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衛星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人民醫院腫瘤科 正陽463600)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為常見呼吸系統惡性腫瘤,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有30%~40%患者因確診于晚期而錯失手術機會[1]。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病死率不斷上升,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新增肺癌約130萬,新增死亡高達100萬,其中NSCLC占比80%~90%,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2]。晚期NSCLC通常給予綜合治療,以化療為主,但化療導致的耐受情況及并發癥易影響治療效果,故降低化療毒副反應的同時保障療效對晚期NSCLC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在臨床治療晚期NSCLC過程中,中醫藥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本研究旨在研究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GP方案對晚期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分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56~76歲,平均年齡(65.94±4.85)歲;臨床分期:Ⅲ期29例,Ⅳ期19例;病理類型:腺癌21例,鱗癌27例。觀察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57~78歲,平均年齡(67.03±4.64)歲;臨床分期:Ⅲ期30例,Ⅳ期18例;病理類型:腺癌23例,鱗癌25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經病理學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晚期NSCLC;未接受抗腫瘤相關治療;預期生存時間>3個月;首次化療且存在可測量病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當面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存在除NSCLC外其他惡性腫瘤;伴隨腎、肝等嚴重器質性病變;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GP方案化療,第1、8天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注冊證號H20160225)靜脈滴注,1500 mg/m2;第1~5天順鉑注射液(注冊證號H20140372)靜脈滴注,70 mg/m2。21 d為一個療程,持續用藥4個療程。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參芪扶正注射液(國藥準字Z19990065)靜脈滴注,250 ml/次,1次/d,化療前1 d開始,與化療治療周期同步。
1.4 觀察指標(1)兩組療效對比。(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分別收集兩組3 ml晨起空腹靜脈血,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CD4+、CD3+。(3)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分別收集兩組3 ml晨起空腹靜脈血,通過化學發光分析儀(美國雅培I2000)檢測糖類抗原199(CA199)、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4)對比兩組治療前后中國癌癥患者化學生物治療生活質量量表(QLQ-CCC)評分,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5)對比兩組并發癥(胃腸道反應、血小板計數降低、白細胞計數降低)發生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WHO制定的腫瘤化療療效標準對療效進行分級:影像學結果表明病灶完全消除,至少保持4周為完全緩解(CR);影像學結果表明病灶減小≥25%,無新病灶發現,至少保持4周為部分緩解(PR);影像學結果表明病灶減小<25%,或擴大<25%,無新病灶發現,至少保持4周為穩定(SD);影像學結果表明病灶擴大≥25%,有新病灶發現為進展(PD)。將CR、PR計入總有效。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 與對照組總有效率43.75%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66.67%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免疫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CD4+/CD8+、CD4+、CD3+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D4+/CD8+、CD4+、CD3+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但觀察組CD4+/CD8+、CD4+、CD3+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對比(±s)

表2 兩組免疫功能對比(±s)
時間 組別 n CD4+/CD8+ CD4+(%) CD3+(%)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4848 t P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848 t P 1.58±0.361.52±0.490.6840.4961.43±0.221.08±0.168.914<0.00139.53±1.8639.23±2.010.7590.45038.27±1.6528.84±1.2431.654<0.00168.51±2.8367.94±2.061.1280.26260.17±2.2935.87±2.1553.597<0.001
2.3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CA199、NSE、CEA、CYFRA21-1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A199、NSE、CEA、CYFRA21-1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s)

表3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s)
CYFRA21-1(ng/ml)治療前時間 組別 n CA199(U/ml)NSE(U/ml)CEA(ng/ml)觀察組對照組4848 t P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848 t P 96.62±8.8196.51±8.770.0610.95133.28±5.9849.71±7.7911.591<0.00121.54±3.3421.41±2.280.2230.82410.06±1.4815.28±3.1910.284<0.00155.54±5.1055.50±6.230.3440.97321.26±4.2834.28±5.3713.136<0.00113.42±1.3913.36±1.520.2020.8413.59±1.316.96±2.219.088<0.001
2.4 兩組QLQ-CCC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QLQ-CCC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QLQ-CCC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QLQ-CCC評分對比(分,±s)

表4 兩組QLQ-CCC評分對比(分,±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848 t P 65.28±2.3164.55±2.571.4640.14773.02±3.4662.37±2.7416.718<0.001
2.5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胃腸道反應、血小板計數降低及白細胞計數降低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例(%)]
GP方案為臨床常用化療方案,順鉑的廣譜抗腫瘤活性可激發DNA鏈內及鏈間的聯系,促進修復細胞及觸發細胞凋亡;吉西他濱不僅可有效抑制機體脫氧核苷酸產生及核苷酸酶還原,預防干擾細胞DNA合成,還能促使DNA鏈合成障礙,起到抗癌效果[3]。但化療藥物易造成消化道、血液系統等毒副反應,可能導致機體不耐受情況發生,嚴重者需終止化療[4]。參芪扶正注射液由黨參、黃芪組成,黨參中的糖類、酚類等成分,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緩解化療造成的白細胞降低,改善機體微循環;黃芪中的皂苷、多糖等成分,有利于補氣固表,提高機體免疫力[5]。相關研究表明,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有利于改善機體造血功能、保護機體骨髓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及抗腫瘤能力[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66.67%顯著高于對照組43.75%,治療后觀察組QLQ-CCC評分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GP方案治療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抗腫瘤能力,增強療效,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
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為T細胞亞群,腫瘤細胞通過抑制細胞免疫反應,降低CD4+/CD8+、CD4+、CD3+,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造成NSCLC腫瘤細胞進一步發展[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免疫功能CD4+/CD8+、CD4+、CD3+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GP方案可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功能。綜上所述,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GP方案治療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療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