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三群 鄧永鋒 梁藹堅 陳盛 譚錦光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兒科 肇慶526100)
原發性呼吸暫停(Primary Apnea,PA)多發于早產兒,主要是由于早產兒呼吸中樞和神經中樞發育尚不完善,導致早產新生兒呼吸異常,出現青紫、血氧飽和度下降及肌張力低下等表現,而長時間反復發作的呼吸暫停易造成腦神經損傷,容易引發其他并發癥,且預后較差,危害新生兒的生命安全[1]。臨床治療PA的主要措施是及時有效地為新生兒供氧,輔助新生兒呼吸,提高患兒的生存率。無創正壓通氣(CPAP)具有良好的呼吸支持功能,臨床上使用有效,但治療時間較長,而時間長容易出現鼻中隔損傷、腹脹、CO2潴留等并發癥,減少應用時間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故需要聯合其他措施共同治療PA。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可以有效緩解患兒PA癥狀,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刺激呼吸中樞,提高患兒自主呼吸能力,改善患兒的氧合狀況[2]。本研究旨在分析無創正壓通氣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療PA早產新生兒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采集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30例PA早產新生兒資料,將其納入對照組;采集同期采用無創正壓通氣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療的30例PA早產新生兒資料,將其納入聯合組。納入標準:符合《實用新生兒學》[3]PA診斷標準;搶救成功,可存活的患兒;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家族有遺傳病史的患兒;因顱內出血引起的繼發性呼吸暫停患兒;合并先天性腎臟或心臟疾病患兒。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胎齡29~33周,平均(31.58±1.41)周;日齡1~3 d,平均(1.59±0.48)d;出生體質量1.51~2.10 kg,平均(1.87±0.21)kg。聯合組男18例,女12例;胎齡29~33周,平均(31.18±1.36)周;日齡1~3 d,平均(1.71±0.39)d;出生體質量1.62~2.20 kg,平均(1.88±0.25)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無創持續正壓通氣法治療,采用多功能無創正壓通氣面罩(東莞聯健醫療器材有限公司,RM-001型)于患兒發病即刻進行持續正壓通氣模式治療,調整初始氧流量4~9 L/min,吸入氧濃度21%~40%,連續供氧2 h后根據新生兒癥狀改善情況對應調整氧流量,持續供氧至癥狀好轉。聯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84023)治療,初始劑量為20 mg/kg,緩慢靜脈輸注30 min,間隔24 h,給予5 mg/kg的維持劑量,緩慢靜脈輸注10 min,1次/d,連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1)發作情況及撤離呼吸機時間:比較兩組治療期間病情發作次數、發作持續時間、撤離呼吸機時間。(2)血氣分析指標:于治療前、治療7 d后抽取患兒動脈血,采用血氣分析儀(上海惠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Ma-3100型)記錄兩組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發作情況及撤離呼吸機時間比較 聯合組患兒疾病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發作持續時間、撤離呼吸機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發作情況及撤離呼吸機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發作情況及撤離呼吸機時間比較(±s)
撤離呼吸機時間(h)聯合組對照組組別 n 發作次數(次/d)發作持續時間(s/次)3030 t P 0.75±0.111.68±0.1626.235<0.0015.21±1.247.61±1.337.229<0.00154.55±6.2165.15±6.216.611<0.001
2.2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PaO2、PaC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兩組PaO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聯合組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mm Hg,±s)

表2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mm Hg,±s)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P<0.05。
PaCO2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對照組組別 n PaO2治療前 治療后3030 t P 48.21±2.3648.36±2.980.2160.83079.41±0.12*70.13±0.11*31.238<0.00153.98±2.3553.21±2.451.2420.21940.51±1.15*44.13±1.16*12.139<0.001
PA是早產兒常見疾病,無創正壓通氣是近年來治療PA的主要手段,通過輔助患兒呼吸來幫助患兒進行氧合作用,能夠持續穩定地為患兒輸入氧氣,穩定患兒各項生理指標,緩解臨床癥狀。但單一使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早產新生兒PA的效果較慢,需要聯合其他治療方案強化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聯合組病情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發作持續時間和撤離呼吸機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說明無創正壓通氣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可有效控制患兒病情,縮短撤離呼吸機時間。分析原因在于,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進入患兒體內后,可在幾分鐘內開始生效,咖啡因會快速進入患兒腦部,可向腦脊液滲透,有效刺激患兒神經中樞,恢復患兒自主呼吸機制,增加每分鐘通氣量,增強耗氧量,并且患兒的血清濃度也較為穩定,不會使患者產生依賴性,藥物安全性較好。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可以使患兒氣道持續保持呼氣末正壓,增加功能殘氣量,以保持氣道通暢,增強患兒的肺部呼吸功能,促進氣體交換,降低患兒PA發作頻率,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共同治療可有效減少患兒病情發作次數,縮短疾病發作持續時間及患兒的呼吸機使用時間[4]。
PaO2是溶解于血液中氧分子所產生的壓力值,其水平異常降低可反映機體缺氧情況;PaCO2是溶解的二氧化碳所產生的張力,是反映酸堿平衡中呼吸因素的重要指標,PA發作時患兒的PaCO2會異常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兩組患兒PaO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聯合組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對照組,說明無創正壓通氣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療早產新生兒PA可顯著改善其血氣指標。分析原因在于,無創正壓通氣可持續穩定地為早產兒提供氧氣,幫助患兒減少呼吸做功,克服呼吸困難,有效增加功能殘氣量,提高血液內氧含量,改善患兒臨床癥狀[5~6]。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為一種甲基黃嘌呤類呼吸興奮劑,能夠阻斷氨基丁酸、腺苷對患兒呼吸功能的抑制作用[7~8],可有效興奮患者的呼吸中樞,提高患兒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并具有潛在的神經保護作用,有利于促進患兒肺部功能,改善呼吸肌的收縮能力,舒張支氣管,提升患兒的氧合作用,改善患兒的血氣情況[9~10]。
綜上所述,無創正壓通氣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療早產新生兒PA效果顯著,可有效減少疾病發作次數,縮短發作持續時間,改善動脈血氣指標,縮短呼吸機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