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
(河南省南召縣人民醫院骨科 南召474650)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VCF)是臨床常見骨折類型,多發于老年患者,且近年來發病率呈升高趨勢。該病患者臨床多伴有腰背疼痛及活動障礙,以及勞動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喪失,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椎體成形術(PVP)是治療OVCF 的有效方案,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質量,且可將椎體的力學強度恢復,利于患者康復[2]。但相關研究指出,PVP 術中骨水泥的黏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效果[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黏度骨水泥PVP 對OVCF 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2009 年1 月 ~2019 年 1 月行 PVP 治療的 80 例 OVCF 患者分為 A 組和 B 組,各 40 例。A 組男 16 例,女 24 例;年齡 62~85 歲,平均年齡(75.36±5.42)歲;病程3~25 d,平均病程(8.58±3.11)d。B 組男 17 例,女23 例;年齡 63~86 歲,平均年齡(75.53±6.52)歲;病程 3~19 d,平均病程(8.54±3.12)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經傷椎CT 及MRI檢查確診;骨折前生活可自理;具有手術指征;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嚴重精神疾病;難以耐受手術;椎體后緣被破壞。
1.3 手術方法
1.3.1 A 組 A 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PVP 治療:取俯臥位,放置海綿墊針在胸、腰下,懸空腹部,C 型臂X 線機對受累椎體椎弓根明確,并標記,1%利多卡因局麻患椎處皮膚,手術過程中全程監測患者的心率、指脈氧、血壓,根據椎弓根透視體表投影確定穿刺點,并確定病灶及穿刺角度,透視下PVP 系統進行穿刺置管,透視側位管道末端置椎體前1/3,正位在正中線及椎弓根內壁之間,將調制好的高黏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根據先慢后快的原則,由淺至深注入椎體內,對骨水泥的分布情況進行檢測,雙側穿刺椎體骨水泥量為4~8 ml。
1.3.2 B 組 B 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PVP 治療:體位、麻醉、穿刺同A 組,在穿刺針尖進入椎體前1/4后透視下將Mendec Spine 低黏度PMMA 骨水泥注入,骨水泥接近后壁停止注入,如骨水泥向椎體滲漏應停止注射,注射結束將穿刺針拔除。
1.3.3 術后治療 兩組患者術后監測生命體征,并給予抗骨質疏松治療。
1.4 評價指標 (1)比較兩組術前及術后1 個月的疼痛程度及椎體功能,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估,0~10 分,分數越高疼痛越劇烈;椎體功能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ODI)[5]評分,分數越高椎體功能越差。(2)比較兩組術前及術后1 個月的影像學指標,采用X 線測量椎體高度壓縮率、后凸Cobb 角。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疼痛程度、 椎體功能對比 術前,兩組VAS 評分、ODI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 VAS 評分、ODI 評分均低于術前,且A 組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程度、椎體功能對比(分,)

表1 兩組疼痛程度、椎體功能對比(分,)
注:與同組術前相比,*P<0.05。
時間 組別 n VAS 評分 ODI 評分術前A 組B 組40 40 tP術后A 組B 組40 40 tP 8.01±1.22 8.08±1.26 0.252 0.801 2.79±0.88*4.29±0.79*8.022 0.000 71.73±10.89 71.72±10.61 0.004 0.997 19.67±5.53*31.07±5.48*9.261 0.000
2.2 兩組影像學指標對比 術前,兩組椎體高度壓縮率、后凸Cobb 角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椎體高度壓縮率、后凸Cobb 角均低于術前,且A 組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影像學指標對比()

表2 兩組影像學指標對比()
注:與同組術前相比,*P<0.05。
時間 組別 n 椎體高度壓縮率(%) 后凸Cobb 角(°)術前A 組B 組40 40 tP術后A 組B 組40 40 tP 34.62±9.34 34.79±9.27 0.082 0.935 18.06±3.13*26.59±3.35*11.767 0.000 24.34±2.37 24.01±2.68 0.583 0.561 7.61±1.87*12.24±1.53*12.120 0.000
OVCF 是臨床常見病,多伴有劇烈疼痛,且椎體后凸畸形導致患者運動功能障礙,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6]。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OVCF 的主要方式,其中保守治療效果較差,難以恢復椎體連續性,且遠期效果較差。PVP 是臨床較為常用的手術方式,且創傷較小、恢復快,并可將椎體的連續性恢復,消除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早日恢復日常生活,避免因臥床而產生并發癥,在OCVF患者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7]。隨著PVP 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成熟,個體間的療效差異也逐漸顯現,其原因可能與骨水泥的黏度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兩組VAS 評分、ODI 評分均低于術前,且A 組低于B 組;術后,兩組術后椎體高度壓縮率、后凸Cobb 角均低于術前,且A 組低于B 組,表明OVCF 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療的效果較好,可緩解疼痛,并有效改善患者椎體功能。低黏度骨水泥聚合反應的產熱較高,壓縮強度較大,且不具有骨傳導性,加之單體毒性會造成骨水泥周圍發生骨壞死,不利于患者術后椎體功能恢復。而高黏度骨水泥黏和溫度相對較低,可瞬間呈高黏合狀態,面團期較為持久,在患椎內部產生膨脹,進而達到治療效果,且其抗扭曲、抗疲勞性較強,具有較好的生物活性,有利于逐漸吸收,能誘導傷口骨組織再生,促進骨和血管的形成,有利于成骨,并與骨結合,有較強的固化作用,可有效預防再次骨折,利于患者術后早日進行功能鍛煉,促進椎體功能恢復。同時在注入骨水泥的過程中,高黏度骨水泥專用的曲斜口穿刺針可較好地對骨水泥在患椎內的填充方向進行矯正,更充分地對傷椎前中部位進行填充,利于患椎的矯正,有效改善患者的椎體高度壓縮率及后凸 Cobb 角[8]。
綜上所述,高黏度骨水泥PVP 治療OVCF 患者的效果較好,可有效緩解疼痛程度,恢復后凸Cobb角,改善椎體功能。但鑒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較短,后期應擴大樣本數量,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分析不同黏度骨水泥PVP 對OVCF 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