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宇
本文簡單分析了“雙創”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所帶來的機遇以及挑戰,分析“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就業所面臨的的畢業生供求匹配存在結構性矛盾、創業就業教育水平有待提升、大學生自身綜合能力不夠、受家庭成員約束和限制、政策幫扶作用不明顯等問題,并圍繞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創業就業教育體系優化、大學生自身學習和發展、社會教育和家校引導、政策的政策及平臺支撐等方面,就相應對策展開探討。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相應的就業壓力也有所增大。實際上在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愈演愈烈,已經成為極為嚴峻的社會性問題,受到了廣泛關注,同時政府、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也在積極探尋相應的解決對策。而隨著“雙創”號召的提出與實踐,大學生創業就業進入了新的階段,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巨大的挑戰。如何基于“雙創”推動大學生創業就業形勢的有效改善,已然成為多方共同關注、參與的重要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一、“雙創”為大學生創業就業帶來的良好機遇和巨大挑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積極實踐的重要號召,為我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的創新發展均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就業創也逐漸成為廣受關注的問題。傳統教育模式下,由于教育方式等限制、教育理念差異、師資力量薄弱、創業資金不足等原因,大學生創新創業往往較為困難。與此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就業壓力陡然增大,大學生在就業方面也遇到了更多挑戰與阻礙。而“雙創”號召的提出與落實,則為大學生創業就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以及挑戰。只有準確把握其中的機遇,同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迎接挑戰,才能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務、機會以及保障。“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同時現代社會對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就業市場進一步拓展,高校就業指導機構體系逐步完善,畢業生擇業觀念有所轉變,這些均為大學生的創業就業提供了良好支持。不過挑戰也在此過程中逐漸凸顯,主要包括畢業生規模龐大、人才市場供需失衡、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不匹配、自主創業受政策支持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用人單位過分依靠學歷選擇人才、畢業生好高騖遠、部分畢業生擇業觀念依舊較為傳統和滯后、就業指導機構體系尚不完善、就業教育存在較為明顯的灌輸式現象、創新創業教育以及相應的支持服務較為有限等。
二、“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就業面臨的問題
(一)畢業生供求匹配出現結構性矛盾
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傳統經濟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推動了新產業、新業態的全方位、快速發展。在這一背景下,信息技術、電子商務、通信、網絡設備、金融等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時對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也逐步提高。然而不少高校并沒有快速適應這一變化,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設置、教育導向、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滯后性,無法滿足社會經濟轉變和發展的實際需求,導致人才培養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較為明顯和嚴重。
(二)創業就業教育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雙創”號召下,創業創業教育逐漸受到高校重視,并且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普及與落實。不過就實際落實情況來看,創業創業教育水平尚處于較低的階段,并不能完全滿足實際需求。諸如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滯后于時代發展、過于強調理論教育、專業對口性較差。與此同時,和創新創業教育相配套的支持、服務也有所不足,無法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豐富機會、優秀資源以及有效建議。尤其是在高校教師本就缺乏創業經驗乃至創新意識的情況下,創新創業教育很容易演變為缺乏實踐支持的理論說教,可能會出現不僅無法為學生提供創業導向和支持,反而會誤導學生創業實踐的情況。
(三)自身綜合能力不足
不可否認,“雙創”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機會,抓住其中的機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創業以及靈活就業。但是,“雙創”也對大學生自身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學生綜合素養并不能完全滿足實際需求,反而在“雙創”背景下陷入了更深的就業困境。部分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偏低,這使得他們在對口專業的就業方面難度較大。與此同時,大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市場分析和評估能力、方案制定和執行能力、風險防控能力、社會資源、創業經驗、技能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這給他們的創新創業帶來了不小阻礙與限制,使得大學生在進行創業時通常都只能選擇成本低、風險小、技術含量低、門檻低的項目,難以實現突破。
(四)受家庭成員約束和限制
當前不少大學生家庭成員的擇業觀念還較為滯后,并且會對大學生創業就業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部分大學生父母對創新創意的認知有所不足,要求大學生畢業后按部就班地選擇他們認可的行業,不支持大學生創業。甚至還有部分父母認為大學生畢業后一定要選擇“鐵飯碗”行業,嚴重干預大學生擇業就業。
(五)政策幫扶作用不明顯
雖然政府采購出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相關文件、政策,但是具體實施細則并不統一。部分地方政府出臺的幫扶政策門檻較高,沒有充分考慮大學生創業的實際情況,也沒有針對大學生創業的難點與痛點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的支持與服務,導致政策幫扶作用并不明顯。
三、“雙創”視域下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對策
(一)推動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畢業生面臨的供求匹配結構性矛盾,需要全面推動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高校需要對社會、時代發展有準確認知和把握,及時掌握市場經濟形勢變化情況,了解各專業發展情況,進而對專業設置、課程體系設置等進行合理創新與調整。同時高校還需要對教育導向、人才培養模式等進行適當調整,將“雙創”融入到教育體系的方方面面,在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時為廣大大學生的畢業、創業和就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與服務。
(二)完善創業就業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