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得益于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的影響,帶給幼兒音樂教育工作很大的影響,如何進行音樂教學工作的創新變成了一個難題。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需要教師嘗試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育理念,積極組織各種音樂教學活動,提高幼兒參與的熱情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出融合音樂教育的良好作用,最終達到培養幼兒音樂核心素養的教育目的,有助于確保幼兒音樂教學工作的質量達到相關要求。本文首先說明了當前常見的幾種幼兒音樂教育形式,然后分析了幼兒融合音樂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帶給相關幼兒音樂教師更多的參考與啟發。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形式;融合音樂教育;應用
近些年來,素質教育得到了廣泛地推廣和應用,幼兒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關注與重視。而音樂教育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構成內容,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幼兒園教師結合不同幼兒的特征,制定出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案,旨在達到增強幼兒音樂核心素養的目的。然而,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工作顯現出諸多方面的問題和不足,比如,教師過于重視文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音樂教育的價值;音樂教學活動類型較少,內容老舊,無法增加幼兒的參與興趣,導致幼兒缺少自主學習和探究合作的機會,影響到幼兒音樂課程學習的效果。為此,深入研究幼兒融合音樂教育很有必要。
一、當前常見的幼兒音樂教育形式說明
從當前國內幼兒園開展的音樂教育工作情況來看,所運用的音樂教育形式包含了下述幾類:其一,幼兒自主進行的音樂活動;其二,更具有針對性效果的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其三,顯性和隱性相結合的幼兒音樂教學模式。從目前的情況而言,大部分幼兒園開展的音樂教育工作,均以興趣班的形式呈現。當幼兒教師進行音樂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可以采用隱性音樂教育方式提供幼兒學習音樂的熱情與積極性。對于大多數幼兒家長來說,需要幼兒學會一種樂器,有助于訓練幼兒的節奏感,使其音準變得更加準確。不過,為了提高幼兒的音樂核心素養,教師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當中能夠感受到更多的樂趣,如此,一方面,實現了幼兒音樂課堂教育工作的進一步延伸;另一方面,則達到了寓教于樂的音樂教育效果,有助于使幼兒收獲更多的音樂知識。
二、幼兒融合音樂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新型教學方式的科學利用,拓展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
幼兒園開展音樂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注重新型教學方式的科學利用,拓展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對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其創新意識非常有益。所以,幼兒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對相關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凸顯出幼兒在音樂教學工作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規避了從前沿用的過于固定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依靠教師的指導與啟發,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比如,某幼兒教師進行音樂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便采用了構建良好教學情景的模式,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當中,學生們在參與“廚師和老鼠”音樂活動的時候,經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使幼兒可以學會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樂器,利用鼓聲、沙錘聲、腳步聲以及琴聲等方式,能夠呈現出廚師和老鼠戰斗的情況,為幼兒們營造出一種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幼兒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實際上,幼兒教師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當中,需要引入新穎的音樂教學理念,以便達到不同幼兒學習音樂知識的目的,不僅使幼兒對音樂課程學習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而且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所以,注重新型教學方式的科學利用非常關鍵。
(二)將節奏感較強且運用眾多傳統樂器的民間音樂作品作為教學首選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針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十分強烈。為了增強幼兒音樂教育的效果,幼兒教師需要將那些節奏感較強且運用眾多傳統樂器的民間音樂作品作為教學首選,充分發揮出民間音樂作品的良好作用。在幼兒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激發幼兒在樂器方面的好奇心,使其主動能夠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一方面,開闊了幼兒自身的視野,增長了其知識儲備量;另一方面,也使幼兒深入掌握了我國一些傳統的民間樂器,并且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感受到更大的樂趣。通過運用此類節奏感很強、包含了眾多樂器合奏的曲子,幼兒教師具體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指導幼兒進行民間樂器的敲打操作,激發其好奇心,深入感受音樂作品的內涵。借助曲子的節奏感,使幼兒進行打鼓,如此,有助于增強幼兒的節奏感,保證音樂教學的質量。
(三)開展各種類型的音樂繪本表演活動
為了幫助幼兒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與價值,幼兒教師需要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音樂繪本表演活動。如同觀看電視一般,當幼兒們吃飯的時候,利用舞臺劇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此,有利于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增強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因此,幼兒教師應該避免選擇那些過于活潑的舞臺劇,以免造成幼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發生。由此可見,需要將音樂舞臺劇作為首選,規避選用充滿過多動作的舞臺劇,真正發揮出音樂劇的良好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并非只為幼兒講解一些音樂知識、樂器操作方法,更要注重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具體進行幼兒音樂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奧爾夫音樂方法,引入全新的教學思想,訓練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音樂游戲、音樂活動等不同的形式,激發幼兒參與的熱情,使其對音樂的學習更感興趣。不但有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而且達到提升幼兒的音樂核心素養的目的,為幼兒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時曉琪,梁竟文,陳思彤.分析幼兒音樂教育形式及融合音樂教育的應用[J].東西南北,2019,198(125):198-200.
[2]劉紅,陳曉燕,李月月.幼兒音樂融合生活的藝術教育實施策略[J].江蘇幼兒教育,2019,165(132):100-108.
作者簡介
王春璐(1988.09—),女,漢族,山東德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樂理與視唱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