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
摘 要 社會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現代化發展腳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也帶來了自然資源的浪費和污染等問題。近年來,根據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土壤及園林生態環境的有效修復被高度重視。基于此,針對土壤及園林生態環境的修復方法進行分析,以期進一步提高城市發展過程中土壤和園林生態環境的修復效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土壤修復;園林綠化;生態環境修復
中圖分類號:X53;X171.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08
長期以來,我國的社會發展導致了土壤及園林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和破壞,因此,需要重視土壤及園林生態環境的有效修復。基于我國的地理環境特點,對土壤修復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即需要更短的修復周期及更小的二次污染,同時修復之后呈現出穩定性的特點,并結合實際情況探尋有效實現土壤和園林生態環境修復的具體方法。
1 土壤污染的生態環境修復方法
土壤污染的修復是為了有效地消除土壤中存在的具體污染物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土壤環境恢復原本的生態功能。實際中,土壤修復方式主要有3種,分為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及生物修復方式。
1.1 物理修復方法
物理修復方式主要是從物理層面,根據土壤自身及污染物之間存在的物理差異性質,分離污染物,使污染物成分能夠得到有效消除的一種方式。物理修復方式主要包括電動修復法、電熱修復法及土壤淋洗法。其中電動修復法一般是基于電流的方式,使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屬離子和物理離子通過電滲透方式進行運輸,并對這些離子進行處理。而乳糖淋洗主要是應用淋洗液轉移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屬,再將含有重金屬的廢水進行回收和處理。
1.2 化學修復方法
化學修復方式是指在土壤生態修復過程中,按照具體的化學方法轉化土壤中的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質,進而降低土壤中的毒性。在化學修復環節,可以使用的藥劑主要包括石灰、沸石、碳酸鈣和硅酸鹽等,基于這些物質在化學方面的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及吸附作用等,有效地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
1.3 生物修復方法
生物修復方式技術的應用則是根據生態系統循環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生態系統中的各種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以降低污染物的含量。在實際應用中,生物修復對于土壤污染修復方面體現出更好的應用價值,具有更多的優勢。生物修復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1)生物修復不會改變原本土壤環境的理化性質,在修復之后能夠讓土壤盡快適宜農作物的生長。2)生物修復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中,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且操作簡單,能夠修復不同種類的污染類型,因此這種方式具有相對比較廣泛的應用價值。3)生物修復技術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微生物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質之間的降解存在絕對的對應關系,針對土壤中一些混合污染物,利用微生物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具有極大的困難。4)土壤中的一些污染物還可能會導致微生物自身的性質受到損害,導致微生物修復污染的效果得不到充分的體現[1]。
1.3.1 動物和化學結合的修復方式
針對土壤污染的生態修復,通過蚯蚓及混合肥的結合,利用在一定期限內的降解作用,能夠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謝效果,進而使土壤中存在的有機物和重金屬整體含量得到有效的降低,提高土壤生態系統本身的凈化能力,體現出良好的土壤污染生態修復效果。
1.3.2 植物和動物相結合的修復方式
針對土壤污染環境來說,通過適當品種的蚯蚓及黑麥草相結合的形式,應用到土壤污染修復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降低土壤中存在的Zn物質含量,這樣的生態修復形式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整體活性,同時為土壤中農業作物的快速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2]。
1.3.3 植物和微生物結合的生態修復方式
在這種生態修復方式的具體應用過程中,應對整體土壤的污染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調查,將植物及微生物作為生態修復的重要基礎,輔助以施肥及噴灑石灰的形式來改善整體的土壤環境,并通過種植適當的植物來使土壤的整體環境得到有效恢復。
2 園林生態污染的修復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我國整體經濟得到了穩定的發展。為滿足生態環境保護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園林的設計應用逐漸受到重視。但實際中,在自然資源得到開發的基礎上,自然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樣園林生態環境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這為生態污染修復技術的應用創造了一定的空間。為了能夠有效降低園林生態污染問題,對園林生態修復方法進行分析體現出更加重要的價值[3]。
2.1 園林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的具體應用原則
在園林設計中實現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的應用,需要對生態環境問題保持客觀的態度。這就要求在生態環境的規劃中,能夠按照實際情況來分析合理的規劃方法,同時對規劃的細節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對整個項目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分析,以便于確保園林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產生充分的融合,進而實現共同發展[4]。
在對城市園林生態系統進行規劃時,設計人員可以充分利用綠色空間,使整體城市園林設計中空間和綠色植物的搭配更加科學、合理,進而保證城市綠化生態建設效果。在生態環境的修復技術應用中,還需要結合園林綠化情況,對城市園林規劃的類型進行相應的控制,采取適當的修復技術和措施,及時分析生態修復的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思考更加符合園林生態結構的修復方案,確保其實施的有效性。針對工業園區的設計和規劃,需要按照環境污染的情況和水平,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生態優化模式,希望能夠有效降低環境污染,促進城市園林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的順利開展[5]。
2.2 園林生態環境修復的方法
園林生態構建及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應用現代生態修復技術,這就要求設計人員能夠了解到生態修復技術的相關知識點,使其和原本的園林設計規劃要求更加匹配。嚴格來說,目前用于園林藝術中的生態修復技術主要是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2.2.1 園林綠化排水
實際中,目前一些園林綠化工程的排水效果通常都是通過地表排水的形式及排水設備的方式來開展的。因此,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通常會配置一部分植物,用于緩解水流對于園林工程地面所產生的影響。另外,在排水設施的具體設計過程中,需要重視擋水工具的位置設計,同時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設計一些鋪地植物。通過各種植物的合理性種植,有效地控制水流速度,防止水流問題產生的影響,并解決在園林藝術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能夠體現出生態環境修復的效果,為后續的生態環境維護作出貢獻[6]。
2.2.2 水生植物的種植
在城市園林綠化設計過程中,城市園林內部的池塘水質一般來說會容易受到污染,主要是由于游客隨意向池塘的水源中投放垃圾,導致水體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在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在池塘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從而使這些水生植物對水體進行有效的凈化和改善,完善城市園林體系的生態模式和結構,體現出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價值[7]。
2.2.3 水井護坡設置
在園林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設置一些水井護坡設施,從而能夠對坡面進行有效的保護。一般來說,在水井護坡的設置過程中,首先需要綜合了解各種植物的性能和特點,并對植物進行選擇,使植物的配置符合標準,有效地防止水流滲入問題的產生,減少城市園林工程中的各種問題。
2.2.4 科學設計園林環境修復系統
基于城市園林工程體系本身的特點,在對其進行修復時遇到的困難比較大,一般在設計園林修復系統時需要結合園林的生態狀態,了解園林生態破壞的程度,分析可以采取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方法,實現園林環境修復系統的科學構建,促進園林修復工作的順利開展。
3 結語
城市發展過程中,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修復土壤及園林生態環境,但是這個過程體現出長期性的特點。對此,相關設計規劃人員要對生態環境修復技術具有客觀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生態修復技術,使其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土壤及園林污染的修復過程中,有效地提高生態恢復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忠峰,趙紅霞,董菲菲,等.基于土壤及園林生態環境修復方法的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05):51-57.
[2] 李成,劉美博,吳佳懌,等.采煤塌陷區園林生態景觀修復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07):35-37.
[3] 房千入,安琳莉.植物配置在城市園林生態修復建設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20,43(12):93-94.
[4] 吳春華,李占坤.包鋼園林生態綠量提升探索[J].包鋼科技,2020,46(03):79-83.
[5] 鮑碧云.淺析現代風景園林生態理念設計策略[J].民營科技,2017(04):232.
[6] 王偉.生態學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12):59-60.
[7] 林元婧.風景園林設計中生態學理念的運用[J].現代園藝,2019(18):103-10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