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周溪
《活著》——“活著什么也不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是余華的代表作之一。據說余華偶然聽到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這位老黑奴命運多舛,親人相繼離去,但他仍然能夠樂觀地對待這個世界。余華受其啟發,寫下了《活著》。
小說主人公福貴,少時頑劣不羈、嗜賭成性,把自己家的100多畝地和大房子給賭輸了。他的生活因此一下子由云端跌落到泥潭:家變成了茅草屋,他從少爺變成了農民,搬家前父親不小心跌倒斷氣而死…-一生活的劇變深深地刺激到了福貴,他終于決定改過自新,好好過日子。他送走父親,開始懂得為身邊的親人而活著,為了責任而活著。
然而,家庭剛剛穩定,福貴卻因為給生病的母親求醫,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多年后他回到家鄉,已是物是人非:母親去世了;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獨自拉扯大的兒子因抽血而死;女兒鳳霞雖然活著,卻又聾又啞。
可苦難并不打算放過他,一個又一個災難接踵而來,仿佛沒有盡頭:女兒因為大出血死在了手術臺上,妻子在不久后也去世了,女婿二喜死于一次工災,唯一的外孫苦根因第一次吃飽飯而撐死…-一生命里難得的溫情被一場又一場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到了暮年之時,只剩一頭老牛與福貴相伴余生。
《活著》這個故事是簡單的,但又體現了真實的中國式生活。佘華在書中寫道:“你千萬別糊涂,死人都還想活過來,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余華筆下的福貴即使在這樣的苦難之下,也依然可以波瀾不驚地講述自己的一生,沒有大悲,也沒有大l動。這個被厄運折磨了一生的人堅持活著,樂觀地活著。活著,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人生總會有許多苦難,但這些苦難終會過去。珍惜當下、好好活著就是人生最好的結局。
《阿甘正傳》——“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一種滋味。”
《阿甘正傳》的影片呈直線敘事,講述了阿甘從小到大的故事,其中有幾個橋段非常感人。
第一個是小時候的阿甘陪著珍妮坐在大樹上玩耍,夕陽西下,兩個孩子就坐在樹權上,美得像一幅畫。多年后,珍妮回到阿甘身邊,他們再次來到樹下,再次重溫兒時的友誼,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已經成為彼此的摯愛。阿甘愛一個人,也是一心一意、毫無保留地付出。
第二個是阿甘在越南戰場上不顧一切地救他最好的朋友布巴,盡管戰場上槍林彈雨、炮火連天,但他無所畏懼,腦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找到他,即使獻上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是阿甘的真誠與執著。
第三個是阿甘從戰場回來后在街頭噴泉旁和珍妮重逢。他們都跳進水池中向對方奔去,喜悅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這是阿甘至死不渝的愛情。
第四個是阿甘和母親離別的那一刻,母親再次告訴他人生的真諦:“死亡本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個人命中注定的事情。”只是因為人們貪戀世界的繁華,所以大部分人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在告別之時,才會顯得格外悲傷。而阿甘母子的告別,因母子之間真摯的愛而變得溫馨。就像阿甘說的,他的母親上了天堂,因此自己不用悲傷。
最后的場景是珍妮死后,阿甘送兒子上學,和電影開頭阿甘小時候第一天坐校車的一幕形成呼應,只是兒子比阿甘聰明,大方地和校車司機打招呼。兒子走后,阿甘坐在路邊,一根羽毛隨風飄起,和片頭飛舞的羽毛再次呼應,象征著愛的延續。
聽媽媽的話,不做傻事;聽珍妮的話,遇到危險就跑。認認真真做事,認認真真活著,認認真真愛一個人,這就是阿甘。
阿甘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都離他而去,最好的朋友也死在了越南戰場上,但他知道,他還將繼續活著,陪同兒子,把母親和珍妮給予他的愛,全部延續到兒子身上。誰能說阿甘是一個傻子呢?從頭到尾,他沒有做過一件傻事,他一心一意過著他的人生,愛得其所,活得精彩。
每個人都會老去
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突然,一位老人腳下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一直起不來。
過往的行人大都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又繼續走自己的路。我和華子剛好一起路過,我大腦里也冒出一個意識:摔倒的老人不敢扶,怕像傳言的那樣反被其誣陷。于是,我也下意識地避開。
華子卻徑直迎上去,將地上的老人扶了起來,關心地問他摔壞了沒有。老人對華子連聲稱謝,不少行人向他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看著老人慢慢走遠后,我問華子:“你就不怕被訛嗎?”
“不,我只怕多年以后,老去的自己摔倒了,也無人扶起。”華子淡淡一笑。一絲愧意悄悄涌上我的心頭。
瓶子的態度
一個瓶子的體內盛滿了礦泉水。一陣風輕輕飄過來,對瓶子說:“我真羨慕你啊,體內積蓄滿滿的。可是,你怎么不露出點高興的神色呢?”
“我只是暫時為別人保存一下這些水而已,它們并不真正屬于我。”瓶子淡淡地說道。
過了一會兒,主人拿起瓶子,一口氣將里面的水喝得精光。
現在,瓶子空空如也,被擱在一邊。可它依舊神色淡然,沒有悲傷的神情。
“你的水都被喝光了,你怎么一點也不難過呢?”風晃著瓶子,不解地問道。
“本就不屬于我的東西,無所謂失去啊,我又何必感到悲傷呢?”瓶子淡然地回答。
蝸牛的尋覓
一只蝸牛正在漫漫旅途中,執著而艱難地跋涉。它從遙遠的故鄉出發,向著遠方進軍。它為了尋覓自己的理想,不辭辛勞地獨自前行。
在長途的折磨下,蝸牛又累又渴。它來到一處水池邊,伸長脖子,準備喝水。就在它探頭的一剎那,在如鏡的水面上,它忽然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己的背上就馱著一套房子——這正是它一直苦苦尋覓的東西!
人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幸福明明就在眼前,卻習慣對它視而不見,還要固執地認為,幸福只在別處。
冷暖電風扇的啟示
這年冬天,一臺“服役”多年的舊電風扇被主人淘汰了,它被主人冷落在屋子的一角,心中哀嘆著主人的無情。
這天,它看見主人拎了一臺新電風扇回來,它主動向新電風扇示好:“嗨,伙計,你好,謝謝你來陪我。”
新電風扇笑了笑,說道:“我才不是來陪你的,我馬上就要為主人奉獻‘熱情啦。”
“我才不信呢。”舊電風扇不服氣地咕噥了句。
不一會兒,主人按下了新電風扇的開關,頓時,屋子里傳來習習暖風。
“看看吧,我有冷暖調節的本領,一年四季都能發揮作用。不像你,有明顯的不足,注定要被新時代淘汰。”新電風扇自豪地說道。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努力提升自己,不要讓自己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