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付英 姚鑫


摘? 要:《貴州省旅游資源地圖冊》以基礎地理空間信息為框架,通過對全省旅游資源普查數據的分析、處理和加工,以全新的地圖學語言展現了貴州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本文重點對地圖冊的總體框架設計,結構和內容設計以及藝術設計等方面進行探討,并闡明了圖冊在內容結構、產品形式和藝術水平上的創新,為編制同類專題圖冊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旅游資源? 地圖冊? 設計? 地圖編制
中圖分類號:G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3(a)-0018-03
Design and Innov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tlas of Guizhou Province
WU Fuying? YAO Xin
(The Third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55000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basic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of the census data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atlas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Guizhou Province shows the rich and colorful tourism resources and folk cul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in a new cartographic langu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verall framework design, structure and content design and art design of atlas, and expounds the innovation of atlas in content structure, product form and art level,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similar Thematic Atlas.
Key Words: Tourism resources; Atlas; Design; Map compilation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指出“要把旅游業做大做強,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為全面挖掘、重新審視貴州旅游,推動旅游業快速發展,貴州省委、省政府部署了全省旅游資源大普查。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普查取得了巨大成功。為充分展現貴州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更好地宣傳貴州,利用該普查成果,編制出版《貴州省旅游資源地圖冊》(以下簡稱《地圖冊》)及拓展產品。《地圖冊》以地圖為載體,全景式地展現全省旅游資源及特色,為政府管理部門的宏觀決策提供科學參考,為專業部門提供詳實可靠的資料,為社會公眾提供富有地圖文化和旅游知識的讀本。
1? 《地圖冊》的總體設計
1.1 《地圖冊》的思路設計
《地圖冊》的設計具有開創性。迄今為止,貴州還未有一本能夠全面反映全省旅游資源現狀的地圖冊。《地圖冊》通過集中表現全省旅游資源單體、新發現旅游資源、旅游資源綜合體、城區旅游資源和特色旅游資源等專題內容來展現貴州旅游資源的多樣性、獨特性、民族性和原生態性等特點。《地圖冊》在表現手法上靈活運用常用的地圖表示方法,同時充分汲取現代平面藝術設計的理念,使符號設計、色彩運用、表現手法有所突破,務求使《地圖冊》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1-2]。
1.2 《地圖冊》的規格設計
《地圖冊》開本設計為16開、圖幅展開為8開、成品規格260 mm ×185 mm。
地圖比例尺的設計是確保地圖信息載負量和制圖區域完整。中國政區圖1∶1630萬,全省圖1∶210萬。市(州)圖幅比例尺根據成圖范圍按萬位取整,特色旅游地圖的圖幅比例尺根據內容和版面確定。
全省地圖采用正軸雙標準緯線等角圓錐投影,市(州)和城區圖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
1.3 《地圖冊》表現形式的設計
《地圖冊》在編制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制圖表現方法[3]。結合貴州山地公園省的地勢特征,利用1:1萬和1:5萬DEM數據按照高程設色制作單色暈渲,結合衛星影像、航空影像,直觀展示貴州的地勢地貌。專題要素中旅游資源的分布和級別采用定位符號法表示,特色旅游分區用范圍法表示;全省9個市州6~8月的平均氣溫用質底法表示;中國工農紅軍的活動路線用動線法表示。
1.4 《地圖冊》產品形式設計
《地圖冊》的成果包括3種形式,精裝版紙質圖冊,單頁版AR地圖(見圖1)和移動端及互聯網端電子旅游資源地圖。精裝版為16開,適合收藏或整本使用。單頁版地圖為對開,正反兩面成圖,其中正面為手繪旅游資源AR互動地圖,讀者只需用移動設備掃描地圖上的二維碼,即可下載APP,可立即獲取主要旅游景點的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具體信息,反面為全省旅游資源分布圖。電子旅游資源地圖可對旅游景點進行信息查詢及瀏覽、縮放等操作,滿足用戶快速獲取及交互操作體驗需求。
2? 《地圖冊》的結構和內容設計
內容表達設計是圖冊編制的核心任務,《地圖冊》緊緊圍繞“旅游資源”這一主題,以基礎地理空間信息為框架,內容涉及自然景觀、旅游文化、民俗風情、天象氣候及旅游商品等。在內容的編排上按照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從貴州的地理區位、政區、衛星影像等整體的貴州印象,到地文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等全省12類旅游資源,再到各區域的特色旅游資源展現。各部分內容前后呼應,相輔相成。
“貴州印象”圖組是《地圖冊》的基本索引和視覺窗口,對貴州的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地勢地貌、氣候特征、交通條件、民族分布等情況進行總體概略展示,使讀者能夠快速了解貴州的自然條件,人文環境及社會發展情況,從而對后續的旅游資源專題圖有更加直觀、全面、深刻的印象。
“主題旅游”圖組以貴安新區和9個市(州)旅游綜合體及旅游普查四級以上優良資源為主線,從面到線到點,包括各區域的主要景點分布和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等,多方位、多角度展示各區域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便捷的旅游交通。圖組以各區域的旅游主題,區域旅游資源簡介和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圖片作為開篇,包括旅游資源單體、新發現旅游資源單體、旅游資源綜合體、城區旅游資源和各區域旅游特色資源等內容。圖組中各圖幅地圖主要以暈渲和基礎地理要素為底圖,在底圖上疊加生動的象形符號,并通過文字、圖片和圖表等直觀性強的表現方法,既深入反映各區域的旅游主題,增強表現效果,又豐富了圖冊內容,使圖面生動活潑。旅游特色資源圖幅通過三維景觀圖(見圖2)、羽化暈渲圖、影像圖等多種表現形式,展現該地區主要旅游資源特色。
3? 《地圖冊》的藝術設計
3.1 色彩
地圖帶給讀者的第一感覺便是色彩效果,地圖的色彩設計是一個基于知識的決策過程[4-6]。為給讀者呈現“多彩貴州”的視覺感受,展現貴州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圖冊底色以灰色和淺色調為主,疊加由淺到深的綠色暈渲,各區域圖框根據其展示的主題搭配相應的顏色,如“紅色圣地·醉美遵義”的紅色,“康養勝地·中國涼都(六盤水)”的藍色,“苗疆福地·侗歌天堂(黔東南)”的靛藍色,并輔以色彩豐富、活潑、鮮明的符號和較高明亮度的圖片。在整體統一協調的基礎上,用色彩表示不同的主題內容,增加圖冊的生動性與可讀性。
3.2 符號
地圖符號是地圖語言中最重要的部分,該圖冊設計了生動活潑的象形符號表示優良級旅游資源單體,并通過顏色、圖案形狀和大小的變化來體現一定的邏輯性。以顏色區分主類,圖案區分亞類,形狀和大小區分級別。例如,用藍色表示主類水域風光,用黃果樹瀑布的象形圖案表示亞類瀑布,圖案外輪廓用方形表示五級旅游資源,用圓形表示四級旅游資源。另外,旅游資源綜合體統一采用綠色五花瓣和A級字樣的符號表示,通過符號大小區分旅游資源級別高低,從而豐富地圖層次感、數量感等藝術效果。
3.3 圖片和文字
圖片和文字是《地圖冊》的重要組成,1000余幅精美的旅游圖片,通過細膩的藝術處理,直觀展示了貴州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讓讀者一目了然。文字設計與地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設計原則是用字體、字色區分注記類別,用字大區分注記等級。其中景點文字介紹基本上與圖片結合在一起成段出現,需考慮其對整個篇幅視覺效果的影響,采用細等線。地圖專題注記用突出字體如黑體字,并且為突出專題,對其他地圖注記進行淡化處理。
4? 《地圖冊》的創新
4.1 結構和內容設計突破傳統
《地圖冊》是貴州省第一部全面反映旅游資源狀況的專題性地圖冊,在地圖內容立意及表現形式上大為創新。結構和內容的設計并不拘泥于傳統的完全按行政區劃進行編排的方式,而是在主題旅游圖組中大膽的根據各市(州)特色旅游資源線路或分區進行展開,這種設計的好處就在于讀者能夠快速直觀、準確地了解該地區的旅游資源及特色。
4.2 產品形式新穎
《地圖冊》除紙質產品外,還開發了多種形式的拓展產品,旅游資源電子地圖和AR互動地圖通過鏈接旅游資源普查成果數據庫,能夠實現人與圖冊信息間的互動。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端獲取自己需要的旅游資源信息,還能通過景區VR全景展示,得到身臨其境的完美體驗。不僅豐富拓展了紙質地圖的應用空間,使信息由單向傳遞轉變為人與地圖交互任意漫游模式,還實現了地圖服務由傳統單一的靜態表達轉為終端用戶“按需索取”的動態模式,滿足了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方式創新。
4.3 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地圖冊》整體采用水墨風格,圖幅兩側不設圖廓,彰顯活潑、開放特色。在整體裝幀上,封面、扉頁、目錄、圖組頁的設計獨具匠心,蠟染、苗族舞蹈等貴州元素的運用,既提高了《地圖冊》的文化品味,又突顯了貴州的旅游特色。旅游符號的設計把牛角、吊腳樓、侗寨鼓樓等少數民族元素融入其中,形象生動,富于聯想。區域主題各種顏色的設計,具有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效果。整本《圖冊》在表現形式、色彩搭配和符號設計上均有突破性創新,版式新穎,符號直觀,色彩豐富,圖片精致,印刷裝幀精美,是一部藝術珍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5? 結語
《貴州旅游資源地圖冊》綜合運用多種制圖技術,以全新的地圖學語言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山川俊秀、風情醉美、生態和諧、文化豐富的多彩畫卷。《地圖冊》在內容、色彩、風格等方面均有突破性創新,達到了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是省內第一部全面反映旅游資源狀況的專題地圖冊。該圖冊的出版將會成為宣傳貴州旅游的一張名片,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合理開發資源、旅游規劃及行業管理提供全面、系統、翔實的基礎地理信息和決策依據,也為外省游客來貴州旅游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時對編制同類專題圖冊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袁月欣,劉秀軍,袁曉妍.淺談專題地圖符號系統的設計[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20(2):200-203.
[2] 劉文.論《江蘇省地圖集》的專題信息視覺優化[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20(12):205-207.
[3] 李小紅,韋艷.《貴州省旅游資源地圖冊》主題旅游地圖內容表示和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8(17):122-123.
[4] 鄔凌智,劉振全.《北極航海地圖集》的設計與編制[J].海洋測繪,2016,36(2):65.
[5] 姚蘇芩,王靜.地圖色彩的表現力[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9(12):199-200,205.
[6] 喬俊軍,胡馮偉,高珊珊,等.專題地圖集的版面整飾設計與色彩裝幀研究—《地圖禮贊—獻給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J].地理信息世界,2019(1):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