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重慶市秀山縣隘口鎮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隘口鎮富裕村是秀山縣85個貧困村之一;科技報國、科技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理想,秀山縣農學專家組開展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對口幫扶隘口鎮富裕村核桃產業,采取“五大”措施,取得“十大”成效,提出“四大”建議,讓科技為核桃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決戰決勝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確保科技助力核桃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關鍵詞 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核桃;產業發展;重慶市秀山縣隘口鎮富裕村
中圖分類號:S664.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6.036
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秀山縣)地處武陵山腹地,位于渝、湘、黔、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轄27個街道、鄉鎮268個村居,1 883個村民小組,秀山縣總人口67.2萬人,面積2 462 km2,承包耕地面積63 596.3 hm2,素有“小成都”之美稱;秀山縣建卡貧困人口16 801戶70 425人已全部脫貧。
秀山縣隘口鎮地處武陵山腹地,位于縣城西南26 km處,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面積133.5 km2,轄11個村居,總人口2.4萬人,有貧困人口721戶3 236人。2017年隘口鎮把核桃、茶葉、中藥材確定為3個萬畝扶貧產業,目前已基本成型,實現“一村一品”。富裕村位于隘口鎮的南部,與貴州省松桃縣石梁鄉交接,距隘口場鎮16 km,境內山高谷深,海拔在800~1 300 m以上,面積13.5 km2,轄6個村民小組,248戶1 468人,有建卡貧困戶36戶215人;2015年7月秀山縣委吹響了脫貧攻堅的號角,第一書記進村與村支兩委共謀富裕村的發展,通過對云南省漾濞縣和四川省鹽亭縣的考察論證率先把核桃產業作為扶貧支柱產業,2017年2月從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國家級核桃示范基地——鹽亭縣金土地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引進省級認定早實薄殼嫁接優良品種綿核1號28 580株,栽植面積105.85 hm2,在海拔1 200 m的黃板坳建立早實核桃示范基地16.7 hm2,4年全村累計栽植核桃52 000株,栽植面積213 hm2,種植核桃戶239戶占總戶248戶96.4%,實現戶平種植0.79 hm2,220株,實現核桃產業全覆蓋[1]。
根據中國科協、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聯合印發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方案的通知》(科協發計字〔2016〕94號)、《重慶市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工作方案》(渝科協發〔2017〕20號)和《秀山自治縣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2017年秀山縣組織14個科技組織、100余名科技專家參與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秀山縣農學專家組對口幫扶隘口鎮富裕村核桃種植管理服務項目,實施時間2017年1—12月,2018—2020年鞏固和拓展成果。
1? 措施
1.1? 組建工作專班
在秀山縣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以縣農工委副書記、縣農委主任吳勇任組長的實施領導小組;組建以縣農技中心副主任、縣科協兼職副主席、縣農學會理事長、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服務專家許洪富高級農藝師任組長的農學專家組,開展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核桃產業。
1.2? 深入基地調研
2017年5月17—20日,在秀山縣群團中心召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工作座談會后,縣農學專家組第一時間深入富裕村核桃產業基地實地調研,同村居干部、種植業主了解情況,早實早熟性好,技術含量高,種植農戶積極性高,簽訂幫扶協議,制定幫扶方案;2017年6月7日,縣農工委副書記、縣農委主任吳勇帶領實施領導小組成員深入富裕村核桃基地,同鎮村干部商議幫扶方案;2017年6月19—20日,縣農學專家組組長許洪富帶領專家赴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調研考察學習核桃產業,掌握第一手資料。
1.3? 加強業務學習
業精于勤,通過“向書本學、向同行請教、邀請專家指導”的方式提高業務水平,2017年5月邀請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核桃專家李丕軍教授到隘口鎮進行技術培訓,2018年6月邀請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姚小華博士、國家林草局原規劃設計院馮紀福教授、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馮大蘭高級工程師和李秀珍高級工程師一行5人來秀山考察調研指導;2018年9月26—28日,參加中國林學會在云南省楚雄州召開的云南核桃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2019年6月核桃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核桃首席專家裴東研究員,核桃產業聯盟秘書長、浙疆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文革,核桃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王豐俊教授,核桃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成員、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馮大蘭高級工程師,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李秀珍高級工程師一行7人來秀山調研指導核桃產業,共邀請國內核桃專家13人次來秀山自治縣調研指導,大力增強貧困戶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提高貧困戶的科學素質和生產技能。
1.4? 創新服務方式
采取“以幫扶富裕村輻射帶動秀山縣”的服務方式,爭取扶貧資金50萬元用于富裕村核桃產業發展,指導18個鄉鎮街道36個村居新發展核桃27萬株,栽植面積1 000 hm2;以秀山自治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成立核桃產業技術指導組的通知》(秀山扶攻堅組辦發〔2019〕75 號),整合技術加強核桃產業技術指導,本著“本地育苗、就近供應”的原則,建成核桃種苗繁育基地13.3 hm2;引進陜西楊陵芽接技術10萬株,2019年7月30日,重慶市共生林業有限公司同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簽訂《核桃科技支撐委托合同》,共同推進秀山核桃產業發展,核桃產業呈快速發展趨勢[2]。
1.5? 加大宣傳報道
充分利用電視、報刊、手機報、秀山網等媒體大力宣傳報道核桃扶貧產業,《秀山縣農學會脫貧攻堅有作為》(2020年7月21日《重慶科技報》總第344期科技服務惠農9版)、《核桃樹變身“搖錢樹”—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富裕村的脫貧之路》(2020年12月13日《光明日報》 09版)、《“富裕村”的富裕之路》(2019年10月18日中國文明網)、《隘口鎮富裕村:一顆核桃撐起致富路 》(2020年4月15日秀山網)、《秀山:核桃產業獲市林科院科技支撐》(2019年8月2日秀山網)、《隘口鎮富裕村:核桃見成效 群眾喜開顏》(2020年9月11日秀山網)等宣傳報道,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2? 成效
2.1? 完成專題調研報告
按照秀山縣委縣政府、縣農委領導的安排,摸清找準秀山核桃“為什么是鐵核桃?為什么不結果?”的任務,歷時40多天深入16個鄉鎮街道32個村居調查了解掌握秀山縣核桃產業發展情況,赴綿陽市調研考察學習,高質量完成《關于我縣核桃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為縣委縣政府發展核桃產業提供決策參考。
2.2? 建立農民田間學校
爭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補助資金4.06萬元,購置雙人條桌9張、帶皮木椅18把,活動黑板3張,田間學校標牌、制度牌共16塊。建立富裕村核桃農民田間學校一所,培育學員30人次,開展活動12期,2017年7月3日舉辦“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我們一起奔小康”核桃田間管理現場會,發放40%硝酸磷鉀復合肥4.08 t、甲氰菊脂250瓶;2018年5月5日舉辦隘口鎮核桃管護現場會,2018年10月18日舉辦核桃標準化管理技術培訓會。
2.3? 編制管護技術資料
精心編制《核桃標準化栽培技術手冊》《核桃標準化生產周年管理年歷》《2018年核桃夏季管理技術培訓要點》《溶溪鎮羅家村核桃管護方案》,做到項目村“一戶一冊一歷”,累計組織專家深入核桃基地實地現場指導培訓6 000人次。
2.4? 開展核桃資源普查
受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核桃專家委托,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核桃資源普查。調查表明,秀山縣現有核桃樹50萬株以上,種植面積1 333 hm2,百年古樹20株以上,核桃豐產群23處,栽培品種14個,種植業主20家以上;收集秀山縣25個優良單株,采集核桃樣品21個,10個樣品已于2019年5月送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進行理化指標測定,為秀山縣發展核桃產業提供科學依據。
2.5? 舉辦鮮食品鑒活動
為了展示脫貧攻堅成果,引導鮮食消費習慣,品嘗優質核桃,推進核桃產業發展,2018年9月6日,在隘口鎮舉辦2018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秀山縣首屆鮮食核桃品鑒評選活動,評選出“綿核1號”早實薄殼組獎項共7名;每年農民豐收節在花燈廣場舉辦核桃鮮食銷售活動。
2.6? 采購核桃專用肥料
采取精準施肥,組織采購核桃專用肥料155 t,硫酸鉀型總養分≥30%,有機質≥15%,中微量元素≥2%;有機質為植物源,中微量元素含鈣鎂鋅硼、腐植酸,率先在秀山縣特色產業中使用專用肥料。
2.7? 組織供應核桃農藥
籌集資金1.8萬元組織購買10%吡蟲啉、25 g·L-1溴氰菊酯乳油、41%甲硫·戊唑醇懸浮劑等低毒、高效農藥5 000包/瓶給富裕村,用于核桃產業病蟲害防治,抓住時期,對癥下藥,推薦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 g+25 g·L-1溴氰菊酯乳油36 mL+41%甲硫·戊唑醇懸浮劑75 mL或5.7%氟氯氰菊酯水乳油60 mL+500 g·L-1甲基硫菌靈懸浮劑75 mL+98%磷酸二氫鉀75 g+青皮桔油24 mL配方,減量控害增效。
2.8? 制定苗木采購標準
發展核桃產業,種苗是基礎,良種是關鍵,種苗質量關系到核桃產量、質量和產業發展的成敗,本著“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GB7907—1987國家標準,制定核桃早實薄殼嫁接苗采購要求,具備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林木良種證、提供苗木產地檢疫合格證或調運植物檢疫證書;苗木符合Ⅰ級標準,苗高>60 cm,基徑>1.2 cm,主根保留長度>20 cm,側根條數>15;苗木品種純正,純度達90%以上;按級打捆,泥漿護根、保濕包裝。
2.9? 認真撰寫科技論文
通過深入田間地頭實踐指導,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農業科技通訊》2019年第5期和《南方農業》2019年第25期分別發表科技論文《秀山自治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和《“綿核1號”核桃在重慶秀山的種植表現及栽培要點》[1-2]。
2.10? 著力打造核桃品牌
依托綿陽德生皇食品有限公司核桃油生產線先進經驗,在隘口鎮電商扶貧產業園建立核桃加工中心4 000 m2,著力打造“山水隘口”“食明智”等核桃系列品牌,提質增效,做優做強核桃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興村富民奔小康,確保國家糧油安全,助力鄉村振興。
3? 建議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正是新時期脫貧攻堅“克敵制勝”的法寶,開展科技助力精準扶貧,讓科技為核桃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3.1? 提高思想認識
食用植物油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威脅著國家食用油供給安全。核桃是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屬優良油料樹種,核桃的油脂含量高達65%~70%,素有“木本油料之王、樹上油庫”的美稱,大力發展木本食油是確保城鄉百姓長期吃油安全最為理想的科學選擇,是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的新舉措,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木本糧油、搖錢樹、生態銀行”,是鄉村振興的“風景樹”;食用油料木本化已成為解決食用油嚴重不足的重要途徑和發展趨勢。
3.2? 強化科技支撐
依托國家核桃產業聯盟、市林科院、縣核桃產業技術指導組等技術力量,組建核桃產業協會,積極搭建科研院所、推廣單位、企業、農民之間的合作平臺,形成產、學、研、推一體化的核桃發展機制,為核桃產業“把脈”共筑創新發展之路,牢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落實管護資金,強化“一分種、九分管”,組織專家深入現場實地指導培訓,重點抓好整形修剪、精準施肥、綠色防控、林下經濟,真正做到建一片成活一片,見效一片,讓科技之光照進農家,給鄉村帶來新希望,發揮科技“倍增器”作用,實現“增志脫貧”和“增智增收”,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3.3? 推進林下經濟
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以發改農經﹝2020﹞1753號文件下發《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木本糧油經濟林面積達到0.2億公頃,木本食用油年產量250萬噸,林下經濟年產值1萬億元;核桃種植戶可根據需求和市場行情間作大豆、花生、甘薯、土豆、蘿卜、雪蓮果、魔芋、養雞、養鴨等,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和光能的生態立體種植模式,管護結合,以地養樹,以耕代撫,以短養長,實現效益最大化。
3.4? 爭創核桃品牌
農業農村部已經認定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核桃19個,赫章核桃榮獲“中國十大名優核桃”“中國果品著名品牌”稱號,2017年7月中國糧油學會授予云南省楚雄市成為全國唯一個中國核桃油之鄉,奉節瞿塘香玲核桃、巫溪嘉欽核桃、城口鐵桃小巨人野生核桃油獲2018年度重慶名牌農產品,綿陽市鹽亭縣“雅古都”核桃獲綠色食品A級產品、“亞隆牌”核桃油獲綿陽市首屆農副產品博覽會金獎、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產品金獎。依托綿陽德生皇食品有限公司核桃油生產線先進經驗,借鑒學習成功經驗,著力打造“山水隘口”“食明智”“富裕”等核桃系列品牌,爭創全國一村一品核桃示范村,定制核桃包裝箱,建立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做優做強核桃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國家糧油安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參考文獻:
[1]? 許洪富.“綿核1號”核桃在重慶秀山的種植表現及栽培要點[J].南方農業,2019,13(25):42-45.
[2]? 許洪富.秀山自治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農業科技通訊,2019(5):47-49.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