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玲 原利娟 劉粉玲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 鄭州450099)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持續性呼吸系統癥狀和氣流受限為典型臨床表現,以氣道和肺組織對煙草煙霧等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慢性炎癥反應增強有關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1~2]。走罐療法是在罐具吸住后,再反復推拉、移動罐具,擴大治療范圍的一種拔罐療法,適用于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通過疏通經絡、通暢血流有效改善肺功能[3~4]。本研究主要對比姜汁與其他介質走罐治療COPD穩定期患者的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1~6月收治的90例COPD穩定期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姜汁組、石蠟油組及清水組,各30例。姜汁組平均年齡(56.25±10.80)歲,石蠟油組平均年齡(59.26±10.60)歲,清水組平均年齡(60.23±9.60)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符合輕中度COPD穩定期診斷標準;年齡40~80歲;辨證為氣虛、陽虛證。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神志不清、癡呆及精神病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活動性肺結核、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氣胸、胸腔積液、肺栓塞患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研究小組 為保證研究質量,避免產生偏倚,成立由1名研究者、2名招募者、2名干預護士以及1名資料收集者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究者向干預護士、資料收集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講解干預方式、評價指標的使用方法等。
1.2.2 治療方法 三組均在西醫規范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配合走罐療法。西醫規范治療方案主要參照201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策略(GOLD)和2013年修訂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制定。姜汁組:患者取俯臥位,暴露背部皮膚,在背部膀胱經背俞穴循行部位涂抹適量姜汁,然后點燃95%酒精棉球,插入玻璃罐中下段,繞3周后迅速抽出,將罐吸附于皮膚表面,按照膀胱經的循行部位拉動罐體,走罐吸附力以罐內皮膚凸起3~4 mm為度,速度為10~15 cm/s,頻率為30~40次,每10次更換罐體,間歇時間不超過10 s,每次待患者皮膚出現潮紅、深紅或起丹砂后,結束走罐。石蠟油組:患者取俯臥位,暴露背部皮膚,在背部膀胱經背俞穴循行部位涂抹適量石蠟油,走罐手法、循行部位、速度等均與姜汁組一致,每次待患者皮膚出現潮紅、深紅或起丹砂后,結束走罐。清水組:患者取俯臥位,暴露背部皮膚,選擇醫院自助飲水機提供的溫開水為媒介,于背部膀胱經背俞穴循行部位進行走罐,走罐手法、循行部位、速度等均與姜汁組一致,每次待患者皮膚出現潮紅、深紅或起丹砂后,結束走罐。
1.2.3 療程 走罐頻次為隔日1次,連續治療10次為一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2.4 注意事項 走罐過程中注意和患者交流溝通,觀察其反應,拔完3 h之內注意不要飲酒,清淡飲食,注意保暖,起罐后若出現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亂抓。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癥狀觀察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中關于證候療效的判定標準擬定癥狀積分評定量表,包括咳嗽、喘息、氣短、乏力、紫紺等17項條目,根據嚴重程度評分1~4分,得分越高表示臨床癥狀越嚴重。
1.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CAT)評分標準該問卷共包括咳嗽、睡眠、精力、情緒、活動能力等8個條目,對應分值0~5分,分值越高健康狀況越差。評定標準:0~10分為“輕微影響”,11~20分為“中等影響”,21~30分為“嚴重影響”,31~40分為“非常嚴重影響”[6]。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若方差齊,則采用Bonferroni法進行兩兩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三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148,P=0.863);治療后,三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7.506,P=0.002),姜汁組臨床癥狀積分低于清水組、石蠟油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1 三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s)
注:與清水組治療后比較,*P<0.01;與石蠟油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清水組石蠟油組姜汁組303030 F P 30.13±6.0831.67±10.0330.33±8.560.1480.86325.67±4.6721.73±5.65*19.27±2.30*#7.5060.002
2.2 三組CAT評分比較 治療前三組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085,P=0.919);治療后,三組CAT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15.990,P<0.001),姜汁組CAT評分低于清水組、石蠟油組(P<0.001)。見表2。
表2 三組CAT評分比較(分,±s)

表2 三組CAT評分比較(分,±s)
注:與清水組治療后比較,*P<0.001;與石蠟油組治療后比較,#P<0.001。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清水組石蠟油組姜汁組303030 F P 17.53±4.3618.13±4.0918.00±4.140.0850.91911.53±1.8910.47±2.266.93±2.76*#15.990<0.001
咳嗽、咳痰、氣短、乏力等癥狀是COPD穩定期患者主要癥狀和體征[7]。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姜汁組臨床癥狀積分低于清水組、石蠟油組,其原因主要是循經走罐能溫經通絡、補益肺脾,使脾能轉輸水濕、肺散布津液,伐生痰之源,達到治療咳痰的作用。以姜汁作為媒介,走罐與生姜兩者發揮協同作用,可大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本研究已經證明以姜汁為介質的走罐療法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而治療后姜汁組CAT評分低于清水組、石蠟油組,進一步證實該療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姜汁為介質的走罐可調整臟腑功能、平衡陰陽、消疲勞、增強患者的體質[8~9],從而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綜上所述,從益肺健脾方面出發,以走罐療法為例的中醫特色療法,著重COPD穩定期的治療,可增強體質,改善臨床癥狀,阻止或減緩肺功能進行性下降,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