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楚門的世界》于1998年上映,是一部由彼得·威爾執導的奇幻喜劇電影。該電影記載了主人公楚門的生活,一個三十多年都生活在一—人為建構的真人秀節目中的“演員”。故事設定在一個名叫“海天堂島”的假想小鎮,是由導演克里斯托夫人為建造的巨型攝影棚。整個城鎮的人都參與拍攝了這個由克里斯托夫制作的24小時播出的真人秀節目“楚門秀”。電影主人公楚門在嬰兒時期被克里斯托夫從5個孤兒中選中,成為該真人秀的主角。他的“父母”“妻子”“朋友”都是提前設定好的演員。在數億觀眾的注視下,楚門過著“幸?!钡纳睢R磺卸荚趯а菘死锼雇蟹虻恼瓶刂?。直到有一天楚門發現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突然發生在他身上:他“死去”父親的出現,從天而降的聚光燈,只落在他身上的雨水,等等。他開始懷疑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經過幾天的觀察,他意識到他的生活是虛假的,發生的一切都是人為事先安排的,他完全活在一個完美編織的謊言當中。經歷了沮喪和恐懼之后,他開始計劃逃離這個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在克服了克里斯托夫設置的重重困難后,他終于離開了海天堂島,擁抱了現實世界。
該電影以其新穎的敘事方式和深刻的內涵頗受歡迎。眾多學者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解讀,例如原型批評理論,鮑德里亞的超現實文化理論,以及后現代主義,等等。多數文章側重于討論現實和對大眾傳媒的批評。本文借助福柯的凝視和全景主義理論,以分析影片中隱藏的“看”與“被看”之間的關系。全景敞視監獄模型最早是由英國哲學家杰里米·邊沁于1875年設計的。該設計由一個四周呈環形,中心為一座瞭望塔的建筑組成(如圖1)。環形建筑被分隔成許多小囚室,每個囚室關進一名囚犯,中心瞭望塔里安排一名監督者。在全景敞視監獄中,處于環形邊緣囚室里的囚徒徹底被看但不能觀看,中心塔的監督者能看一切但不會被看到。該設計起到了完美的監視作用。通過這種方式,囚徒不斷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規訓。邊沁本人把全景敞視監獄描述為“一種新形式的通用力量”。當全景敞視監獄模型被推廣應用到醫院、學校、工廠時,它演變成了一種名叫“全景敞視主義”的機制,其核心是監督與規訓。
凝視是社會科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已經有眾多學者對此研究了很長時間。其中,薩特的研究表明,凝視在主體和客體的身份建構中具有重要意義。拉康指出,凝視在自我認同的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然而,??碌难芯總戎赜谔接懩暸c權力間的關系。他指出,基于知識和權力的監督無處不在,它成為一種生產機制,構成了社會運作的規律。
一、觀眾對克里斯托夫的凝視
就這部電影而言,“觀眾”對應著兩個不同的所指。一個指的是觀看該電影的、銀幕外的觀眾;一個指的是電影當中觀看“楚門秀”的觀眾。該處探討的“觀眾”為后者。一方面,他們是該節目的消費者。導演克里斯托夫將楚門的日常生活娛樂化、商業化。電視前的觀眾消費著楚門的私生活,例如他的愛情、婚姻生活等,從而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導演克里斯托夫利用鏡頭將觀眾的偷窺欲合法化,觀眾帶給了克里斯托夫收視率和商業利益。然而,觀眾始終處在克里斯托夫的掌控之中,因為他們只是以被動的方式接受著導演選擇性呈現給他們的節目內容。正如節目中的一位觀眾所言:每當播放到楚門睡覺的時候,你都看不到任何東西。他們總是轉動鏡頭并播放音樂,然后風拂過,窗簾飄動,而你什么也看不到。當克里斯托夫發現楚門失蹤時,他立即切斷了直播,使觀眾陷入恐慌。
然而,在另一方面,節目的觀眾也影響著導演克里斯托夫的創作。盡管他們對誰是導演以及導演的長相幾乎一無所知,但他們作為觀眾和消費者對他的節目創作產生了無形的影響。觀眾對導演克里斯托夫的凝視規訓著他。這意味著他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來安排節目,而是根據觀眾的興趣和喜好。觀眾的期望和理想操縱著克里斯托夫對劇情的安排。為滿足觀眾的好奇心,他為楚門安排了一位漂亮的女士,并決定現場轉播其親密過程。當楚門在鏡頭前失蹤時,贊助商揚言要撕毀他們的合同。從廣義上講,贊助商也是觀眾。他們也向克里斯托夫施加了權力,因為他們為節目提供了經濟援助,而克里斯托夫則通過在節目中展示商品來幫助他們達到營銷的目的。正如??滤f:凝視即權力。節目中觀眾對克里斯托夫的凝視產生權力,繼而影響他的節目制作行為。
二、克里斯托夫對群眾演員的凝視
節目中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群眾演員,包括楚門的父母,他的妻子和朋友。他們都在克里斯托夫的控制下為他工作。他們從克里斯托夫那里獲得片酬,作為回報,他們在節目中放棄自由。他們所說的話,他們穿的衣服,吃的食物以及他們出現的地方都被事先安排。就像全景敞視監獄里的囚徒一樣,他們處在分隔的囚室中,而克里斯托夫處在中心的瞭望塔??死锼雇蟹驅θ罕娧輪T的凝視每時每刻都無處不在。所有的群眾演員都在數以千計的攝像機包圍中。這些攝像機就像克里斯托夫的眼睛在監視著他們,規訓著他們的行為。正是群眾演員的自我規訓使得節目萬無一失地正常運轉,使得楚門自然而然地接受身邊發生的一切。
然而,一位名叫西爾維亞的群眾演員打破了規則。她愛上了楚門,并告訴楚門,他實際上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謊言中,讓他去斐濟找她。作為破壞規則的懲罰,她被解除了作為女演員的職務,并被驅趕出海天堂島。
因此,克里斯托夫對群眾演員的凝視是其權力運作下的一種監督。這使得群眾演員自我規訓,并確保節目如克里斯托夫所愿運轉。
三、群眾演員對楚門的凝視
在這三層凝視中,群眾演員對楚門的凝視在影響楚門的生活和塑造他的性格方面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是每天與他直接接觸的人。
楚門是全景敞視監獄中真正的囚徒。他不是一個能夠自由選擇、自由交流的個體,而是一個時時刻刻受監控的“囚徒”,他的人生軌跡早已被安排好,成為供觀眾娛樂的劇本。盡管他生活在一個看似真實的世界中,與周圍的群眾演員一樣,實際上他是被隔絕、被孤立的,就像生活在全景敞視監獄被分隔的小囚室里。他與群眾演員所獲得的信息是不對等的,這就造成了他與這些群眾演員心靈上的隔閡與不可見性,從而保證了節目的順利拍攝。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之中,而他無法看到操縱他生活的幕后者,處在中心瞭望塔上的監督者。這監督者既是導演克里斯托夫,也是扮演楚門父母、妻子、朋友的群眾演員。為了讓楚門永遠留在海天堂島上,克里斯托夫在楚門孩童時期就千方百計地使其相信,他所居住的地方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于是,他利用楚門的“父母”、媒體和學校對他的思想施加影響。在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每當他試圖走得更遠時,他的父親就阻止他,并警告他,外面的世界太危險了。當他在學校上學時,他的老師否認了他想成為一名探險家的夢想,并告訴他這世界已經沒有什么可探索的了。甚至連當地的報紙都宣稱,他所居住的海天堂島是地球上最好的地方。一定意義上,父母、媒體和學校是知識和權力的象征。他們的凝視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楚門在父母、媒體和學校的凝視下長大,以他們預想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因此他對自己的生活毫不懷疑。
當楚門設法逃離海天堂島,面對現實生活時,他以為自己脫離了監視,獲得了自由。然而,他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與海天堂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社會中沒有絕對的自由,整個社會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全景敞視監獄”,凝視無處不在。正如學者朱曉蘭在其著作《文化研究關鍵詞:凝視》中寫道:“現代社會是一個目光無處不在、監視如影隨形的社會,公共場所的電子監控,工作場合的空間安排,各類建筑中透明玻璃的使用,持續的、自動的、匿名的監視總是從各個方面向我們襲來。‘視覺監視無處不在?!痹趯W校,老師的凝視使孩子們按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行事;在公司,管理者的凝視使員工按照規章制度工作;在社會和社區中,管理者的凝視使公民根據社會道德和法律和諧生活。凝視的背后是知識和權力的運作,因此凝視一方面監督著人們,另一方面生產著自律的個體,以保證社會的安寧。凝視成為一種生產性的機制構成了社會的運作法則。
四、結語
電影《楚門的世界》將“全景敞視監獄”模型搬上銀幕,清晰地展示了全景敞視主義下,三個不同層次的凝視是如何運作的。電影里觀眾對克里斯托夫的凝視決定了節目的內容和發展;克里斯托夫對群眾演員的凝視決定了他們的言談舉止;群眾演員對楚門的凝視影響了他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他的性格。這三層凝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都將導致節目的失敗。電影的結尾楚門離開了海天堂島,進入了現實世界??此剖浅T成功地擺脫了控制和監視,但實際上在他眼前的是一個更大的“全景敞視監獄”,更復雜的社會規章制度正等待著對他進行規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