在將患者送進手術室之后,囑咐陪同的患者在指定的家屬等候區進行等待,同時手術室中的護理人員需要將手術室的溫度設定在適宜的溫度范圍。整個手術過程中通過輕音樂來舒緩患者的情緒,同時對患者進行鼓勵,保護好患者的隱私。③術后護理: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與家屬進行相關情況的告知,詢問患者的身體狀況,并與患者進行一定的溝通交流,密切觀察患者的傷口情況,囑咐按時服藥。
1.3 觀察指標
(1)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SAS超過50分表明病人有焦慮情緒,得分越高證明病人焦慮情緒越嚴重。對患者干預前和進行干預護理后的焦慮情緒的變化進行記錄和分析。
(2)患者填寫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總分值為100分,分值高于90分為非常滿意,分值在60-90之間為滿意,分值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
進行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后98.72%(77/78),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2.05%(64/78),對照組為,(x2=15.988,P=0.00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臨床研究中發現,患有輕度腦外傷的患者極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再進行手術治療后只靠藥物對患者進行負面情緒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同時會對患者的整個家庭帶來巨大的影響與負擔[3]。臨床上開始注重不良情緒對患者帶來的影響,找尋適合該病癥患者的護理方式,其中人性化手術室護理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個性化護理附屬于整體化護理,他強調的是關愛每個生命,關愛每個患者,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的同時,將自己的愛心、責任心注入其中,以此來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確保患者的治療能夠順利進行[4]。對輕度腦外傷的患者使用該護理模式,能夠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焦慮情緒,增加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治療的效果,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患者通過人性化手術室護理能夠了解到關于該病癥的相關知識,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增加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人性化手術室護理對輕度腦外傷手術患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增加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馬永梅. 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0,9(3):275-276.
[2]繆琤,何錦文. 心理護理對腦外傷合并失眠患者睡眠及焦慮情緒的療效分析[J].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0,7(1):107-109.
[3]汪啟東,楊濤,嚴琪. 人性化醫療服務對神經外科腦外傷術后患者心理和情緒改善作用[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0,41(3):82-85.
[4]孫曉楠.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輕度腦外傷手術患者復性情緒的影響[J]. 醫學信息,2020,33(2):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