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周 張立 王文華 許定揚 夏飛 陳靜 陳令 唐鸝



摘 要 為科學了解不同品牌、價格、配比的肥料對馬鈴薯投入產出效益的影響,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排列法,進行了4種肥料在施用量相同的情況下對秋馬鈴薯產量、效益的影響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1)4種不同肥料處理相同施肥量對“希森3號”馬鈴薯的生育期、莖和葉片顏色、主莖數和株高的影響均不明顯;2)不同處理的產量以處理4(CK)最高,即施用洋豐復合肥料(N∶P2O5∶KO2=15∶15∶15)78 kg/667 m2,產量達到1 342.40 kg/667 m2,與處理1產量差異顯著,與處理2、處理3產量差異不顯著,處理1、處理2、處理3之間無顯著性差異;3)不同處理在肥料施用量相同的情況下,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產出比以處理4(CK)最高,肥料投入收益達1 585.57元/667 m2,肥料投入產出比達1∶8.26,處理1、處理2、處理3的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產出比均相近;4)處理2表現最差,即施用雅苒苗樂復合肥料(N∶P2O5∶KO2=12∶11∶18)78 kg/667 m2,肥料投入收益為1 096.42元/667 m2,較處理4(CK)低489.15元/667 m2,低30.85%,肥料投入產出比最低,為1∶3.34。
關鍵詞 秋馬鈴薯;希森3號;肥料;效益;產量
中圖分類號:S532;F304.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6.032
馬鈴薯是重慶市開州區四大糧食作物之一[1]。2019年開州區馬鈴薯播種面積24 973 hm2,總產量98 600 t(按5 kg的鮮薯折1 kg糧食計入糧食產量),占開州區糧食總產量的17.31%[2]。同時,馬鈴薯也是一種施肥量較大的農作物,化肥投入成本占馬鈴薯生產種子農藥農膜肥料等農資投入成本的50%左右。開州區馬鈴薯生產中所用的復合肥品牌多,肥料價格、氮磷鉀比例和總有效成分含量差異較大,給農民選用帶來一定困難[3]。為科學了解不同品牌、價格、配比的肥料對馬鈴薯投入產出效益,幫助馬鈴薯種植戶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重慶馬鈴薯綜合試驗站的支持指導下,2020年重慶市開州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安排糧油服務站和農機服務站在重慶市開州區廣德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承包地內開展了4種肥料對秋馬鈴薯產量效益的比較試驗,并對試驗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選擇在開州區臨江鎮同安村河壩邊旱地,海拔192 m,經度108.30°,緯度31.10°,地勢平坦開闊,排灌方便,位置適中,四周不受遮陰影響。土壤為灰棕潮土,成土母質為第四系全新統河流沖積物,肥力中上等較均勻,前茬作物為高粱。生長期2020年9—12月,月平均最高溫度29.4 ℃,月平均最低溫度5.4 ℃,平均溫度15.7 ℃,累計降雨量194.3 mm。
1.2? 試驗材料
1.2.1? 試驗品種
試驗品種為“希森3號”馬鈴薯,由重慶市開州區廣德農機專業合作社從豐都縣武平鎮脫毒馬鈴薯品種繁育基地統一訂購。
1.2.2? 供試肥料
1)天脊復合肥料(N∶P2O5∶KO2=15∶6∶23),硝酸磷型,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2)雅苒苗樂復合肥料(N∶P2O5∶KO2=12∶11∶18),硫酸鉀型,雅苒國際有限公司生產;
3)萬植復合肥料(N∶P2O5∶KO2=15∶7∶20),有機生物長效型,有機長效成分≥14%,含鋅≥0.1%,重慶市萬植臣豐生態肥業有限公司生產;
4)洋豐復合肥料(N∶P2O5∶KO2=15∶15∶15),硫酸鉀型,湖北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2.3? 供試農藥
1)赤霉酸(有效成分含量3%),山東魯抗生物農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2)春雷霉素(春雷霉素6%),山東魯抗生物農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3)“利民領秀”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含量80%),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4)10%烯酰嗎啉,一帆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
5)“丁香吩”丁子香酚(有效成分含量0.3%),保定市亞達益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排列,設置4個處理。處理1:天脊復合肥料;處理2:雅冉苗樂復合肥料;處理3:萬植復合肥料;處理4(CK):洋豐復合肥料。每個處理12壟,3次重復,共144壟。壟長100 m,壟寬0.90 m,株距0.16 m,每667 m2種植4 631窩。每個處理施肥量相同,均為78 kg/667 m2,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每個處理統一用希森天成2CM-2型馬鈴薯播種機進行播種施肥起壟一體完成,試驗地四周設保護行4壟。
1.4? 田間管理
試驗除肥料品牌不同,施肥量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試驗于2020年9月5日機耕整地,9月7日起壟播種施肥一體完成,播種時用赤霉酸60 mL+春雷霉素40 mL兌水60 L/667 m2噴霧種薯及播種穴。10月18日用代森錳鋅150 g兌水60 L/667 m2噴霧預防馬鈴薯晚疫病,10月25日、11月9日、11月19日均用10%烯酰嗎啉150 g+丁子香酚80 mL兌水60 L/667 m2葉面噴施防治馬鈴薯晚疫病。12月23日測產收獲。
1.5? 調查指標
各處理統一從第二重復內取樣,調查物候期、出苗率、莖和葉片顏色、主莖數、株高。各處理從每個重復內選取50 m2收挖測實產,并調查單株塊莖數、單株塊莖質量、單薯質量、商品薯率、產量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物候期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肥料處理馬鈴薯希森3號的出苗期、現蕾期、成熟期均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天數均為68 d,表明不同肥料處理對馬鈴薯希森3號的物候期影響不大。同時,不同肥料處理的馬鈴薯出苗率較一致,均達到100%,出苗效果較好。
2.2? 植株形態特征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肥料處理下希森3號的莖、葉片顏色未發現明顯變化,均為綠色。主莖數在2個左右,其中處理3最少,為1.79個,其余在2個以上。株高介于65.62~66.56,株高差異不大。單株塊莖數在4.91~6.01個,以處理4(CK)最多,達到6.01個,處理3最少,為4.91個。單株塊莖質量以處理1為最高,達到541.62 g,其次是處理4(CK),達到520.48 g,最差的為處理3,單株塊莖質量為380.79 g。單薯質量以處理1為最高,為90.97 g,其次是處理2,最低是處理3。
2.3? 產量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肥料處理下希森3號平均產量呈現差異性,其中:以處理4(CK)最高,達到1 342.40 kg/667 m2;其次的是處理2,為1 123.09 kg/667 m2,較處理4(CK)低219.31 kg,低16.34%;產量最低的是處理1,為1 038.79 kg/667 m2,較處理4(CK)低303.61 kg,低22.62%。但從差異的顯著性看,處理4(CK)與處理2、處理3產量差異不顯著,與處理1產量差異顯著;處理2、處理3、處理1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2.4? 效益
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處理的商品薯率均達到80%以上,表明不同處理的馬鈴薯商品薯率均較好。其中:商品薯率最高的是處理2,為87.06%;其次是處理4(CK),商品薯率為83.99%,最低的是處理3,商品薯率為81.37%。產值按商品薯的實際銷售價格1.60元/kg計算,產值最高的是處理4(CK),為1 803.97元/667 m2,分別較處理2、處理3、處理1增加239.55元、374.79元、429.28元,增15.31%、26.22%、31.23%。肥料投入按實際購買價格計算,肥料施用量相同,處理2肥料價格最高,達到6 000元/t,因此投入最高,達到468元/667 m2,處理4(CK)肥料價格最低,為2 800元/t,因此投入最低,為218.40元/667 m2,處理4(CK)較處理2、處理3、處理1的肥料投入成本分別低249.60元、77.60元、132.60元,分別低53.33%、26.18%、37.78%。扣除肥料投入成本,肥料投入收益最高的是處理4(CK),為1 585.57元/667 m2,分別較處理2、處理3、處理1高489.15元、452.79元、561.88元,分別高44.61%、39.97、54.89%。投入產出比處理4(CK)達到1∶8.26,處理2、處理3、處理1在1∶(3.34~4.82)。這表明不同處理在肥料施用量相同的情況下,處理4(CK)效果最好,不但產量最高、產值最高,而且肥料投入收益最高,肥料投入產出比也最高,處理1、處理2、處理3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產出比均相近,其中處理2雖然肥料單價最高,肥料投入最高,但投入最大,肥料投入產出比卻最低。
3? 小結與討論
綜上所述,四種不同肥料處理對馬鈴薯希森3號的生育期影響不明顯,對莖和葉片顏色的區別不明顯,對主莖數和株高的影響不明顯。不同處理的產量以處理4(CK)最高,即施用洋豐復合肥料(N∶P2O5∶KO2=15∶15∶15)78 kg/667 m2,產量達到1 342.40 kg/667 m2,但與處理2、處理3產量差異不顯著,與處理1產量差異顯著,處理2、處理3、處理1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不同處理的商品薯率均達到80%以上,商品薯率均較高。不同處理在相同肥料施用量的情況下,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產出比以處理4(CK)最高,即施用洋豐復合肥料(N∶P2O5∶KO2=15∶15∶15)78 kg/667 m2,肥料投入收益達到1 585.57元/667 m2,肥料投入產出比達到1∶8.26;處理1、處理2、處理3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產出比均相近。其中:處理2表現最差,即施用雅苒苗樂復合肥料(N∶P2O5∶KO2=12∶11∶18)78 kg/667 m2,肥料投入收益為1 096.42元/667 m2,較處理4(CK)低489.15元/667 m2,低30.85%,肥料投入產出比最低,為1∶3.34。
基于上述試驗結果,建議馬鈴薯種植農戶在選用化肥時,不能以肥料的價格高低來衡量肥料的肥效高低,具體肥料品牌及價位的選擇應積極咨詢當地農技推廣部門,也可以通過選用少量不同品牌、價位的肥料進行科學的對比試驗,然后合理選擇所需要的肥料,從而實現合理的肥料投入產出比。
參考文獻:
[1] 王開周,王文華,劉成家,等.不同施肥模式對馬鈴薯希森6號產量的影響[J].基層農技推廣,2018,6(12):20-23.
[2] 王開周,王文華,許輝霞,等.開州區春馬鈴薯品種比較試驗[J].基層農技推廣,2020,8(6):45-47.
[3] 夏江文,沈學善,余顯榮,等.不同類型復合肥對涼山州馬鈴薯“青薯9號”產量和產值的影響[J].西昌農業科技,2019(1):20-21.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