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茹
(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000)
瓷器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我國的陶瓷藝術設計經歷數千年的文化洗禮,成就輝煌。中國的陶瓷曾遠銷海內外,備受各國貴族的青睞,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荷蘭皇家代爾夫特藍瓷工廠,受到17 世紀風靡歐洲的中國青花瓷的影響,創造出具有代表風格的“代爾夫特藍陶(Delft Blue)”,在歐洲市場是藍白瓷器的代表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國外各種文化觀念、藝術理念、設計理念的涌入,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強烈的沖擊。與此同時,中國日用陶瓷設計發展也遭遇到此類問題,由于近現代我國日用陶瓷設計理念受西方日用陶瓷設計的影響,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設計創新意識滯后,產品附加值較低,在國際高端市場競爭力不足,價格上難以與歐洲、日韓瓷器相競爭。中國傳統文化不知如何以創新的方式應用于當代日用陶瓷設計。
日用陶瓷產品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以陶瓷為原料生產的工業產品,主要指陶瓷的器皿類容器[1]。日用陶瓷大多以物質功能為基礎,一般也具備文化意義。以其使用要求為劃分依據,主要包括餐具、飲具、文房用具、廚房用具及其他等等;以使用場合為劃分依據,可分為家庭用瓷器和公共用瓷器[2]。在日用陶瓷產品市場現狀調研過程中,筆者以實地考察的方式對國內重要產瓷區、國際設計周、創意市集進行調研,分析日用陶瓷產品的市場現狀。
通過對各大產瓷區實地考察調研發現,國內幾大陶瓷產區中,民營中小型企業居多,在產品設計研發方面投入較少,產品更新速度慢。日用陶瓷產品以批量生產為主,在器形方面缺少創新,造型單一,中規中矩。各企業日用陶瓷產品造型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裝飾上大部分以貼花為主,裝飾紋樣相對傳統與保守,以傳統的花鳥風景、山水、植物紋樣為主,色彩比較單一,產品缺少文化內涵。
國際設計周展出的日用陶瓷產品設計理念比較前沿,產品的形式新穎,功能性、科技感較強,精致時尚。這里的日用陶瓷產品既滿足基本的實用功能,同時也滿足消費者追求時尚化、個性化的審美需求。
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日用陶瓷產品的消費情況和消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人們會不定時地更換日用陶瓷產品,每年在日用陶瓷產品上的消費為100 至1000 元之間,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18 歲至30歲之間。消費者更喜歡新中式風格的日用陶瓷產品,以及暖色調的日用陶瓷產品。消費者在購買日用陶瓷產品時會優先考慮:美觀精致、功能使用、產品能否更好地表現文化和藝術感等因素。大多數人通過互聯網購物平臺購買日用陶瓷產品,通過微信公眾號和電視廣告了解日用陶瓷設計新品。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消費者使用的陶瓷餐具是自己靈活搭配的,并且認為日用陶瓷餐具在銷售過程中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搭配的方式更為合理。
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餐具是家居生活的必需品。新時代文化自信背景下的餐具設計不僅是對器皿的造型與裝飾的研究,更是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到餐具設計之中,不僅滿足用戶的實用需求,并且還要滿足用戶的審美需求、文化需求。例如,何巖設計的《千峰翠色》(如圖1),本套餐具是青島上合峰會宴會用瓷,將齊魯“海岱文化”作為創作主題,藝術造型上呈現出“海岱文化”中的山、海、祥云等標志性元素。不著華彩之風,純以華青瓷本真之色動人,與“千峰翠色”之名相得益彰。此次“千峰翠色”的命名,不僅得名頗為典雅,用典也極為深遠。

圖1 千峰翠色
李蕊池設計的《魚躍文創陶瓷餐具》(如圖2),本套文創陶瓷餐具選擇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躍龍門》為設計來源。“鯉魚躍龍門” 往往被用來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有逆流而上、奮發拼搏的美意。本套餐具不僅能滿足人們的日常使用需求,也希望人們的日用之器能夠向外傳達文化內涵,與人共構情感并引起共鳴。

圖2 魚躍文創陶瓷餐具
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萌芽于魏晉,興于唐,盛于宋。現如今,飲茶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具有文化內涵的精神活動。同時人們更注重茶具的藝術性、美觀性。新時代文化自信背景下,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茶具設計之中,不僅豐富了茶具的表現形式,而且增加來茶具的文化內涵。例如,張鈺穩設計的《山水之間》茶具(如圖3),本套作品將山水形態與茶具設計相結合,將山水意境幻化于茶道文化當中,化泥為瓷,讓泥土有著山水的形態,讓山水有著泥土的溫度,山有萬象,茶有千面,水化萬物,在一杯一盞間,體會出每一片茶所凝聚的獨特風土地方志,人與山水命脈相通、精神相契,讓使用者冥想自然之美,體會悠閑自在。

圖3 山水之間
中國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是現代陶瓷文創產品的創作源泉,在陶瓷文創產品創作設計中借用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很多陶瓷文創產品設計師的靈感來源。在當前陶瓷文創產品設計中必須要意識到,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陶瓷文創產品中去進行傳承,打造出更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陶瓷文創產品[3]。例如,故宮文創產品《花映歲朝餐具》(如圖4),以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清代緙絲歲朝圖》為設計靈感,設計師巧妙地將圖中象征“事事如意”“百事如意”的如意、柿子、百合等吉祥元素,經過藝術加工提煉,錯落有致地置于兩款圓盤之上,并以紅底呼應節日喜慶、歡愉的濃烈氛圍。

圖4 花映歲朝餐具
現如今市場上日用陶瓷產品設計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產品造型單一、設計理念較為傳統、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以及信息化時代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和對中國傳統文化宣傳力度不夠等,導致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不一。新時代文化自信背景下我國日用陶瓷產品若想取得長遠發展,需朝著品質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