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曲丹菊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洛陽471003)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癥,其中單純型病情程度較輕,多為間歇性流膿,未存在骨質破壞,臨床治療難度低于其他類型。臨床治療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則為控制感染、恢復聽力、通暢引流、消除病因,以改善臨床癥狀[1]。早期多通過保守治療進行干預,通過滴耳液外用控制感染,可明顯抑制疾病進展,但藥物維持效果較差,遠期易復發。在保守治療基礎上配合手術治療可徹底清除病灶,同時鼓膜成形術有助于促進耳部功能恢復,對提高聽力有積極作用。本研究選取我院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旨在分析鼓膜成形術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 年6 月~2018 年3月收治的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127 例,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63 例和觀察組64 例。對照組男 39 例 45 耳,女 24 例 28 耳;年齡 26~56 歲,平均(40.89±7.08)歲;病程 1.5~8.6 年,平均(5.04±1.47)年。觀察組男 42 例 49 耳,女 22 例 24 耳;年齡25~58 歲,平均(42.15±7.31)歲;病程 1.2~8.9 年,平均(5.23±1.61)年。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經鼓膜穿孔、聽力學檢查、CT 檢查確診為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間歇性流膿,分泌物呈黏膿性或黏液性,輕度傳導性耳聾;影像學檢查無骨質破壞;鼓膜緊張部中央型穿孔,鼓室輕度水腫,聽骨鏈完好或部分錘骨柄壞死;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或手術、麻醉不耐受;合并鼓室硬化、中耳急性感染;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合并結核性中耳炎、慢性鼓膜炎、中耳癌。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醋酸地塞米松片(國藥準字H44022354)、氧氟沙星滴耳液(國藥準字H41021439)治療,取氧氟沙星滴耳液100 ml、地塞米松片20 mg,混勻后備用,以雙氧水徹底清洗中耳腔及外耳道,無菌棉條擦拭膿液,另取無菌棉條蘸取100 ml 混合液均勻涂抹于外耳道,外耳道口放置無菌干棉球,采用膠帶固定,換藥2 次/d,共治療14 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后1 個月行鼓膜成形術,外耳道常規消毒,行耳垂局部浸潤麻醉及鼓膜表層麻醉,通過耳內鏡探查鼓室病變、鼓膜穿孔情況,采用麥粒鉗、鉤針去除穿孔區域鱗狀上皮,若為邊緣性穿孔則去除耳道內上皮形成創面,以脂肪填入穿孔區域,保持2/3 部分位于鼓室內、1/3 部分位于鼓室外,形成活塞狀。術后常規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1)術后6 個月評估兩組治療效果。治愈:鼓室壓力恢復正常,聽力及聽力曲線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好轉:鼓室導抗圖改善明顯,聽力提高10~15 dB,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無效:治療前后變化無明顯或惡化。雙耳患病則以治療效果最低耳為準??傆行橹斡?、好轉總和。(2)兩組術后6個月、術后12 個月、術后24 個月鼓膜愈合情況、聽力改善情況。聽力改善標準:采用純音測聽,閾值選擇 500、1 000、2 000、4 000 Hz,平均氣骨導差≤20 dB。(3)兩組不良反應(眩暈、鼓膜穿孔、鼓膜移位等)發生情況。(4)兩組術后24 個月復發率。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的80.9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鼓膜愈合情況、聽力改善情況比較 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術后24 個月觀察組鼓膜愈合率、聽力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鼓膜愈合情況、聽力改善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眩暈1 例,鼓膜穿孔1 例;對照組出現鼓膜移位3 例,感染2 例,眩暈3 例,鼓膜穿孔3 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2%(2/64),低于對照組的17.46%(11/63)(χ2=7.101,P=0.008)
2.4 兩組復發率比較 術后24 個月,觀察組復發1 例,對照組復發8 例。觀察組復發率為1.56%(1/64),低于對照組的 12.70%(8/63)(χ2=4.408,P=0.036)。
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炎性疾病,其主要特征為間斷性流膿,且伴有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可誘發耳聾及顱腦相關并發癥發生,臨床治療以改善臨床癥狀、促進聽力恢復為主。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措施仍存在一定爭議,部分學者認為,僅通過保守治療即可取得良好效果,且患者耐受性高、創傷小,具有較高安全性[2]。地塞米松、氧氟沙星滴耳液是保守治療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常用藥物,可明顯緩解臨床癥狀,對促進聽力恢復、清除致病菌有明顯作用[3]。但同樣有學者認為,單純保守治療起效緩慢,效果維持性較差,遠期復發率高,總體效果較差[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提示鼓膜成形術聯合地塞米松、氧氟沙星滴耳液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鼓膜成形術可通過移植組織修補鼓膜穿孔,有助于預防中耳反復感染,對促進聽力恢復、預防復發均有明顯效果[5~6]。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在經過藥物保守治療后,炎性癥狀基本消失,具有干耳作用,便于手術處理。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為鼓膜緊張部中央型穿孔,干耳>1 個月即可進行鼓膜成形術。相關研究證實,鼓膜成形術治療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可明顯改善耳鳴癥狀,促進聽力恢復[7]。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 個月、術后12 個月、術后24 個月觀察組鼓膜愈合率、聽力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鼓膜成形術聯合地塞米松、氧氟沙星滴耳液可促進鼓膜愈合,提高聽力,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另外,單獨藥物治療效果維持性較差,遠期易出現復發;而鼓膜成形術由于已修復鼓膜,可有效維持遠期效果,預防復發。
綜上所述,鼓膜成形術治療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效果確切,可促進鼓膜愈合,改善聽力,預防復發,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