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蕾 李海燕 張露露 袁海靜 李蕾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全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優質護理方面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所收治的共計6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對象,過隨機數表法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各30例。其中,對照組的患者接受普通的護理管理,而觀察組的患者則接受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的優質護理管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低血糖的發生率。結果:接受了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的優質護理管理的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顯著更高于接受普通護理管理的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的P值低于0.05,因此兩組對比的差異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且相較于只接受普通護理管理的對照組患者而言,接受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的優質護理管理的觀察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顯著更低,比較差異的P值低于0.05,因此兩組對比的差異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結論:針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用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的優質護理管理更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臨床上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低血糖;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優質護理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因此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數量也急劇上升[1]。低血糖情況下,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會增加,因此針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急診救治與護理干預對于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而言具有積極意義。信息化的全院血糖管理平臺可及時將患者的數據進行上傳和保存,利于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監管和干預,對于低血糖的預防具有重大作用。本次的研究報告選取了我院所收治的共計6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為樣本對象,通過對其進行隨機分組給予了兩組患者不同的護理管理,進而探究分析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全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優質護理方面的應用效果,現作出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所收治的共計6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對象,過隨機數表法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各30例。其中,對照組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在46--75歲,平均年齡為(58.9±1.5)歲;觀察組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45--75歲,平均年齡為(58.2±1.7)歲。納入標準:患者以及其親屬均已知曉并簽署了同意書,也經過的院方的批準和同意;排除標準:①將妊娠期的女性進行了排除;②將對所涉及的藥物過敏患者者進行了排除;③將有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進行了排除;④將不配合的患者進行了排除。經過統計學軟件計算驗證,兩組患者的年齡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的P值在0.05以上,這表明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接受普通的護理管理,而觀察組的患者則接受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的優質護理管理:①護理人員采用將患者相關信息通過HIS系統對接進行上傳的便攜式血糖檢測儀采集指尖血進行血糖監測,血糖儀會把患者的血糖水平上傳至PC端,內分泌科護理工作者和醫師可以通過PC端對全院使用該血糖儀的患者血糖變化有更為直觀的了解,通過對患者血糖水平變化的分析可以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或醫療救助措施。②對于出現頭疼、出汗、神志不清的低血糖患者則需要即可為其靜脈推注20ml的50%的葡萄糖注射液,15分鐘后進行復查;如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但意識清醒則可給予其含糖飲料進行口服,15分鐘后進行復查。③如患者出現低血糖昏迷,則對患者使用50%的40ml--100ml的葡萄糖進行靜脈推注,如患者意識恢復則給予患者少量糖果或2勺蜂蜜進行糖分補充;如患者接受葡萄糖后仍是昏迷狀態則繼續采用20%的100mg甘露醇和氫化可的松進行持續的靜脈滴注。④患者清醒過后要對其各項體征,包括血壓脈搏等進行密切監測。因為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日常會通過口服降糖藥物的方式進行血糖控制治療,所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昏迷后其血液中的降糖藥物濃度依舊不低,進而會導致患者出現二次昏迷。因此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體征能有效預防患者出現再次昏迷以及患者再昏迷后及時對其進行治療和護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低血糖的發生率。患者的滿意度通過滿意度的問卷調查表中體現,根據調查表中患者對于本次醫療服務的認可度進行打分,可以將分值劃分為3個部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根據患者的評分計算滿意率,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100%×總評分人數。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的研究調查所涉及的數據資料,如患者的基線資料、滿意度等等都是通過了SPA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和驗證的,研究報告中的計量資料通過百分比表示并通過卡方檢驗;而符合正態分布計數資料的則是以x±s的形式表示,也經由T值進行驗算。當兩組數據比較時所得出的P值低于0.05時,就表示兩組數據比較的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由表1可知,觀察組的滿意度顯著更高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情況對比
由表2可見,相較于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低血糖發生率顯著更低,p<0.05。
3 討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在日常生活中以口服降糖藥物的形式進行降糖治療,因為糖尿病的治療關鍵就是控制血糖水平。但老年患者進行降糖治療時的血糖情況會比常規下更低,其交感神經會較為興奮且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異常,進而導致患者低血糖昏迷。為了避免患者出現低血糖昏迷,首先就要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隨著現代互利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對患者進行管理護理能及時對低血糖患者進行治療以及護理,對于高風險患者提前做好防范準備進而控制低血糖的出現[2]。通過使用信息化全院血糖管理系統,患者的血糖情況會即時上傳至電腦終端,內分泌科護理人員和醫師可以清楚看到全院使用該血糖儀患者的血糖變化,并及時制定治療、護理計劃,提高了院方的工作效率,也更進一步確保了患者的安全。根據本次的研究報告可知,觀察組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更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的P值低于0.05,因此兩組對比的差異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的優質護理管理更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臨床上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靜.老年糖尿病疾病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06):130-132+139.
[2]張嘉麗,郭莉蘭.優質護理對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7):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