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燕
隨著國家稅收體制改革的加深、加速,“金稅三期”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實施,企業不僅要面對迅速轉換的稅務環境,更要面對與“金稅三期”銜接的眾多內部控制問題。企業需積極面對稅收征管制度改革,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保證企業經營風險最低化。本文通過“金稅三期”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對策方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稅收體制的改革,企業的稅收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敖鸲惾凇币呀洺蔀楝F階段我國稅收管理的重中之重,不僅對企業納稅管理有一定影響,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求。
一、“金稅三期”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管理的影響與作用
(一)影響
“金稅三期”實施前,企業不僅要到多個部門相關機構進行稅務事項的申報,并且需到稅務局大廳辦理,提交的資料繁雜,稍有不慎缺失部分資料就需要重新申辦。而“金稅三期”上線后,優化了財務組織機構,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強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企業必須在實際的運營狀況上,以稅收法律為基礎,考量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企業納稅風險防控體系,并嚴格執行企業內部風險防控機制。
“金稅三期”的設計理念及組織構成,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提供了有效機制。使企業的經營范疇、資產管理與納稅有效結合起來,將企業運營的各個節點、整個業務鏈以及企業內部操作規程串聯起來。合理合法的納稅行為是企業健康運營的保障,“金稅三期”的推行實施,將企業經營中與納稅相關的經濟信息匯總在一起,這就是風險點產生的源頭,必須設定稅收預警點。它就像一個警報器,一旦納稅過程中出現漏洞就拉響警報引線。治理內部控制風險點時企業必須要使用強硬的手段,并采用風險管控的方式,降低企業納稅風險,保證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而內部控制管理主要可通過業務鏈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來增強。
(二)作用
“金稅三期”實行,給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及發展帶來巨大影響,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增強,是穩定自身發展地位的重要條件之一,其中就包括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在管理結構方面合理優化,為工作人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與氛圍,使人員思想、能力等均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確保各位工作人員都能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能與其他工作人員積極交流,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協作能力。同時,因新形勢、新背景影響,企業自身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展開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目的就是使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有依據性、目的性,各項業務發展均能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約束等,并把發展現狀納入到內部控制制度評估范圍內,能積極影響企業稅收風險防范、控制體系實施效果。此外,企業還能具備較強的自主意識與能力,針對“金稅三期”總體設計,為企業內部控制提供良好基礎條件,突出企業資產管理與稅收之間的密切關系,自身也會對各項工作進行整體性的管控,確保各項業務流程完善、效果突出。借助“金稅三期”,對自身內部控制全程化、動態化的監管,引起各部門及工作人員重視,可在內控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等,充分發揮出“金稅三期”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性,再合理化地調整內控方式、模式等,從而確保企業穩定發展。
當然,“金稅三期”屬于一項長久的工程,運作項目量較大,并隨著企業發展不斷地擴大影響范圍,也為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及各方面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基礎保障。結合目前部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分析,主要內容包括:模塊操作流程、連接、業務監控等。一方面,各項工作都能有序進行,企業能對各項工作動態化監管,實時掌握企業內控發展情況;另一方面,各項工作流程被不斷完善,有效降低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實施難度,還是標準化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真正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效果。再加上“金稅三期”APP系統,能有目的性地為企業稅務相關業務、行政業務等科學管理,注重內部控制工作統一化、集中化管理,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管理模式創新工作,從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內部控制體系不完整、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企業內部控制的職能范圍往往僅限于資產和資金的使用情況及運營內容,不包括企業運行的業務,造成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現象。企業內部控制執行部門一般是企業內部體制內的平行部門居多,內部控制執行獨立性差。前文提到有些企業將內部控制這項工作交給會計部門或者審計部門兼任負責,財務部不僅要進行財務管理,還要管理資金,內部控制部與財務部結合管理看似是提高工作效率,其實這樣反而會導致擅長管理財務的財務部缺乏了專和精,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分出精力去學習企業運營,又需要對企業運行風險反應靈敏,往往基本的工作沒有做好,內部控制監督也做不好。這樣的內部控制部也缺乏了專和精,很難保證內部控制條款的執行情況,從而導致企業在非健康的運營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素質問題
內部控制管理部門往往會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部門,因此企業的人才很難在這個部門留下。在企業的基礎崗位注重的是工人的技術技能水平,這個崗位是很容易晉升的;而企業啟用的人才是經過長時間的考察的,專業技能、素質高低都是提干的關鍵因素。而內部控制管理職能部門往往在業績上很難和其他部門作比較,因為制定規章制度文件容易,執行起來效果差,決策者不能恰當有效的執行,就更不用說其他部門領導的執行力了,內部控制管理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較高的企業內部控制成本和較為煩瑣的手續,造成了企業設置內部控制管理部門趨于形式化。
(三)企業對內部控制未引起高度重視
大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因工作重心偏移、各項工作目標不明確等,導致整體效果不理想,企業自身對內部控制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視,過于重視創新與經濟效益,而忽視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實施,既影響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效果發揮,又會對企業創新發展造成阻礙。此外,也有部分企業單一地考慮到自身經濟效益,只是對各項業務積極開展,并在開展業務方面加大力度,甚至過大地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等,企業各項資源分配不合理,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開展基礎條件不充足,整體效果不理想,作用也無法充分地發揮,企業越來越忽視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實施,不具備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措施,內部管理工作失去實施意義,內部發展問題嚴重化,企業經濟效益、綜合實力、自身優勢等均受到不利影響,最終各項工作實施效果均未達到預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