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麗
(河南省南樂縣人民醫院 南樂457400)
重度子癇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以高血壓、蛋白尿為特征,同時伴有全身器官損傷,病情危重,控制不佳者會導致抽搐、胎盤早剝等發生,是母嬰死亡的重要原因[1]。目前SPE 治療首選藥物為硫酸鎂,可發揮解痙降壓等作用,但臨床應用中發現,單純予以硫酸鎂時降壓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尋找有效降低血壓的聯合用藥方案對控制SPE 患者病情發展、改善妊娠結局有重要意義[2]。有研究顯示,拉貝洛爾在輔助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中有肯定的降壓效果[3]。本研究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拉貝洛爾、硫酸鎂,旨在探討聯合用藥在SPE 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 年4 月~2020 年5 月我院SPE 患者84 例,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41 例和研究組43 例。研究組年齡25~43 歲,平均(33.67±4.25)歲;孕周 26~33 周,平均(29.33±1.60)周;胎次 1~4 次,平均(2.30±0.62)次。對照組年齡 25~42 歲,平均(32.99±3.93)歲;孕周 26~34周,平均(29.74±1.82)周;胎次 1~4 次,平均(2.16±0.51)次。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SPE 診斷標準:舒張壓(DBP)≥100 mm Hg、收縮壓(SBP)≥160 mm Hg,或隨機尿蛋白(+++),伴有持續性頭痛、水腫等癥狀;均為單胎活產,患者年齡<45 周歲;認知功能正常。(2)排除標準:原發性高血壓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癥者;合并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妊娠者;意外事件導致早產者;合并宮內感染者;對本研究用藥過敏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合并凝血功能異常或免疫功能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臥床休養,保證睡眠充足,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吸氧,予以左側臥位。給予地西泮片(國藥準字H41025594)鎮靜,睡前口服,5 mg/次;促胎肺成熟,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0227)肌內注射,6 mg/次,每12 h使用1 次,每周連用2 d,根據患者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呋塞米片(國藥準字H13022244)利尿,第2 周后重復上述用藥,直至分娩。
1.3.1 對照組 給予注射用硫酸鎂(國藥準字H20051792)治療,硫酸鎂 15 ml 注入 20 ml 的 10%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勻,靜脈推注,之后取硫酸鎂60 ml 注入1 00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勻,靜脈滴注,控制滴速 1~2 g/h,1 次 /d,使用 5 d。
1.3.2 研究組 給予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治療,鹽酸拉貝洛爾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6123)50~100 mg 注入25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孕婦血壓有效控制后口服鹽酸拉貝洛爾片(國藥準字 H32026120),50~100 mg/ 次,3 次 /d,維持至分娩。硫酸鎂用藥方法同對照組。
1.4 觀察指標 (1)血壓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 5 d 后舒張壓(DBP)、收縮壓(SBP)。(2)24 h 尿蛋白定量:收集兩組治療前、治療5 d 后24 h 全部尿液,檢測尿蛋白含量。(3)血流動力學:采用彩超檢測兩組治療前、治療5 d 后子宮螺旋動脈情況,包括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阻力指數(RI)水平。(4)妊娠結局:比較兩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宮內窘迫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24 h 尿蛋白定量比較治療 5 d 后研究組 DBP、SBP、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24 h 尿蛋白定量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24 h 尿蛋白定量比較()
24 h 尿蛋白定量(g)治療前 治療5 d 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DBP(mm Hg)治療前 治療5 d 后SBP(mm Hg)治療前 治療5 d 后43 41 tP 104.01±11.24 102.65±10.61 0.570 0.571 83.10±6.79 88.24±7.18 3.372 0.001 170.12±9.56 168.35±10.02 0.829 0.410 130.36±8.45 138.05±9.12 4.011<0.001 4.22±0.67 4.01±0.70 1.405 0.164 1.24±0.45 1.90±0.52 6.229<0.00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治療5 d后研究組 RI、Vsmax 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Vsmax(cm/s)治療前 治療5 d 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RI治療前 治療5 d 后43 41 t 0.68±0.20 0.64±0.18 0.015 0.47±0.16 0.54±0.14 2.130 25.98±3.21 26.13±2.89 0.225 36.85±5.17 32.01±4.85 4.420 P 0.9880.0360.823<0.001
2.3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研究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例(%)]
SPE 易導致孕婦全身小動脈痙攣,引發胎盤缺血缺氧,絨毛基底膜增厚與纖維化,致使血流動力學紊亂,增加孕婦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宮內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危害極大[4~5]。
目前臨床上治療SPE 方法主要以解痙、鎮靜、降壓為主。硫酸鎂是臨床上治療SPE 應用最廣泛的藥物,通過鎂離子作用于運動神經末梢,抑制鈣離子內流與平滑肌細胞收縮,改善血管持續性痙攣,避免子癇發作。但有研究顯示,對于SPE 患者而言,硫酸鎂起效較慢,降壓效果有待提高,且有劑量依賴性,過量使用可誘發鎂中毒,因此單獨使用存在局限性[6]。拉貝洛爾是一種α 及β 受體阻滯劑,可通過拮抗外周血管α 及β 受體,阻礙腎素分泌,促進兒茶酚胺釋放,促進血管舒張,起到快速降壓的作用[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5 d 后研究組DBP、SBP、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可有效降低SPE 患者血壓,降低腎小球內囊壓力,進而減少尿蛋白的產生。應用拉貝洛爾、硫酸鎂聯合治療后發現,治療5 d 后研究組RI、Vsmax 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兩者聯合用藥還可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主要原因與硫酸鎂松弛骨骼肌、拉貝洛爾改善高血壓導致的母體與胎盤血流動力學紊亂有關,且拉貝洛爾作用迅速,可短時間內改善患者RI、Vsmax 水平。兩組妊娠結局發現,研究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還可改善妊娠結局,SPE 患者血壓上升導致胎盤血管痙攣,影響胎兒與母體安全,有效降壓后可緩解痙攣,同時能提高宮內胎兒血流灌注,以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對SPE 患者實施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治療,可有效降低血壓及尿蛋白水平,調節血流動力學,改善母嬰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