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
(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廣東茂名 525000)
在文化多元化和趨同化協同發展的當今,民族文化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又一焦點,文化多樣性、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概念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國潮設計作為近些年設計界的主流風格之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與關注,日漸盛行于設計界的各個領域。土家族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豐富而深厚的民族服飾文化,是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也是設計的不竭源泉。
土家族服飾整體風格樸素,款式簡單,裝飾手法極具中國傳統服飾典型特征,大至華服婚衣,小到香囊鞋帽,品類豐富,上至老人下至嬰孩都有屬于自己年齡階段的服飾著裝,服裝體系完備。裝飾是人們表征到服飾上的愛美之心,雖然土家族服飾崇尚儉樸,然而男女老幼都展示出他們對服飾美的天然追求,其裝飾手法以刺繡和拼接為主,大多屬于點綴性的刺繡裝飾,尤以刺繡邊飾最為顯著,頗具特色[1]。
土家傳統衣料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青藍色土布或麻布,土家族女裝以邊飾為主,如在領口鑲嵌三條花邊,在袖口以及襟邊貼三條小花邊欄桿,下衣有裙和褲兩種,也是在裙邊或者褲口的位置裝飾花邊欄桿如圖1所示,值得一提的是褲子為了美觀耐用也會在膝蓋位置挑花裝飾。土家族老年裝通常簡單樸素無繡花裝飾。土家族孩童衣褲款式簡單可愛,兒童服飾刺繡裝飾圖案常以造型簡單的花卉、動物圖案為裝飾,如白虎肚兜、白虎圍嘴、馬甲(如圖2 所示)等。土家族兒童戴的帽子款式多樣,如貓頭帽(或稱虎頭帽)、菩薩帽、八仙帽(如圖3 所示)等。腳穿粑粑鞋、貓頭鞋(或稱虎頭鞋)如圖4 所示,其鞋面亦有刺繡花卉、動物等裝飾[2]。

圖1 清代土家族繡花女上衣

圖2 兒童挑花馬甲恩施州文化中心博物館藏圖

圖3 八仙帽湖北民族大學博物館藏

圖4 貓頭鞋湖北民族大學博物館藏
土家族服飾的刺繡是與土家族服飾融為一體的裝飾手法,也是土家族服飾上極具特色的典型標志之一。作為一個完整的服裝形態,服飾裝飾紋樣是整個服飾造型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土家族服飾中同樣如此。服裝上的刺繡紋樣、圖案是土家族服飾的重要組成內容,它不僅為服裝錦上添花,而且起著傳達情意、審美愉悅的重要作用。土家族服飾刺繡用色通常比服裝本身更加鮮艷,色彩對比更加強烈,服飾刺繡紋樣對服裝不僅有裝飾美化的效果,還起到了傳情達意的作用。圖案風格獨特,選材注重實用。在改土歸流后穿鞋才逐漸成為土家族人的日常,普遍穿手工布鞋,繡花鞋墊逐漸普及并成為常見的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其刺繡裝飾圖案具有表達美好情感祈愿的特殊功能。傳統土家族服飾還有形式多樣而且極富民族特色的服飾配件,比如包頭帕、圍腰、繡花手帕和香袋、挑花搭袋、銀飾等與服裝一起相映成趣,豐富著土家人的衣生活[3]。
設計方案,從不同方面提取和使用土家族服飾及其刺繡裝飾的設計元素??钍椒矫妫瑐鹘y土家族女服的袖子大,上衣短,衣褲整體寬松適穿;色彩靈感方面,主要色彩以傳統土家族服飾主要色彩為依據,選白、黑、藍為設計方案的主要色彩,輔以部分鮮艷色彩的裝飾圖案,凸顯土家族服飾的用色風格(款式設計如圖5-8 所示)。

圖5 款式1

圖6 款式2

圖7 款式3

圖8 設計效果圖
以土家族傳統刺繡圖案——《獅子滾繡球》為主要圖案裝飾元素,色彩以土家族服飾的主色調藍、黑、白為主要表現色彩,短上衣結合色彩和刺繡裝飾,表現土家族女服的俏皮之處。面料選擇,以平紋麻料為主,樸素細膩的麻布輔以黑色鏤空蕾絲面料,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肌理對比效果。[4]工藝特色,傳統土家族服飾的手工裝飾技藝蘊含著無法替代的人情溫度,細膩的針腳與獨特的圖案造型,使服飾能夠跳出單純的物本身而升華為有情感、有溫度的藝術和過程,讓穿著更有靈韻(成衣如圖9-11 所示)。

圖9

圖10

圖11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振興傳統工藝以及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的文件,從政策、資金等各方面支持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土家族服飾文化是土家族人在千百年的生產、生活、審美活動中服飾觀念、審美、風俗習慣等的總和,它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于它而言,唯有走進生活、適應當下才能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更為長久的生存。服飾設計的興起和蓬勃發展也正是受此潮流的推動,而設計的靈魂是創新和超越,將民族服飾文化進行設計創新,使其符合時代語境的要求,更具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