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鏡祥 莫菊蘭 吳雄輝
(廣東省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 肇慶526060)
藥物流產為早期終止妊娠的常用處理措施,常用的藥物流產方案為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患者痛苦小,服藥簡便,但存在藥流不全導致宮腔殘留的風險。藥流術后宮腔殘留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量多、時間長,影響患者子宮復舊效果,且可繼發陰道不規則流血、感染、盆腔炎、貧血等,嚴重者甚至引發不孕癥,需及時給予安全有效的處理措施,保障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1~3]。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化湯聯合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治療藥流術后宮腔少量殘留的臨床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藥物流產術后宮腔少量殘留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B 超檢查確認為宮內妊娠;年齡18~35 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進行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片藥物流產;藥物流產術后陰道出血持續2 周,偶伴有蛻膜碎片排出;尿hCG呈陽性;經B 超復查可見≤20 mm2的宮內有不均質回聲團。排除標準:既往有子宮肌瘤、腺肌癥、內膜息肉等疾病者;合并生殖道感染者;疑似滋養細胞病變者。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對照組年齡 18~32 歲,平均(26.37±1.79)歲;流產次數 1~3 次,平均(1.41±0.92)次。觀察組年齡18~34 歲,平均(26.42±1.62)歲;流產次數 1~3 次,平均(1.38±0.88)次。兩組年齡、流產次數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治療。戊酸雌二醇片(國藥準字J20171038)口服,1 mg/次,2 次/d,連續給藥21 d;于戊酸雌二醇治療的第12天給予地屈孕酮片(注冊證號H20170221)口服,10 mg/次,1 次/d,連續治療10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新生化湯加減治療。方劑組成:益母草20 g、當歸 15 g、桃仁 10 g、蒲黃 10 g、川芎 6 g、炮姜 6 g、炙甘草6 g;隨癥加減:兼氣血兩虛者(表現為氣短懶言、頭暈心悸),加雞血藤、黨參各15 g;兼寒濕凝滯者(表現為形寒肢冷、小腹冷痛),加干姜10 g、肉桂5 g;兼氣滯血瘀者(表現為胸悶不舒、少腹脹痛),加延胡索12 g、香附10 g。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服用,1 劑 /d,持續治療 7 d。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子宮動脈血流搏動指數(Uterine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PI) 及阻力指數 (Uterine Artery Resistance Index,RI)。(1)療效標準。痊愈:可見組織物排出,患者陰道流血癥狀消失,復查B 超顯示未見宮腔殘留物;顯效:可見組織物排出,患者陰道流血癥狀消失或偶有少量陰道流血,復查B 超顯示宮腔殘留物體積較前明顯縮??;無效:患者無組織物體、排出,陰道流血癥狀明顯,復查B 超顯示宮腔殘留物體積未見明顯縮小,需進行清宮術治療[4]??傆行?痊愈+顯效。(2)經陰道彩超測量患者子宮動脈血流搏動指數及阻力指數。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數據錄入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描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描述,進行χ2檢驗,P<0.05 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子宮內膜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 PI、RI 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I、RI 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子宮內膜變化情況比較()

表2 兩組子宮內膜變化情況比較()
組別 n觀察組對照組40 40 tP PI治療前 治療后 t P 0.66±0.10 0.68±0.09 0.940>0.05 0.90±0.07 0.79±0.04 8.629<0.05 12.435 7.063<0.05<0.05 RI治療前 治療后 t P 0.49±0.11 0.50±0.10 0.425>0.05 0.68±0.04 0.59±0.02 12.727<0.05 10.266 5.581<0.05<0.05
藥流術后宮腔少量殘留可導致患者子宮持續異常出血。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進行妊娠早期藥物流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臨床證實,可有效阻抗孕激素,促使絨毛膜變性壞死,達到終止早期妊娠的作用[5]。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孕囊大小、孕產史、血管生長調節因子異常表達、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異常變化、子宮平滑肌對催產素感應遲鈍致使子宮收縮不良、無法有效排出蛻膜等,部分患者可出現絨毛膜組織殘留的可能,導致流產不全[6],臨床需及時給予處理。有研究認為,在持續陰道流血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進行清宮手術治療容易增加宮內感染、導致宮腔粘連的發生風險,可進一步機械性損傷患者子宮內膜基底層[7]。雌激素可松弛子宮口,使子宮平滑肌收縮力增強,孕激素可促使子宮內膜由增生期轉化為內分泌期,給藥停止后可因雌孕激素急劇下降引起撤退性出血,刺激子宮內膜完全剝脫,繼而利于殘留組織的排出。但也有研究認為雌孕激素的使用可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血脂、凝血功能及肝臟功能,在劑量上需要嚴格把握,且臨床給藥劑量也尚無統一[8]。
中醫學認為,藥流術后宮腔少量殘留可歸入“胞衣不下、產后惡露不絕”范疇,《諸病源候論》指出“胞衣不下”可由瘀血或虛損所致?!杜平浘]》也指出“產后惡露不絕……胞衣不下”的主要病因主要在于元氣虛弱、瘀血積聚。新生化湯為理血劑,主要組方為益母草、當歸、桃仁、蒲黃、川芎、炮姜、炙甘草等,其中益母草可活血調經、清熱解毒,當歸可化瘀生新、補血活血、行滯止痛,桃仁可活血祛瘀,蒲黃可止血、通淋、化瘀,川芎可活血行氣,炮姜可散寒,炙甘草可和中緩急,諸方共奏溫經止痛、活血養血之效[9~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I、RI 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新生化湯聯合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治療藥流術后宮腔少量殘留,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狀態,促進殘留組織排出及子宮內膜修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臨床價值顯著。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未進行長時間隨訪,觀察患者再妊娠情況及宮腔再粘連情況,今后將做進一步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