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孫彥申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膀胱癌的生物學特征較為復雜,具有多發灶、易復發和轉移等特征。復發和轉移是膀胱癌病人治療失敗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膀胱癌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研究其發病機制并尋找新的有效治療靶點十分有必要。miR-744-5p是微小RNA(miRNA)家族成員,參與多種疾病發展進程。劉紅軍等用miRNA 芯片檢測姜黃素對膀胱癌細胞miRNA 表達圖譜的影響時發現,姜黃素可上調膀胱癌細胞中miR-744-5p 表達。然而,miR-744-5p 對膀胱癌細胞惡性表型的影響還未知。生物信息學軟件預測顯示,miR-744-5p 可能靶向調控ILK 表達。整合素連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是哺乳動物細胞中的主要信號傳導分子,參與調控腫瘤細胞惡性表型。研究顯示,膀胱癌組織中ILK 表達升高,且ILK 高表達與膀胱癌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關,檢測ILK 水平有助于膀胱癌的臨床診斷與預后,沉默ILK 基因表達可阻礙膀胱癌細胞增殖、侵襲及上皮間質轉化(EMT)。本研究主要探討了miR-744-5p 對膀胱癌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影響以及其是否通過調控ILK表達發揮作用。
1.1 組織樣本
選取2016 年2 月至2018 年11 月本院接收的56 例經病理切片確診的膀胱癌病人的癌組織和對應的癌旁組織。其中男性31 例,女性25例,年齡36~71 歲,平均年齡(52.29±6.71)歲。所有病人均未接受任何治療,如放療、化療等。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的相關要求。1.2 細胞和實驗試劑
膀胱癌BIU-87、T739 細胞,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胎牛血清(FBS),杭州四季青;RPMI 1640 培養基,美國 Hyclone 公司;Lipofectamine2000 試劑盒,美國 Invitrogen 公司;四氮唑藍(MTT),美國 Sigma 公司;miR-744-5p mimcs、miR-NC、anti-miR-744-5p、anti-miR-NC、ILK 的小干擾RNA(si-ILK)及陰性對照si-NC、ILK 過表達載體(pcDNA3.1-ILK)及空載體pcDNA3.1,上海吉瑪公司;Trizol 試劑、逆轉錄試劑盒和PCR 試劑盒,大連寶生物;鼠抗人細胞周期蛋白(Cyclin D1)、P21、ILK單克隆抗體,美國Santa Cruz 公司;鼠抗人基質金屬蛋白酶(MMP-2)和鈣黏附蛋白E(E-cadherin)單克隆抗體,福州邁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雙熒光素酶活性檢測試劑盒,威格拉斯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1.3 方法
1.3.1
細胞培養及轉染 復蘇BIU-87、T739 細胞,均用含10%FBS 的RPMI1640 培養基培養。取對數期BIU-87、T739細胞,均接種于6孔板中(1.0×10個/孔),培養24 h 后,更換為不含血清的RPMI 1640 培養基。利用LiPofectamine2000 脂質體轉染法,將miR-744-5p mimcs(miR-744-5p 組)、anti-miR-744-5p(anti-miR-744-5p 組)、si-ILK(si-ILK 組)、miR-NC(miR-NC 組)、anti-miR-NC(anti-miR-NC 組)、si-NC(si-NC 組)、miR-744-5p mimcs 與 pcDNA3.1-ILK(miR-744-5p+pcDNA-ILK 組)、miR-744-5p mimcs 與pcDNA3.1(miR-744-5p+pcDNA 組)分別轉染至BIU-87、T739 細胞。轉染12 h 后,更換新鮮培養基。再培養24 h 后,實時熒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qRT-PCR)檢測細胞中miR-744-5p、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檢測細胞中ILK 蛋白表達驗證轉染效果,并收集細胞用于后續實驗。1.3.2
qRT-PCR 檢測 miR-744-5p 表達 用 Trizol試劑提取組織或細胞中總RNA,逆轉錄為cDNA 后,行PCR擴增。引物序列miR-744-5p正向5′-CTGTTGCCACTAACCTCAACCT-3′,反向 5′-TGCGGGGCTAGGGCTAACAGCA-3′;U6 正向 5′-CTCGCTTCGGCAGCACA-3′,反向 5′-A ACGCTTCACGA ATTTGCGT-3′。用2法計算組織或細胞中miR-744-5p相對U6的表達量。1.3.3
細胞增殖實驗 將各組轉染后的BIU-87、T739 細胞均接種于96 孔板中(1.0×10個/孔),培養24、48、72 h 后,加 20 μL MTT(5 g/L)。孵育 4 h 后,棄培養基,加150 μL 二甲基亞砜,混合均勻,酶標儀490 nm處測OD值。實驗重復3次。1.3.4
Transwell 實驗 將各組轉染后的BIU-87、T739細胞用不含不含FBS的RPMI 1640培養基調整密度為2.5×10個/mL。遷移實驗:取100μL 細胞懸液加至 Transwell 上室,500μL 含 10 %FBS 的 RPMI 1640 培養基加至下室。培養24 h 后,棄培養基,取出小室,用甲醛固定、結晶紫染色后,用顯微鏡觀察,計數。侵襲實驗:預先在Transwell 上室鋪Matrigel基質膠,自然晾干后,再加100μL細胞懸液,后續步驟同遷移實驗。1.3.5
Western Blotting 法檢測蛋白表達 將各組轉染后的 BIU-87 細胞均接種于 6 孔板中(1.0×10個/孔),培養48 h 后,用RIPA 試劑提取細胞中總蛋白,BCA 法測蛋白濃度。然后行12%SDS-PAGE 電泳、轉膜及5%脫脂牛奶中封閉1 h 后,在4 ℃并箱中分別 用 Cyclin D1(1∶500)、P21(1∶500)、MMP-2(1∶1 000)、E-cadherin(1∶1 000)和 GAPDH 一抗孵育過夜。洗膜后,再于37 ℃搖床中用山羊抗兔二抗(1∶2 000)孵育2 h。加入顯影液,避光顯影后,凝膠成像系統曝光拍照,Image J 軟件分析目的蛋白相對GAPDH的表達量。1.3.6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 根據miR-744-5p 與 ILK 的 3’UTR 序列的結合位點,合成 ILK 目的基因;同時將結合位點突變,合成ILK 突變基因。以pGL3 為載體,Xho I 和 Kpn I 為插入位點,獲得 ILK基因野生型質粒WT-ILK 及突變型質粒MUT-ILK。取對數期 BIU-87、T739 細胞接種于24 孔板中(2.5×10個/孔),培養 24 h 后,棄培養基。利用 Lipofectamine2000 試 劑 盒 ,將 WT-ILK 與 miR-744-5p mimics 或 miR-NC、MUT-ILK 與 miR-744-5p mimics或miR-NC+ pGL3-MUT-ILK 分別共轉染至BIU-87、T739 細胞。轉染12 h 后,更換新鮮的培養基。再培養24 h后,裂解細胞,離心(3 500 r/min、5 min)后,取上清液,檢測熒光素酶活性,結果以螢火蟲與海腎的熒光強度比較表示。
2.1 miR
-744
-5p 在癌旁組織和膀胱癌組織中的表達
癌旁組織、膀胱癌組織中miR-744-5p 的表達水平分別為(0.98±0.10)、(0.25±0.02),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21.475,P
<0.05)。2.2 過表達miR
-744
-5p或抑制miR
-744
-5p表達對BIU
-87、T739細胞增殖的影響
轉染miR-NC、miR-744-5p mimics 的 BIU-87 細 胞中 miR-744-5p 表 達 水平分別為(1.09±0.11)、(3.11±0.31),T739 細胞中miR-744-5p 表達水平分別為(1.02±0.10)、(2.56±0.26),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18.423,P
<0.05;t
=16.585,P
<0.05),表明 miR-744-5p mimics 轉染成功,過表達 miR-744-5p 的 BIU-87、T739 細胞構建成功。miR-744-5p 組 BIU-87、T739 細胞 OD 值和Cyclin D1 蛋白表達低于miR-NC 組(P
<0.05),而P21蛋白表達高于 miR-NC 組(P
<0.05)。見圖 1,表1,表2。
表1 過表達miR-744-5p對BIU-87細胞增殖的影響/

表2 過表達miR-744-5p對T739細胞增殖的影響/

圖1 過表達miR-744-5p對BIU-87、T739細胞增殖蛋白表達的影響:A為過表達miR-744-5p對BIU-87細胞增殖蛋白表達的影響;B為過表達miR-744-5p對T739細胞增殖蛋白表達的影響
轉 染 anti-miR-NC、anti-miR-744-5p mimics 的BIU-87 細胞中 miR-744-5p 表達水平分別為(1.03±0.10)、(0.35±0.03),T739 細胞中 miR-744-5p 表達水平分別為(1.01±0.11)、(0.31±0.04),兩者比較差異有 統 計 學 意 義(t
=19.540,P
<0.05;t
=17.942,P
<0.05),表明 anti-miR-744-5p 轉染成功,抑制 miR-744-5p 的 BIU-87、T739 細胞構建成功。anti-miR-744-5p 組 BIU-87、T739 細 胞 細 胞 OD 值 高 于 antimiR-NC組(P
<0.05)。見表3。
表3 抑制miR-744-5p對BIU-87、T739細胞增殖的影響/
2.3 過表達miR
-744
-5p或抑制miR
-744
-5p表達對BIU
-87、T739 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
miR-744-5p組 BIU-87、T739 細胞的遷移數、侵襲數和 MMP-2 蛋白表達低于miR-NC 組(P
<0.05),而E-cadherin 蛋白表達高于miR-NC組(P
<0.05)。見圖2,表4,表5。
表4 過表達miR-744-5p對BIU-87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

表5 過表達miR-744-5p對T739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

圖2 過表達miR-744-5p對BIU-87、T739細胞遷移、侵襲蛋白表達的影響:A為過表達miR-744-5p對BIU-87細胞遷移和侵襲蛋白表達的影響;B為過表達miR-744-5p對T739細胞遷移和侵襲蛋白表達的影響
anti-miR-744-5p 組 BIU-87、T739 細胞遷移數、侵襲數升高于anti-miR-NC組(P
<0.05)。見表6。
表6 抑制miR-744-5p對BIU-87、T739細胞遷移、侵襲的影響/
2.4 miR
-744
-5p 靶向調控ILK 的表達
生物信息學軟件顯示的 ILK 的 3’UTR 與 miR-744-5p 的互補序列見圖3A。共轉染miR-744-5p 與WT-ILK 的BIU-87、T739 細胞熒光素酶活性低于共轉染miRNC 與 WT-ILK 的 BIU-87、T739 細胞(P
<0.05),而共轉染 miR-744-5p 與 MUT-ILK 的 BIU-87、T739 細胞熒光素酶活性與共轉染miR-NC 與MUT-ILK 的BIU-87、T739 細胞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miR-744-5p 在 BIU-87、T739 細胞中可與 ILK 的 3’UTR 靶向結合。與 miR-NC 組相比,miR-744-5p 組 BIU-87、T739 細胞 ILK 蛋白水平顯著降低(P
<0.05);antimiR-NC 組相比,anti-miR-744-5p 組 BIU-87、T739 細胞ILK 蛋白水平顯著升高(P
<0.05),說明miR-744-5p靶向結合并負調控ILK。見圖3,表7,表8。
表7 雙熒光素酶報告實驗/

表8 miR-744-5p調控BIU-87、T739細胞中ILK蛋白表達/

圖3 miR-744-5p靶向調控ILK:A為ILK的3’UTR含有miR-744-5p的互補序列;B為miR-744-5p對BIU-87細胞ILK蛋白表達的影響;C為miR-744-5p對T739細胞ILK蛋白表達的影響
2.5 過表達ILK 逆轉了miR
-744
-5p 對BIU
-87、T739 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影響
miR-744-5p+pcDNA3.1-ILK 組 BIU-87、T739 細胞 OD 值、遷移數、侵襲數及Cyclin D1 和MMP-2 蛋白表達高于miR-744-5p+pcDNA3.1 組(P
<0.05),但 P21 和 E-cadherin蛋白表達低于miR-744-5p+pcDNA3.1 組(P
<0.05)。見圖4,表9~12。
圖4 過表達ILK能逆轉miR-744-5p對BIU-87、T739細胞增殖、遷移、侵襲蛋白表達的影響:A為過表達ILK逆轉miR-744-5p對BIU-87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蛋白表達的影響;B為過表達ILK逆轉miR-744-5p對T739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蛋白表達的影響

表9 過表達ILK逆轉miR-744-5p對BIU-87細胞增殖的影響/

表10 過表達ILK逆轉miR-744-5p對T739細胞增殖的影響/

表11 過表達ILK逆轉miR-744-5p對BIU-87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

表12 過表達ILK逆轉miR-744-5p對T739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
miRNA 是一類小分子單鏈非編碼RNA,其可通過調控靶基因的表達影響細胞的生物學行為,參與腫瘤發生和發展。研究顯示,miR-744-5p 在卵巢癌細胞系中表達降低,通過直接靶向HNRNPC 和NFIX 誘導卵巢癌細胞凋亡。miR-744-5p 參與調節乳腺浸潤性微乳頭狀癌(IMPC)對紫杉醇的耐藥性,可作為IMPC 的分子標志物。高表達miR-744-5p 可通過靶向抑制UBE2L3 的表達抑制前列腺癌細胞增殖,遷移,侵襲等惡性表型,其在前列腺癌中發揮抑癌基因作用。目前,miR-744-5p 對膀胱癌的影響還未知。本研究結果顯示,膀胱癌組織中miR-744-5p 呈低表達,膀胱癌 BIU-87、T739 細胞轉染miR-744-5p mimics 后,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降低,而轉染miR-744-5p 抑制劑后,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提高,表明miR-744-5p 在膀胱癌組織中活性喪失,恢復癌細胞中miR-744-5p 表達可降低癌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提示miR-744-5p作為抑癌基因參與膀胱癌的發生和發展,其活性喪失可能是導致膀胱癌發生和發展的因素之一,有希望成為膀胱癌治療的分子靶點。
為了進一步探究miR-744-5p 抑制膀胱癌細胞惡性表型的分子機制,本研究證實了miR-744-5p 可靶向結合并負調控ILK。ILK 是細胞內具有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信號蛋白,參與調控腫瘤的發生和發展。研究顯示,沉默ILK 表達可抑制胰腺癌、人舌癌等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襲能力,而過表達ILK 可促進胃癌、肺癌等腫瘤細胞的增殖和遷移。這說明ILK 可能在不同腫瘤中發揮的作用。膀胱癌組織中ILK 表達升高,聯合檢測ILK 與AKT、β-catenin 有助于判斷膀胱癌的惡性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過表達ILK 可有效降低過表達miR-744-5p 對膀胱癌 BIU-87、T739 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抑制作用,這進一步提示miR-744-5p 可能通過靶向抑制ILK 的表達來阻礙膀胱癌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