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玲 賀瑩

在高考英語中,寫作一向占據著重要地位。英語寫作水平是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的直接反映。有些學生做題一向憑“語感”,但寫作時,功底是否扎實便一目了然。顯然,學生想要提高寫作水平,僅靠死記硬背作文模板是行不通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提高寫作水平?筆者認為,必須先利用好現有的文本資源。英語教材的語篇比較經典,囊括各種話題,本身就是可靠的寫作素材。通過對教材的精讀、深入挖掘,同學們可以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即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一、寫作常見問題
筆者觀察學生習作發現,英語寫作中常見的問題主要涉及詞匯量、句式和文章的結構布局。
1.詞匯量不足
許多學生在寫作時常常感到“詞窮”,作文總是充斥著簡單詞匯,如good、bad、big、like、important等,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重復使用這些詞。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學生對于所學單詞只停留在拼寫階段,對詞性、搭配等還一知半解,卻隨意用到作文中,以至于出現誤用單詞的現象。比如在學習deserve后,有學生想表達“這個建議值得考慮”,卻寫成“it is deserved to consider”,正確表達應為“deservesconsideration/considering/to be considered”,deserve為動詞。
2.句式單一
句式不夠多樣化也是寫作中常見的問題之一。例如有些學生在寫信件類作文或是發言稿的時候可能會先進行自我介紹,比如“I alTlLiHua.I comefromXXschool”,這兩個簡單句雖沒有任何語法錯誤,卻瞬間拉低了作文的檔次。同時也有學生喜歡重復使用某一高級句式,例如一篇文章多次使用定語從句,此時應考慮變換句式,可以選擇用非謂語動詞代替定語從句。
3.結構混亂
高考作文一般都提倡三段式,但仔細觀察學生作文可以發現,經常出現分段不合理,還有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缺乏邏輯,銜接生硬;敘述內容詳略不當,分不清主次,導致整體布局失衡等情況。甚至有些學生不清楚各種體裁的相應作文格式要求,例如在寫通知時未寫“Notice”,寫信時未寫明收信人和寫信人的稱謂等。
二、高考寫作話題與教材的結合度
分析近年高考作文話題,不難發現,很多話題都似曾相識,與教材話題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2020年全國卷II英語作文要求介紹一次采摘活動,內容包括農場情況、采摘過程及個人感受。這屬于活動類的話題,但與傳統的講座、展覽、秋游等活動不同,采摘活動似乎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可能有過的體驗。教材中的話題雖然也未涉及同樣的活動,但依然有非常值得借鑒的單元,如必修一第三單元Travel iournal,其中關于沿湄公河騎行的風景描述、騎行過程以及感受等可以給采摘活動的寫作提供不少靈感。且因為涉及農場,必修四第二單元Workingthe land中也有不少實用的相關詞匯和短語。
相關例子舉不勝舉,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確可以依托日常所學的教材文本,為類似話題儲備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寫作思路,備戰高考寫作。
三、如何以讀促寫
結合前述學生寫作常見問題,以讀促寫的具體策略可從詞匯運用、句式變換、語篇布局三個方面出發。
(一)詞匯運用
詞匯的積累絕非字母的簡單組合。在閱讀過程中,同學們要善于發現和積累高級詞匯,并且可按照話題或其他方式進行歸類;注重每個單詞相應的詞性轉換;了解單詞的相關搭配和使用情境。
在寫作過程中,同學們要善于聯想,下意識地去將一些簡單詞匯轉換成恰當的高級詞匯,還可以將已經用過的高級詞匯轉換成其他近義詞;根據表達方式選用單詞的正確形式,重復提及時可通過轉換詞性增強語言的豐富性:注意選詞是否精確。
1.高級詞匯
以必修一第五單元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為例,在描寫人物方面,有許多詞匯值得借鑒,例如quality(品質),在描述人物品質的時候,我們也不必再拘泥于good/bado贊揚某人正面品質時,我們可以使用warm-hearted、active、generous、easy-going、selfless、devoted、educated等:而提到不好的品質,可以使用mean、selfish等。我們還可以運用短語be devoted to來形容某人致力于某事。再以必修四第一單元Women of achievement為例,文章中也有一些正面的詞匯可用于對人物的描述,如consideration、determination、modesto
2020年全國卷I英語作文要求介紹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因為正是疫情期間,很多學生想到的是鐘南山,那么我們可以在描述他的時候用到“so selfless that”“be devotedto the battle against Covid-19”等類似表達。如果寫的是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也可以根據相應品質選擇其他詞。必修四第一單元Women ofachievement中的campaign(戰役,運動)一詞,雖然與人物描寫很難聯想到一起,但是在寫鐘南山抗疫時,恰好可以將battle替換成campaign,可以避免重復使用單一詞匯。
2.詞性轉換
有的概念在一篇文章中是重點,需要多次出現,為避免重復,除了上述的近義詞替換,也可以利用不同詞性來表達相同概念,這樣也能給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同學們在積累詞匯的時候應同時關注其詞性變化。
我們不妨繼續分析必修一第五單元的Elia,s story,在故事上半部分中提到Elia所受教育很少時,用的是“教育”的名詞形式“education”,而在后續故事中提到其受到更好的“教育”時卻用了形容詞形式“educated”,由此可見以英語為母語的作者就很善于詞性轉換,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結合高考,短文續寫逐漸成為高考寫作的一個趨勢,而續寫時往往需要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描述,以增添文章的情境性,除了使用形容詞,我們還可以用其名詞形式,例如將excited、ioyful、angry、sad分別換成with excitement/joy/anger/sadness,這樣不僅增加了文章的準確性,更能豐富內容的表達。在近幾年高考中,書信類的應用文寫作占主導,例如在寫申請信時,不可避免地會使用apply一詞,但很少有學生會想到其名詞形式application,如果能將applyfor改為make鋤applicationfor,也會給閱卷老師留下更好的印象。
3.精準用詞
精準用詞建立在對詞匯的全面理解之上,選用哪個詞匯要充分考慮使用情境,還要注意相關搭配。以必修五第一單元John Snow defeats中的KingCholera一文為例,在提到原因在于水的時候,用到blame這個詞。我們不光要注意到blame這個詞,更要注意到文中的整個短語“was toblame(be to blame應負責)”,那么在運用的時候就不會出錯。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個短語是表示“負責”,但是想表達你尊敬的人是一個負責的人,就不適合用這個短語。我們從閱讀中也可以體會到,這個短語的意思是表示對壞事負責,含有責怪的意思。而想要表示某人負責任,我們可以用responsible,對某事負責則用be responsible for或takeresponsibifity foro所以學生記單詞不能只是記表面的意思,或者單獨記單詞,還要記單詞的相關搭配。
(二)旬式變換
教材原文句式變換比較豐富,從必修一第一單元開始就有很多精彩的句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筆者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經常讓學生進行仿寫與改寫。
1.仿寫
仿寫的前提是把握句子結構。以必修一第一單元中的Annes Best Friend一文為例,安妮在回憶過去的事時,寫道:“I Callwell rememberthattherewas alimewhenadeepblue sky,the song ofthebirds,moonlight andflowers couldneverhavekeptme spellbound,”此時學生應該關注的是這個句子的基本框架是什么,而不是具體的內容。這一句的框架是“I can wellrememberthatthereWas atimewhen…”,而其他的內容屬于細節,是可以根據寫作具體要求去替換的。把握好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進行仿寫了。量變引起質變,為了熟悉這個結構,我們可以多次仿寫。只有對結構熟悉了,當我們遇到適用話題時,才可能熟練運用,寫出相應的句子。
比如2020年全國卷I英語作文中如果寫鐘南山,提到疫情可以寫“I canwell rememberthatthereWas atimewhentheCovid-19 spread aⅡOVerthe COunlIy”。學生們平時在閱讀文章時,需特別關注高級句子結構,并盡可能多地去練習此類句式,在高考寫作時才能運用自如。
2.改寫
改寫是指通過已學的句式,去修改替換新學的文章中的句式。這種方式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深刻體會到一句話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出來,避免重復使用某一句式。比如,必修二第三單元中的WhoAmI一文提及電腦的發展時,寫到“AlthoughlwasyoungI could simpfifydifficult sums”,此前學習only的倒裝時,也已經學過aS和thou曲的倒裝,學生思考一番,便可將此句改為“Youngthough/aslwas,I couldsimpli句difficult SUlTIS”。一旦熟練,這種句式運用到寫作中就很容易,比如很多活動類的作文包括之前所說的2020年全國卷Ⅱ涉及的采摘活動也可以用到,如“TkedthoughIWas,Ibenefitalotfromthatactivity”。
再比如必修三第一單元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一文中的句子“Themost energeticandimportantfestivals alethe onesthatlookforwardtothe endofwinter”,這里的定語從句我們也可以改為非謂語形式,即“Themost energeticandimportantfestivals arethe oneslookingforwardtothe endofwinter”。通過這樣的改寫,學生能夠更熟練地在定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之間切換,寫作時的句式自然也就更加多樣化。改寫難度相對較大,筆者建議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可以多做嘗試。
(三)語篇布局
詞匯運用到位,句式轉換豐富的文章,還不能稱之為一篇佳作。在閱卷過程中,閱卷老師對一篇文章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在于細節的處理,而在于一眼看到的整體架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語篇布局。
以選修六第三單元Healthy life為例,Advice FromGrandad正文是一封關于戒煙的建議信。全文前兩段屬于建議信第一部分,介紹背景情況即寫信原因;第三、第四段屬于第二部分,包含吸煙上癮的三種原因及有害影響,該部分為主體部分,內容最豐富;最后一段即最后一部分,包含作者的期待,這一段語言最簡潔。各個部分布局合理,詳略得當。而且,作者在說明吸煙上癮的原因時,先用“By theway”引出問題“didyou knowthatthisis becausseyoubecomeaddictedinthree differentways”,承上啟下,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而后又按照‘蕾irst”“Secondly”“Lastly”的順序一一列出,條理清晰。閱讀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關注到它銜接布局的邏輯性是非常明顯的。建議信等信件類寫作在高考中比較常見,結構布局的要領基本相通,重要的是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具有類似的布局意識,最好能夠先簡單地列好提綱。
四、總結
閱讀是語言的輸入,寫作是語言的輸出,語言的輸出總是基于語言輸入。在輸入過程中,學生應善于發現教材文本的閃光之處,并整理出相關的核心表達和思路,通過各種閱讀技巧將語言逐漸內化。總之,以讀促寫需要盡可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接受。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相似的話題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切入,更方便聯想和運用。但如果真的熟練掌握了某個詞匯,某個句式,懂得如何謀篇布局,那么即使換了一個看似與之前所學原文話題不太相關的話題,我們也依然能夠運用起來,這便是真正的舉一反三了。不管怎樣,從教材出發,踏踏實實地去深入研究,反復練習,才能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