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朗
人說“吹牛不上稅”,這話不靈了。不久前,象山一膏藥店因把熏浴用品吹成治療“三高”的特效產品而受到嚴肅查處。
如今,通過種種套路和潛規則坑人的吹牛者不少。西安白鹿倉商戶賣“大碗寬面”,碗很大,但15元只有4根面,剛好蓋住碗底,被諷刺為“只見大碗不見面,寬湯寬水可劃船”;海口市有人在朋友圈稱,一款固體飲料勝過任何藥品,能讓常年臥床的百歲老人四天坐立七天行走,能讓不孕不育的夫妻喜獲寶寶,能讓癌癥患者不藥而愈;有人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夸大其詞、無中生有、濫用“最大”“第一”等極限用語,推介或銷售三無產品、假劣產品,進行數據造假;有人用“偽創新”炒熱點、蹭概念、編故事,忽悠大眾,將量子力學原理與化妝品、農業、食品、服裝、汽車等傳統產業“嫁接”,給水、眼鏡、牙刷等貼上量子標簽,甚至宣稱利用量子能量波可以深層滋養肌膚,利用量子糾纏原理能夠讓莊稼多吸肥……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應該承認,酒香也怕巷子深,商家要把產品變成商品,“夸”是一種必要手段。但真實誠信是商業營銷的基本倫理和法律底線,對制造、經銷的產品可以實事求是地“夸”,但不能過分離譜地“吹”。至于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的,就更不能把差的吹成好的、假的吹成真的、黑的吹成白的,因為彌天大謊往往會釀成彌天大禍。如何根治人們深惡痛絕的吹牛風氣?
企業要以誠信立業。管子說,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講誠信者天下人都愿意結交。誠信是一種美德、一種力量、一種責任,經商者要想基業長青,就要通過信任留住老客戶、拉來新客戶,不斷擴大朋友圈,這樣才能生意興隆。不過,信任是一種“易碎品”,建立起來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代人的長期努力,卻可能因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因此,企業家一定要端正經營理念,增強對消費者的尊重,恪守底線,嚴格自律,規避失信行為、違法行為、侵權行為,對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及廣告宣傳負責,依托優質商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消費者要杜絕盲從輕信。假若消費者不相信“藥到病除”“包治百病”之類的騙局,不理睬某些大腕明星天花亂墜的信口胡謅,不被“高科技產品”“高分子材料”等術語誤導,謹慎、理性購買各類產品,吹牛者只能徒喚奈何。可惜,一些人或因貪圖便宜,或架不住“身邊朋友用過都說好”的誘惑,或因某些專家權威“現身說法”,便“沖動消費”“跟風消費”,被掏空腰包,甚至傷害健康、生命。同時,科學工作者也要加大普及科學知識的力度,提升大眾的科學素養。最近,我市醫學專家通過媒體披露,依靠“睡眠產品”“高端寢具”之類“概念炒作”“忽悠模式”,不僅換不來“好夢一場”,反而會驚擾睡眠。要想解決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淺等問題,必須按照醫生開出的“生活處方”,加強鍛煉,改變作息和睡眠節律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部門要提升監管維權效率和質量。一個地方吹牛成風,腳踏實地干事的人就會減少,社會價值觀也會產生偏移。一些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從自己吹到發動網友幫忙吹,從“線下”吹到“線上”,不是不懂道理,而是為了走紅、為了增粉、為了銷量、為了暴利而見利忘義。如果他們牛皮吹破天卻并未受到相應懲處,“吹牛得牛”的結果只能是變相鼓勵吹牛。記得前些年,輝瑞公司曾把只是治療關節炎疼痛的伐地考昔,吹成可以治療急性疼痛、手術疼痛的靈丹妙藥,被罰款23億美元。他們冤嗎?如果醫院上當,把伐地考昔用于治療急性疼痛、手術疼痛豈不是謀財害命?只有加以嚴懲,才能倒逼企業規范經營。與此同時,在提升放心消費的營商環境方面也要不斷創新,加強機制建設。去年,我市率先推廣線下無理由退貨,實行預付卡7天無理由退卡,為消費者沖動消費賦予后悔權,就引人關注,十分管用,受到央視“3?15”晚會點贊。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