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敏 張雪 曾長金 安永輝 楊萱 孫燕
(河南省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鄭州450015)
頑固性腹瀉屬于艾滋病中一種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胃腸道菌群失調、病毒感染等綜合因素影響所致,病程遷延不愈,且容易反復發作,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2]。臨床多采用西醫綜合對癥治療艾滋病頑固性腹瀉,但效果局限,難以達到預期。中藥封包是中醫一種特色治療方法,在腹瀉治療中,封包中的中藥可以與熱能量產生協同作用,促使藥效滲透病灶,改善疾病[3]。現階段,臨床針對中藥封包熱敷治療艾滋病頑固性腹瀉的報道相對較少。為進一步探究其療效,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艾滋病頑固性腹瀉患者進行中藥封包熱敷治療,獲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艾滋病頑固性腹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單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4例。對照組男20例,女24例;年齡18~65歲,平均(45.23±5.20)歲;病程1個月~4年,平均(2.03±0.41)年。治療組男21例,女23例;年齡18~64歲,平均(45.84±5.04)歲;病程1個月~4年,平均(2.01±0.51)年。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納入標準:(1)符合《艾滋病相關性腹瀉》[4]的診斷標準,經纖維腸鏡、糞常規、血常規、免疫學指標、抗原抗體等檢查確診;(2)與《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中脾腎陽虧虛型相符;(3)患者了解本研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有精神病史者;(2)合并心、腎、肝功能不全者;(3)伴有腦血管疾病或者造血系統原發性疾病者;(4)妊娠期、哺乳期婦女。本研究開展前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同意。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醫綜合治療,包括平衡電解質、補充營養、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等,并指導患者服用蒙脫石散(國藥準字H19990380),口服,1次/袋,3次/d,共治療半個月。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中藥封包熱敷治療,方法:取大青鹽1000 g,蓽菝、花椒、茴香、高良姜各30 g,郁金、肉桂各20 g,放入提前做好的棉布袋中(40 cm×25 cm),在布袋表面均勻噴灑清水,置入微波爐中加熱10 min,取出用毛巾包裹后,外敷于患者腹部,位置選擇神闕穴、中脘穴、天樞穴,每次30 min,每天2次,1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治療前、治療半個月后的腸道微生態相關指標,如雙歧桿菌、腸道免疫球蛋白A(SIgA)、腸球菌、乳酸桿菌。(2)對比兩組艾滋病生活質量量表(MOS-HIV)評分[6]:包括心理、生理健康,設計11個方面,共35道題目,總分為100分,總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相關內容以及臨床表現評定療效,治愈:大便形狀正常,腹瀉、腹痛、畏寒食少等癥狀完全消失,糞常規結果正常;好轉:大便次數減少,低于3次/d,大便性質、腹瀉、腹痛、畏寒食少等明顯好轉,糞常規結果接近正常;未愈:大便形狀、腹瀉、腹痛、畏寒食少等情況未見改善,或者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為治愈率與好轉率之和。(4)對比兩組腹瀉消失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臨床療效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腸道微生態相關指標、MOS-HIV評分、腹瀉消失時間用計量資料(±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腸道微生態相關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雙歧桿菌、SIgA、乳酸桿菌、腸球菌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雙歧桿菌、SIgA、乳酸桿菌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而腸球菌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腸道微生態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腸道微生態相關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腸球菌(lgCFU/g)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治療組組別 n 雙歧桿菌(lgCFU/g)治療前 治療后SIgA(μg/g)治療前 治療后乳酸桿菌(lgCFU/g)治療前 治療后4444 t P 5.20±0.775.23±0.790.78>0.056.84±0.89#8.41±0.95#4.15<0.05514.63±74.25513.95±75.010.95>0.05655.25±82.01#703.26±88.95#10.47<0.055.45±1.025.38±1.050.71>0.056.85±0.78#8.10±0.92#3.98<0.057.45±1.307.60±1.270.68>0.056.35±0.47#5.38±0.51#4.25<0.05
2.2 兩組MOS-HIV評分、腹瀉消失時間對比 治療前,兩組MOS-HIV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MOS-HIV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腹瀉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MOS-HIV評分、腹瀉消失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MOS-HIV評分、腹瀉消失時間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n MOS-HIV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腹瀉消失時間(d)對照組治療組4444 t P 62.51±5.5762.85±5.410.58>0.0572.63±4.96#86.51±5.62#4.89<0.0510.25±2.038.47±1.033.85<0.05
2.3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例(%)]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雙歧桿菌、SIgA、乳酸桿菌水平和MOS-HIV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而腸球菌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藥封包熱敷治療艾滋病頑固性腹瀉能改善患者胃腸道菌群,提升其生活質量。中醫認為頑固性腹瀉屬于“痢疾、泄瀉”等范疇[7],主要是脾胃失和、虛弱、腸道功能障礙、陽氣不足、外邪入侵等所引起的腹瀉,多見于脾腎陽虧虛型,治療應遵循健脾和胃、補腎養血、去濕除寒、溫腎止瀉的原則。本研究所使用的中藥封包方法源于清代醫家吳師機,其認為中焦之病需將中藥炒香布包敷于臍上,無論何病皆可以照用,屬于第一捷法。大青鹽咸入腎經,蓽菝辛熱,具有止痛、散寒、暖胃等功效,花椒、茴香、高良姜、肉桂能理氣和胃,補陽助氣,止瀉散寒;郁金不但能助陽止瀉,還能溫中散寒,是治療虛寒泄瀉疾病之要藥。多種中藥聯用,可共奏健脾和胃、補腎養血、去濕除寒、溫腎止瀉的功效[8]。將中藥封包熱敷于神闕穴、中脘穴、天樞穴,能由表及里,促使藥效通過經脈傳達病灶,提升疏通經絡、驅寒活血、調理脾胃、固腎養血、止瀉等功效。神闕屬于人體經脈的總樞;中脘是胃經募穴;天樞屬于胃經腧穴,均與五臟六腑相通,在此三穴進行中藥封包熱敷,可充分發揮藥效,改善腹瀉,調理胃腸道功能和內環境,保證療效,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9]。通過熱敷,中藥不需要經過五臟代謝,安全性好,而且中藥含有多種有效活性成分,在熱能量的作用下,可快速發揮出來,有效調理胃腸道功能,促使益菌生長,提升免疫球蛋白含量,調節益生元,促使疾病快速轉歸。故本研究中治療組腹瀉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這也進一步提示中藥封包熱敷治療艾滋病頑固性腹瀉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在西醫綜合治療基礎上給予艾滋病頑固性腹瀉患者中藥封包熱敷治療,可以有效調節其腸道微生態菌群,消除臨床癥狀,提升其生活質量,保證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