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到底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是有錢人終成眷屬?”英國《每日郵報》的一份民調結果令無數青年人陷入迷茫之中。在不少國家,結婚鋪張奢靡之風盛行,結婚開支水漲船高,結婚儀式講究排場。“婚禮已成為最大的奢侈品。”德國《柏林日報》發表尖銳評論。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不切實際、互相攀比的奢靡之風,不少國家采取措施,通過各種方式來約束豪華婚禮。
在烏茲別克斯坦,許多家庭以能為孩子舉辦一場豪華婚禮為榮。根據該國的傳統習俗,婚禮慶祝活動至少持續一天以上,出席婚禮的嘉賓越多,表明家庭越受尊敬。因此,在烏國很少有少于500人的婚禮,每場婚禮的費用通常都高達數萬美元,不少家庭為了所謂的面子而借債舉辦豪華婚禮。
針對國內一些居民“好面子”,盛行舉辦豪華婚禮的習俗,烏茲別克斯坦議會2019年通過一項特別法案,以限制婚禮的活動規模,明令禁止鋪張浪費行為。該特別法案規定,婚禮、喪事、家庭慶祝活動及祭奠儀式的參加人數不得超過200人(20桌客人);新婚夫妻的婚車車隊不得超過3輛車;家庭的慶祝活動“限一天”內進行完畢,時間為6時至23時。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在新冠疫情之下,烏茲別克斯坦的一個網站上出現了一份請愿書,遞交請愿書的人希望在取消隔離后,繼續執行“婚慶活動人數不得超過30人”的規定。許多年輕人都對這項規定表示贊同。據了解,隔離期間,烏國曾規定參加婚禮的賓客人數不得超過30人。請愿人認為,應將之設為永久性規定。“許多年輕人都希望舉辦簡單的婚禮,以減少宴請大量賓客的花費。”“即便是將來賓人數仍然限制在200人以下,舉辦婚禮的花費與宴請五六百人的費用也相差無幾。”為了償還舉辦婚禮所欠的債務,許多新郎或新郎的父親在婚禮結束后就要出國打工,返回家鄉的時候已是重病纏身。
婚禮歷來是印度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富豪之家耗費千萬,普通百姓挖空心思把兒女婚事辦得風光體面,這是印度父母一致的心愿。
在印度,兒女長大后父母最大的任務就是籌錢給自己的孩子辦一場聲勢浩大的婚禮。據統計,一個年收入只有45萬到75萬盧比的印度中產階級家庭,基本要花費150萬到200萬盧比為自己的孩子辦一場婚禮,而一個印度普通家庭通常會拿出幾年的家庭年收入用于婚禮籌辦。
當地媒體報道,印度婚禮通常極盡奢華,持續多日,賓客多達幾百上千人。印度議員冉揚表示:“你根本不會相信他們花了多少錢,一頓午飯就能耗費200萬盧比,約合3萬美元。很多中等收入家庭沒有很多錢,但是因為當前的社會風氣讓他們覺得奢華婚禮是一種需要。”為此,印度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為他們的婚禮攢錢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在印度,由于女人地位較低,出嫁時要根據丈夫的家境和學歷提供不同等級的嫁妝,如果嫁妝少了在夫家是沒地位的。按照習俗,如果婚禮場面不隆重,不但新娘父母沒面子,女兒嫁出去后,還可能受婆家歧視。因此,父母無論平時如何節衣縮食,婚禮上都會竭盡所能“闊”上一把,以保證女兒未來在夫家的地位。就嫁妝而言,現在最流行的是筆記本電腦、手機、家庭影院、數碼攝像機、純平數碼電視、全套珠寶首飾,以及歐洲蜜月旅行。當然,一輛中檔汽車和一套房子是必須的。所以,嫁女成了印度父母心頭的痛。
據報道,印度舉行婚禮時所有來賓不僅不必繳納“份子錢”,相反,他們還可拿到一個紅包。當然,紅包都由女方送。針對婚禮奢華之風,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政府正在醞釀一條新政,專治婚禮上的鋪張浪費。該新政規定:婚禮花費(酒店、餐食、表演、排場)不得超過50萬盧比,如果超過50萬盧比就需要繳納10%的稅收,所得款項將被用于幫助較貧窮的家庭舉辦婚禮。此外,該新政還將授權政府“設定賓客和親屬人數,以及飯菜數量”,旨在防止食物浪費。
在接受采訪時,印度議員冉揚表示,“在我們的國家,有好幾百萬人每天吃不上兩餐,但他們也有為孩子辦婚禮的需求”。
在阿富汗,奢華的婚禮隨處可見,攀比之風極其盛行。據說,阿國一場婚禮的宴請普遍需要開支1萬—3萬美元,富人花費20萬—40萬美元。阿富汗司法部部長曾經表示,“人們辦婚禮就像在比賽,誰也不甘落后,以炫耀自己的財力”。
在阿富汗的傳統中,婚禮要在豪華的宴會廳舉辦,來賓人數眾多。與印度不同,新郎的家人要為所有開銷埋單,同時還要答應新娘及其家人提出的任何要求。當地媒體報道,阿富汗的結婚宴請一般都是在晚上,喀布爾有許多專為結婚宴請興建的高檔飯店,大多為五星級標準,有的一次能接待十家以上的結婚宴請,上千人聚在一家酒店狂歡,一直持續到凌晨三四點才結束。由于結婚花費甚巨,不少年輕人都推遲結婚。
為了遏制盲目攀比之風,阿富汗政府計劃頒布禁令,禁止人們舉辦過于奢華的婚禮,以應對當前年輕人因沒錢辦婚禮而推遲結婚的現象。司法部擬起草一份提案,打算把每場婚禮的賓客人數限制在300人以下、每人花費不超過250阿富汗尼(約21元人民幣)。事實上,在阿富汗部分地區,一些部落長老已達成共識:禁止舉辦豪華婚禮、置辦豪華嫁妝,以此鼓勵年輕人早日結婚,不因物質條件拖延婚期。
越南政府頒布法令規定,禁止政府官員舉辦奢華婚禮。該法令內容包括,婚禮邀請的賓客人數不得超過600人,公務員不應在五星級酒店或度假村等場所舉辦大型婚禮。
據《越南快報》報道,越南政府規定,“公務員要為社會做出一個節儉的好榜樣,不能大張旗鼓慶祝,只能以相對低調的方式進行”。在越南,傳統婚禮向來都是大宴賓客,舉行奢華婚禮才能突顯身份地位。報道指出,越南部分民眾、國家官員都喜歡舉辦“高調、奢侈和浪費的婚禮”,這種行為常常招致普通民眾的不滿。
在韓國,婚禮通常與展示新婚人士社會地位相聯系。因此,韓國婚禮大多高調奢華、禮物昂貴,到場的賓客常以數百計。在韓國,男女雙方有結婚意愿之后,男方會帶上禮物去女方家給女方的父母磕頭,確定結婚事宜。根據習俗,結婚時男方會負責買房,女方會給男方的家人準備禮物,男方也要給女方的家人準備禮物。在娛樂文化發達的韓國,影視劇中夢幻般的婚禮場景,明星結婚時的盛大場面,成為不少年輕人心中的向往。但高昂的費用令他們望而卻步。
據調查,目前韓國年輕人結婚所需費用至少要2億韓元(約116萬元人民幣),包含買房或租房、舉辦婚禮、準備彩禮和嫁妝以及新婚旅行等開銷。數據顯示,子女結婚,男方平均花費8000萬韓元(約47萬元人民幣),女方則是6000萬韓元(約35萬元人民幣)。結婚費用如此之高,平均每三個被調查對象中就有一人回答自己要靠貸款才能支付,其次是用存款和靠父母支持等。
巨額婚禮費用在韓國造成“三不(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子)人群”大幅增加,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女性選擇“晚婚”甚至“不婚”。為了提高韓國創新低的結婚率,韓國政府采取措施,開始降低公共場所婚禮場地租金。另一方面,面對財政上的壓力,越來越多的韓國新人也轉變了傳統觀念,選擇舉辦較小規模的婚禮,低調卻不失內涵。
此外,為扭轉這股奢侈婚禮風,韓國不少機構出面組織集體婚禮。早前LG集團宣布職員婚禮規模的具體規定,“專務以上級別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選擇豪華場所結婚”。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