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陳招蓮
通常情況下,可從廣義、狹義兩個層面理解游憩系統。廣義層面的游憩系統主要由游憩者、游憩吸引物與支持系統構成。狹義層面的游憩系統涵蓋游憩空間、游憩設施以及游憩地等內容。本文主要從狹義層面進行探討。
(1)游憩主體:自主參與游憩活動的人們即為游憩主體。昭山省級森林公園的游客構成從客源地范圍分析,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共有城鎮人口929.6萬,湖南省城鎮人口除長株潭外有2390.5萬,周邊省份鄰近市縣及港澳臺共有城鎮人口約6120.3萬,他們是森林公園未來的重要客源。
(2)游憩客體:在游憩系統中,游憩客體發揮著核心作用,一般可從物質形態要素與非物質要素兩個角度進行劃分。前者包括森林、動物等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物質形態,后者則主要為各類活動,如藝術活動、展覽活動等。昭山森林公園總面積為820.9公頃,其中長沙坳核心景區面積85.5公頃,景區內森林植被茂盛,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布滿山體,林木翠綠,整體觀賞性較好,溝谷山沖兩側茂密竹林點綴其中,郁郁蔥蔥,顯得幽靜安詳。春天杜鵑花競相開放,燦若彩霞;夏天綠林滴翠,密茂蔥籠;秋天霜葉點綴,勝似二月紅花;冬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景區山塘較多,又緊靠東風大水庫是開展水上娛樂、垂釣的理想地方。一般游憩區中的團山景區,山塘較多又緊靠東風大水庫,是開展水上娛樂、垂釣、露營的理想地方;玉屏景區內現有花卉苗木基地、蔬菜基地8公頃左右,是鄉村居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亦是登高攬勝、野外運動、康體養身、農耕文化、花卉苗木觀賞等重要場所。
(3)游憩媒介:游憩媒介由各類服務行業所組成,主要是對游憩者的多元化需求進行滿足,包括餐飲需求、購物需求、住宿需求、娛樂需求等。游憩媒介扮演著橋梁角色,連通了游憩客體與主體,可有效滿足游憩者的需求和期望,充分實現森林公園游憩資源的價值。根據森林公園管理服務功能的特點與需求,昭山管理服務區由吊樓屋管理服務區和下檀山接待服務區組成。吊樓屋管理服務區位于吊樓屋(屬公園外),規劃占地3.2公頃。建成集森林公園管理、職工生活、游客接待服務、宣傳教育、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管理服務點。下檀山接待服務小區位于下檀山,占地7.0公頃,重要為露營基地,同時設置自行車租賃點,方便游客進入森林公園內游憩。另有宣教中心陳列公園內生態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昭山歷史、昭山文化、名人事跡、作品、人文、風光攝影等。
游憩系統結合了多項要素,任一子系統皆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游憩系統整體。其結構示意圖可用圖1表示。

圖1 游憩系統結構
1.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游憩需求
在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中,隨之產生了較為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如噪聲污染、大氣污染等,對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身體健康等造成了嚴重威脅。同時,社會發展速度顯著加快,加劇了城市人的競爭壓力,在生活、工作中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和心理,迫切需要放松的空間和方式,緩解快節奏生活所造成的精神壓力。而通過科學配置城郊型森林公園的游憩系統,能夠為人們提供身心放松的良好空間,促使人們回歸大自然的愿望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滿足。在森林游憩資源配置過程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物質與生態、歷史與文化等多種因素充分納入考慮范圍,通過科學、系統的規劃與設計,增強各類要素間的聯系,將結構有序、功能協調的游憩系統整體性構建起來。同時,要發揮市場導向作用,以科學的原則與方法對森林公園游憩業進行發展,切實提升各類游憩資源的經濟價值。
昭山森林公園位于長株潭綠心地區,根據昭山省級森林公園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該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優于城市,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200個/立方米以上,q值均小于1.0,表明空氣清潔,適合于開展旅游活動。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昭山森林公園實踐也已經證明對森林公園游憩資源最佳、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也就是發展游憩業,以保護促發展,以發展促保護。
2.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現代城市除環境問題外,受經濟利益驅動影響,城市中土地利用的強度空前提高,使得城市中一些游憩綠地、開敞綠色空間被大量的建筑物所取代,造成人居環境質量惡化。森林公園游憩系統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而且系統中的游憩活動吸引要素為居民提供了體驗參與的機會。根據《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LY/T2005-2012),生態環境資源根據評價總分值分為優、良、中、劣四個級別。經計算湖南昭山省級森林公園生態環境資源評價總分值為31分,等級為中,適于建設休閑度假區、森林游憩區、野營地等。
3.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通過建設城郊森林公園游憩系統,可將游憩業這一新興產業培育出來。同時,由于游憩系統的綜合性較強,還能夠對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產生有效的帶動作用(如餐飲、購物、園藝等)。此外,城郊型森林公園游憩系統可將大量的就業機會提供給周邊居民,促使城郊等區域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推動城鄉一體化的整體發展。昭山森林公園位于長株潭城市綠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不可復制和不可多得的區位優勢,市場定位為長株潭城市群及周邊市縣大眾觀光與休閑游客服務。針對森林公園旅游資源、客源市場、功能定位的分析,森林公園提供的森林生態旅游產品主要為:森林生態觀光旅游、森林休閑度假、昭山文化體驗和民俗文化展示等。游憩產品建設緊緊圍繞這四大特色展開,再經過宣傳、營銷,使產品優勢轉變為商品優勢,提高森林公園的經濟效益和知名度。
1.游憩資源、風景資源、旅游資源三者關系辨析
與游憩資源概念相近的有風景資源、旅游資源,這三者既有共同點,又有差異。共同點為三者都作為一種可賞性資源形式為人類服務,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從本質層面進行分析,游憩資源將游憩主體、客體間的特定價值關系體現出來,主要用以滿足主體的游憩體驗與需求。風景資源包括自然風景、人文風景兩種類型,存在于自然界當中,待挖掘利用其價值。旅游資源涵蓋旅游事件與已開發的風景資源等內容,主要用以實現資源的經濟效益。
(2)從范圍層面進行分析,風景資源屬于游憩資源的范疇,其觀光價值較高。旅游資源指的是開發過的風景資源。而游憩資源則具有十分廣泛的范圍,其對能夠吸引游憩者、滿足游憩者游憩需求的一切資源進行覆蓋。
昭山森林公園核心景觀區以徒步森林生態觀光游、登高攬勝為旅游產品;團山景區以水上娛樂、觀光果園采摘品嘗體驗、白竹坡森林氧吧、垂釣等為旅游產品;玉屏景區以森林生態觀光游、登高攬勝、環山自行車游、牡丹園、下檀山露營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生態農耕文化體驗園、森林人家等為旅游產品。由此可見,城郊型森林公園游憩系統規劃的落腳點既不能在風景資源的保護利用上,也不能在旅游資源的簡單開發上,而應在游憩資源的挖掘與整合上。
2.游憩系統內容
在規劃游憩系統時,需特別關注游憩資源,通過科學規劃,促使環境、景觀、游憩達到和諧的狀態。其中,不同游憩地具備差異化的考慮重點。如城市公園將景觀作為側重點,以便對園林之美、景觀建筑之美進行體現。風景名勝區將環境作為側重點,以便對原野的自然生態之美進行體現。而城郊型森林公園則要將游憩作為側重點,切實關注人們的游憩需求和體驗。具體來講,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保護環境,維護生態;二是協調風貌,創造景觀;三是依托市場,策劃游憩。
總之,城郊型森林公園游憩系統建設不僅是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游憩需求,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需要,更是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