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瑩
摘 要:在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呈現新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人才的資本化、組織架構的動態化、組織管理的人性化、人際關系的平等化、管理方法的數字化和學習方式的平臺化。這都得益于組織管理平臺的升級、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所以,可以在企業組織與管理的改革升級上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促進企業生產流程的優化及管理模式的創新,不斷強化企業數字化核心力。
關鍵詞:數字化;智能時代;企業;組織與管理
在世界經濟發展步伐逐漸加快的背景下,科學技術獲得更多提升支持,為此取得越來越多的進步,表現最為突出的方面就是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人們開始思考未來發展過程中行業鏈條的變化,在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如何更有效地進行組織和管理,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面就企業在未來的組織和管理如何進行做簡要分析:
一、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下,企業組織的特點
智能化和數字化時代下,互聯網成為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在企業組織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促使企業組織有一些變化,與傳統模式的企業組織大不相同,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以人為本。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才的資本化
互聯網時代下,“人力資本”的發展趨勢已經不能阻擋,人才從來都沒有像今天一樣是企業至關重要的資本和競爭力,其價值分配權力更強,可以站在資金資本的層次上,二者已經日趨平等。貨幣資金和人力資本已經成為企業兩個重要的“標配”。真正的人才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為此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獲取高端人才。
2.組織架構的動態化
為滿足業務模式需求,會依據任務和項目或者是興趣愛好、人緣等聚集為一個一個“群落”,不同群落之間相互溝通。除此之外,員工之間保持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關系,可以進行無邊界的交流與互動,以自由開放的狀態進行表達和分享,實時進行交流,每一位員工都是一個創造中心。
3.組織管理的人性化
在數字時代下,企業的管理組織已經平臺化、網絡化,管理已經去權威化、去中心化,協同方式變得更加項目化和柔性化,員工有著足夠的自主管理空間,企業更尊重員工,促使員工釋放出創造性和主動性,也激發出創新熱情與欲望,并不能單純依賴制度以及KPI考核指標進行硬性的約束。
4.人際關系的平等化
企業組織同個人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單純的依附和絕對服從的關系,管理人員并不是組織中具有最高權力的指揮命令中心,其更像是象征,引導員工前進,每一個員工都具備一定自主經營和自治的能力,組織中員工處于何種地位,需要依靠影響力的大小,不是職權大小。員工具有高度管理自主權之后,才能合理地調整自身工作,積極投入到工作中。
5.管理方法的數字化
企業處于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讓智能化“HR”得以實現,管理工具多樣,過程會留下痕跡,評估更數量化,決策依靠系統,以準確數字能夠代替人盲目判斷。具體就是說,企業高管人員對于員工的管理要基于各種數據,例如業績的評估,應當利用企業信息系統收集具體的數據,用具備客觀性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評選出業績最好的員工。
6.學習方式的平臺化
智能時代下,互聯網不是簡單的計算機聯網,更是人的大腦聯網,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可以在平臺上分享和傳播信息、知識,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新型的學習組織在互聯網平臺上形成,成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進而提升學習效率,有利于能力的提升。
二、數字化技術促進企業組織管理的轉型
從社會發展去看,技術不斷進步可以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是與信息技術有著密切聯系的行業,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化技術,都為企業組織管理轉型注入新活力,促進轉型的實現。
1.優化企業生產流程
利用數字化技術對企業生產流程進行優化,不斷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進而收獲到更多效益。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一些新興的數字化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從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貫穿到營銷服務,對企業組織與流程進行重構,影響企業生產方式,實現了重組變革。就像寶鋼公司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企業組織和管理一樣,運用大數據技術、5G聯網技術及物聯網技術等,達到全供應鏈深度融合,建立了集合智能化的工廠、互聯、裝備為一體的制造系統,這樣就能提供給客戶個性化和定制化的專業服務,滿足客戶需求。另外,鞍鋼積極與中國移動合作,充分使用5G技術,發揮其延遲短、移動性強、高速率的優勢,突破傳統專網專用的低價值服務局限,為企業的數字化辦公和智能化生產提供了更穩定、快速的網絡服務,極大促進了企業生產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
2.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企業身處第三次信息技術發展浪潮中,各種各樣的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將會改變企業的傳統決策、生產及工作的方式。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普及,對于企業轉型起到關鍵作用的不再是那些先進技術,也包括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思維與模式。當下,借助云計算技術、數據挖掘、大數據等可以打通業務渠道,改變傳統管理中企業的“數據孤島”情況,促使各種數據有效流動起來,進而為企業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另外,企業實現數字化的轉型,可以構建以客戶為中心和產品為本的業務模式,也就朝著高度的個性化和差異化轉變,讓客戶有更好的體驗。數據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應用,可實現企業的云端辦公、云端招聘以及在線考勤等,優化企業管理流程,企業工作流程得到優化,員工逐漸成為企業中心,極大程度地提升了人性化管理水平。
3.強化企業數字化核心力
在各行各業中,每個企業都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為企業組織和管理的創新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利用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等,企業逐漸改變了組織與管理的模式,進入到數字化階段。企業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處理技術、智能技術等,實現了企業的數字化管控,將這種數字化管理覆蓋到企業的各個環節,包括生產、運營、業務活動、營銷服務等,建立健全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才能為強化企業的數字化核心力提供支持。企業可以嘗試構建數字化的信息系統,進而實現企業業務的聯通,將生產與管理有機聯合在一起,才能實現真正的“互通互聯”,使得企業的發展戰略、業務流程、發展決策等更具“智慧化”。并且,設計智能化的數字運營平臺,更全面地獲得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進行精準化營銷,才能不斷提高企業利潤。
三、數字化背景下,關于企業組織管理創新的思考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推動下,人們進入了數字化時代,這對于傳統的企業組織架構和管理而言,是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此后,企業組織的文化價值建立、領導人和人才有更高要求、組織形態的多樣化等一些話題成為了組織管理創新的中心議題。
第一個方面就是組織文化價值的建立。在組織轉型過程中,文化建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對于一些操作起到規范性的作用。可以明確出組織管理創新的目標以及原因,了解組織管理創新之后內外部的需求,然后可用共同的組織文化,引導企業人員一起進行組織管理創新,實現企業的組織轉型。所以說,構建良好的組織文化,樹立良好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組織管理創新中的前提條件。
第二個方面就是組織形態的多樣化。世界層面的數字化程度加深,各個企業也都在加強數字化的轉型,因此企業組織形態呈現不同的變化,逐漸進化到更高的水平,由“職能式加項目制”和“小前臺加大中臺”的模式轉變為生態型,這樣的組織更能適應多樣化環境。
第三個方面就是領導人和人才有更高要求。不同傳統企業組織的領導人,新型企業組織的領導人要具備適應時代的能力,可以調動人心,帶領員工共創整合、迷途領航,具有全局思維,能夠了解一定科學技術;對于人才也有新要求,那就是具備一定綜合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業務技能水平更高。
經過這樣的分析后,思考企業組織管理的創新,應當從組織結構、企業發展戰略、具體流程等多方面進行。組織管理的創新不能一蹴而就,其會經歷長時間變化與調整。因為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行業會變成什么樣,誰都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所以要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企業組織管理創新。
四、數字化、智能時代下,企業組織與管理如何進行
1.構建數字化的管理平臺
階段一:平臺主功能使信息流動與連接。例如百度搜索、谷歌等一些搜索引擎,可以輕松獲得信息,或是微信這類社交軟件,可以將人們連接到一起。此類型平臺的作用就是線上產品為線上消費者提供服務,此時期網絡效應越來越重要。網絡效應說的就是,如果大家同時使用此產品的時候,每一個人產生的效用就會提升,所以更多人想要參加到更大平臺,獲得更高價值。此時,就有“大者恒大、贏家通吃”的局面。
階段二:平臺主要功能是交易。此時的企業代表亞馬遜、淘寶、唯品會、京東等。此時,平臺的交易實現了去中間化,將一些中間低效率的環節摒棄。類似農村產品由村民直接銷售到城市,農民收入提升,城市網民支出降低。由此可以看出,線上平臺影響到了線下部分資源的布局和競爭的格局。
階段三:此時的平臺發生變化,也就是人們當下正在經歷這些,傳統行業、線下企業和B2B行業進入平臺化。第一種方式,以合資方式,與具備技術能力的企業進行合作;第二種方式,體外孵化,體內建立新事業部門對平臺業務進行發展。在未來的很多年里,人們可以看到產業界中出現更多輸出管理能力為中心的平臺。
階段三與階段一、階段二做比較,階段三出現的平臺就能利用總體行業深度知識,打造出質量非常、沉淀性強的管理工具,以促使整個行業進行升級。從某個角度去看,階段三的平臺不再留戀非常盛行的交易和流量,而是賦能和管理的平臺,可促使行業宏觀的升級及提高行業效率。
2.打造互聯化的管理平臺
將行業鏈條全部展開,可以看到在已經完結的五年到十年的時間里,人們更加熟悉互聯網化和數字化,本質就是側重C端的營銷信息在線化以及分銷渠道在線化。就消息獲得去看,大部分消息均來自PC和手機等線上渠道,行業產品的銷售中有25%是通過線上渠道、電商等進行交易。也就是說,在完結的五年到十年的時間里,所形成的互聯網化以及數字化,以消費互聯網以及To C端互聯網為主。
由此可以設想,這種互聯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會從單純C端向行業鏈中的上游前行,物流環節、制造業、研發環節會逐漸地顯現數字化、智能化、互聯網化。此時新零售出現,雖然每個人對新零售的理解不同,但是從實際中可以看出,新零售則利用數據,驅動線上與線下融合,將部分線上與傳統線下進行重構與融合,形成了具備新特點和舊特征的事物。對于未來,制造和物流產業的線上化和數字化將會更加明顯。盒馬生鮮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其將線上和線下有機融合到一起的模式,獲得消費者認可,可在線上,也可在線下,證明這種模式的可行性。可見,在未來的企業組織和管理中,全鏈路、全場景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和互聯化是趨勢。
3.利用數字化的協同平臺
在大數據、云計算等出現,顯示了數據積累更多、算法更加精準,這就為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打通了全鏈路。此過程中,可以利用數字化進行協同,可以獲得1+1>2的效果。而此種協作必須具備同理心,對于不同專業要懂得尊重。具體原因是,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零售、物流、研發等各個專業不同,只有具備同理心的協作,才能實現集體升級。而怎樣可以提升集體升級與協作效果,不但是技術性問題,更需要追溯根源,也就是分析組織利益、個人利益、個人世界觀。企業構建網絡的決策矩陣,一個格子代表一個企業中的客戶。客戶利用渠道,就可能是線上的多個場景,而線下也有很多場景,將來企業中需要運用的場景,具有碎片化特點,且數量巨大,每個場景是能接觸消費者的區域,消費者在哪里出現、沒有買什么、買了什么、對產品感覺什么樣,企業都能通過場景獲得相應數據,千人千面。收集到數據后,利用智能設備,協助人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4.強調多元化的工作關系
當協同工作模式1+1>2呈現之后,企業應當將成本、資源用在能夠積累更多、利于競爭、有利于協同的地方,從而獲取更多收益。在現實市場上,這種模式比較常見。比如中國工業設計公司洛可可,創始人賈偉已經表達出想要將設計時接單、產生創意、交付設計等流程變得數字化。主要思考方向就是,當下的設計服務費用非常高,怎樣才能將設計費用逐漸降低,從以前的幾十萬元,壓縮到幾千元,這就需要大量設計師協同工作。假設設計行業中的設計師使用以洛可可公司為合作研發的流程,此時洛可可就能實現平臺化,很多人一同使用一套工作系統或者一個工作臺,進而達到共贏。
對于一個系統或者平臺,更多的人使用,該系統或平臺就會產生越大的影響力。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下,更多企業想要將先進數字化工具與行業內其他企業一起使用。就會產生這樣的局面,你幫助別人,促使別人成長,實現數字化,提升效率,最終借助他這個結果,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從而成為這個行業的代表平臺。將這種情懷與商業模式相結合,才是最強實業,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企業才會收獲更好、更多果實。在未來,組織結構將是多元和復雜的圖像,其中公司即使有邊界,也是圓圈虛線,并不是界限分明,包括組織結構也包括生態圈中的消費者。消費者不單純是消費者,也是企業的創新者,成為企業的粉絲、伙伴或者最大的股東。
5.人性化的企業組織管理
在未來的發展中,企業必須要對組織管理的方式進行創新,因為企業組織關系更加復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復雜,會超出能夠管理的范圍。所以,企業領導人一定要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術,實現數字化。這樣的數字化應該有多樣工具以及技術作為支撐,為此企業領導人需要形成全局視角,樹立格局觀,對于企業組織管理,不單純是一個企業,可能是生態圈,或者是產業。而就結構而言,就會呈現出綜合多個方面的層級組織,由傳統性和權威性的三角形層級組織,轉變為網絡型或前、中、后臺型的組織。新型組織方式在協同上的表現更好,具體表現為前臺非常靈敏,后臺非常穩定,這里的中臺就能在穩定和靈敏間進行有效協同。
同時要知道,在組織管理的平臺中,不可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而要在獲得生態圈以及參與者的支持后,才能做成功。未來發展中的企業組織,包含很多個內容,有科技、有人性、有溫暖、有情感。所以,數字化轉型所實現的數字化,應當具備一定利他文化,展現人性優點,并不是對人性的抑制。為此,對于企業管理者的建議要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具備一定同理心和慈悲心,可以感受到行業不斷的升級,追求發展的痛苦和艱辛,可以體會他人痛苦,主動幫助他人,從而展現更好的自己。可嘗試在企業管理決策中,收集員工的意見,讓員工為企業發展獻言獻策,鼓勵他們暢所欲言,讓員工知道,在發現企業管理問題的時候,可以直接提出來和給優化建議,這樣就能讓他們感受到主人翁的權利與責任,才能更好地提升企業凝聚力。
6.互聯網化的企業組織管理
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中,企業管理應當改變傳統的工業化思維,樹立新型的互聯網思維,以新理念進行企業的組織與管理。傳統模式的工業化思維的主要標志就是大規模的銷售、大規模的生產以及大規模的傳播。此思維模式之下,企業可以依據市場的反饋信息作出相應調整,可是從接收反饋信息到進行調整,這個周期過程非常長,動作比較緩慢,這是因為信息不足所出現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造成的影響。在工業時代里,企業在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使用信息方面,需要花費非常大的成本,所以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就需要較大成本,還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得到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企業的組織管理中存在信息鴻溝的問題。
但是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下,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互聯網思維形成,這種思維顛覆了人們對于企業原來組織管理的固有認識,企業管理者必須從企業的業務、發展戰略、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制定全面符合時代要求的組織管理策略。在企業組織管理中發生最為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銷售和傳播環節的改變,依靠數字技術,企業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具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并且有著較低的價格,速度也更快。此時消費者的消費主權不斷提升,企業同消費者間的信息屏障問題會因為數字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破除。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企業實現組織和管理的轉型有更多的支持技術,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可更高效地組織和管理,進而提升管理效率,提高企業的收入利潤,為今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范科峰.數字化時代的組織變革與重塑[J].中外企業文化,2020(11):7-8.
[2]肖靜華.企業跨體系數字化轉型與管理適應性變革[J].改革,2020(04):37-49.
[3]付曉巖.企業架構與數字化轉型[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0(21):52-53.
[4]孫杰,高志國,曲文濤.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組織創新[J].中國經貿導刊,2020(01):74-76.
[5]陳巖,張李葉子,李飛,張之源.智能服務對數字化時代企業創新的影響[J].科研管理,2020,41(09):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