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中老年人常見癥狀。輕者若有若無、時隱時現,影響情緒和睡眠;嚴重者如有鳴蟬在耳邊;日久者影響聽力。對于非器質性耳鳴,尤其單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中醫辨證屬痰濕證者,可試試以下處方。
具體做法:麻黃、桂枝、桑白皮、石菖蒲各6克,杏仁、桔梗、郁金各9克,甘草3克。上藥先泡2小時,煎15分鐘,取汁約400毫升,分2次服,早晚各1次。
麻黃散寒通痹、利水消腫,且藥力無孔不入,可用于治療耳鳴痰濕證。《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記載:“麻黃,輕揚上達,無氣無味,乃氣味之最清者,故能透出皮膚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積痰凝血之中。凡藥力所不到之處,此能無微不至,較之氣雄力濃者,其力更大。”耳鳴持續者,輔以桂枝,溫通經絡、助陽化氣,可改善耳中局部微循環。在此基礎上以石菖蒲化濕開竅,桑白皮、桔梗、杏仁、郁金、甘草清解郁熱,可復陽氣、散郁熱,治療耳鳴。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耳鳴的原因眾多,辨證屬肝陽上亢、痰火上攻、腎精不足、氣血兩虛者,以及耳鳴急性發作伴有聽力下降者,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找出病因,及早治療,防止聽力進一步受損。
(摘自《生命時報》文/傅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