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紫薇
(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描述了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們開始崇尚中性美。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男人不再需要用力量來強調自己,女人不再需要用生殖能力來展示自己時,中性美就作為一種審美取向,比以往更容易受到認可。美是社會性的,在當今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形成了時代的審美情趣和時尚。近年來,人們的服裝時尚變得更加多樣化。不僅嬉皮風格、哥特風格實現了跨界融合,時尚風格也不再受性別的限制。
20 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女裝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女性主義運動的興起使得中性風服裝作為一種穿衣風格進入了時尚界[1]。隨著世界大戰的爆發,社會整體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男性們開始奔赴前線,女人被迫參加社會生產,早期流行的塑料服裝、臃腫的蓬蓬裙阻礙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這使得女性開始追求簡單方便的著裝,并且更加注重服裝的功能性,在服裝方面運用的裝飾更少。于是就出現了成套式的類似現代主流女裝服飾的男士女服,即男衣女穿的樣式[2],直到20 世紀60 年代,中性化服飾的發展才逐漸演變為追求個性、滿足個性化需求,目的是減少性別差異,突出獨特的價值觀。嬉皮與朋克式的著裝風格進一步推動了世界各地傳播男女服裝的中性風格,以至于很難從背后分辨出穿著者的性別和年齡。男女之間地位平等觀念的肯定更是為中性風格服裝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性風意味著其裝扮既具有異性特征,又保留自身的性別特征,呈現出陰陽融合,是陰柔與陽剛的完美平衡的風格。男女皆宜的服飾和發型,沒有明顯的性別特征,完全顛覆了男性傳統服飾應具有陽剛美、沉穩、莊重、粗獷的觀念;也顛覆了刻板印象中女性必須帶有高雅、輕靈的陰柔之美的觀念。陰柔與陽剛之氣相結合,創造出一種獨特、全新的風格。中性風與女性服裝的陽剛之氣或男性服裝的女性化傾向密切相關。其外觀大多簡單、純粹、實用,摒棄了各種復雜的裝飾,強調對自我感覺的尊重[3]。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中性風很容易被過度地轉化為異性風,很多人甚至會混淆中性風和異性風。隨著中國人文主義的偉大復興,人們開始追求自由和個性,抵制權威和世俗的束縛。此理念對于時尚界來說,其最為直接的表達方式便是中性風潮流。帶著對世俗的挑戰精神,中性之風一路走來,從未衰退。
無性別的中性風,更多指的是男裝女穿,其風格特點為弱化女性線條,以西裝套裝為主,多以褲裝出現。在強調陽剛和中性美的同時,混合了自信、幽默和天真無邪的性感,介于柔與剛之間,注重剛柔并濟。
中性風的服飾更加強調黑與白的色彩搭配,整體色調以簡潔大方的中性黑白為主[4]。在女裝方面,打破了女性只能穿著靚麗色彩的傳統觀念,取而代之的則是黑、白、霧灰綠、米白等干凈、自然、飽和度低的色系,既保留了色彩的豐富性,又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女性瀟灑干練的氣質外觀;在男裝方面,不同于傳統男裝色彩的單一性,服裝設計師們開始把亮麗的女性化色彩運用到男裝的設計中去[5],寶藍、黃色、橙紅和粉紫色等明媚多彩的顏色逐漸成為男裝設計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通常女性服飾都圍繞X、A、H、Y、O 等多種廓形對服裝進行設計,而中性風的設計則削弱了其性別特征,不再強調女性的曲線及身材比例,同時,男性服裝也借鑒了女性服裝的整體造型,在男性服裝中表現出女性的修長和柔美[1],創造出屬于中性風的中間值廓形H、T 型,去繁化簡,以寬松廓形為主,進一步強調舒適性,減弱男女身體結構上的差異,模糊了男女之間的性別界限。
20 世紀之前,女性除了裙子別無選擇。整個社會環境要求女性要滿足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只穿裙子,表現出甜美、順從的氣質,成為男人的美麗陪襯。中性風出現以后,女裝突破了以往需要突顯第二性特征的限制,設計了一款受男裝啟發的寬松上衣,而男裝方面也通過緊身衣、束腳褲來強調自己思想的先鋒性。隨著女性地位的逐步上升,80 年代后期,續60 年代追求精神解放的嬉皮士文化——雅皮士的出現強調了女性在社會中和男性一樣展現著才能和力量,沒有約束的態度與追求自由的理想相碰撞,使得雅皮士女裝的風格也呈現出自由隨意的氛圍。女裝上衣強調運用舒適感的直身廓形,從男裝中借鑒了寬厚的墊肩稍微延長了肩線的走向,下裝則運用窄腳褲、基礎款褲子和其他上衣配套呈上寬下窄的倒三角形。在此基礎上,搭配略收腰的設計,不僅釋放了女性強大的氣場,也削弱了整體的笨重感。到了九十年代,則不局限于對整體外輪廓的設計,而是對裁剪方式加以改進,結合立體裁剪技術,使得服裝整體造型更加挺闊,通過對肩部線條的塑造來增強力量感,對局部夸張放大來營造具有張力的氛圍感,寬肩與收腰,形成了一種夸張的戲劇性對比,優雅卻又不失力量感。自此,男士女西裝樣式成為了二十世紀男女無差異性別服裝設計的一個重要開端。
直到現在,人們對中性風的理解及接納程度都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服裝流行趨勢的發展,中性風越來越受大眾喜愛,尤其受到千禧一代的喜愛。中性風的發展并不只是在服裝上有所體現,連娛樂圈中也流行起了“中性風”偶像,這種偶像風格無疑打破了單一審美的怪圈,持續推動了中性風的發展熱潮。
中性風熱潮推動越來越多的品牌定位向中性風方向發展,由韓國設計師Jyeon Jung 創立的Recto(如圖1),品牌本身有雙重含義:英文中代表“書的右頁”,法語中代表“正反兩面”,這就是設計師想表達的中性的穿衣哲學。從男裝上汲取靈感,采用簡潔和不規則的裁剪,加以女性柔美的線條感設計,使服裝本身看似中性但絕對不男性;色彩上大多運用碳灰、雅棕、奶油白、靜謐黑等熱門中性色彩,賦予單品跨季節和跨場合屬性,給人沉靜的感覺,低調卻不失韻味。利落的寬肩設計強調女性瀟灑和干練的氣質外觀,使用天然纖維賦予單品高級和利落感。放棄墊肩并利用可調節的一體式腰帶打造出專屬于女性的靈活的廓形,在模糊男女性別的同時,也不忘強調女性身材的曼妙美。

圖1 2021 春秋系列-Jung-Recto
在由中國設計師高撿平創立的撿子《SHE/HE》系列中,主張無性別差異的中性風,以玩味探索的態度,演繹出時尚的中性風格。在設計師高撿平看來,誰說男生只能穿得像男生,女生只能穿得像女生?中性風是否會更酷?中性和性取向并不掛鉤,但和性格卻息息相關,在此系列作品中,色彩運用卡其、黑、白等中性色彩表現著裝自由與兩性平等;廓形上則不考慮男女在生理結構上的差異,以寬松、流暢的版型設計,下擺多采用不規則的切割或縫邊處理,同樣口袋的設計也運用此種設計,增加口袋的外部造型感,以轉變實現男女穿衣的共通性(如圖2)。

圖2 2021 秋冬系列-中國國際時裝周-撿子《SHE/HE》
由KyuYong Shin 在2013 年創立的韓國新銳設計品牌BLINDNESS(見圖3),打破以往大家對男女性時裝的印象,模糊性別,希望以視而不見的態度去面對一切當下的主流風格,拋開固有的傳統觀念強調時裝不應該用性別去定義。BLINDNESS 在男裝上使用大量的歐根紗、蕾絲、網紗、褶皺面料以及珍珠、荷葉邊、流蘇、飄帶、束腰、立體花卉等通常只被用于女裝設計的設計元素,將男性陽剛之氣與女性的陰柔特質完美結合。受到中世紀服裝的啟發,該品牌服裝融入街頭風格,精致的蕾絲花邊、蓬松的裙擺再加上夸張的泡泡袖,將精致高級的珍珠掛飾作為點綴,歐根紗的輕薄透明與光澤感強烈的尼龍面料相輔相成,整體設計非常有個性。與目前以實穿性為主的韓國品牌相比,BLINDNESS 改變了男性強健、女性柔弱的固有思想,創造了一個極具創新理念和氛圍的服裝系列,追求非季節性的、永恒的設計。

圖3 Ready-to-Wear-Spring 2018 Blindness
陽剛與柔美的相融,極致的包容往往帶來中立的時尚態度。真實的情感總是超乎想象,不受性別的限制。打破性別界限的中性設計是對永恒時尚、開放思維、自由態度的致敬,總能過濾世界的雜音,達到超脫的境界,忘記性別的束縛,拒絕循規蹈矩,自成一派,與性別無關。中性風服裝不僅是外在美的一種形式,也是內在性格和態度的一種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