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 ,王 磊 ,孫 明
1.湖南湘科建設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永州 425199
2.湖南科技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不斷推進,居民自建房的質量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現以湖南省永州市黃田鋪鎮為例,分析居民自建房常見質量問題。通過對鄉鎮中已建成房屋進行結構安全性鑒定,可以發現居民自建房存在的常見質量問題,應對危房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加固措施,同時對新建房屋中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黃田鋪鎮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因為立面提質改造需要,需對已建成的187棟建筑進行結構安全性鑒定。其中,居民自建住宅174棟,辦公樓8棟,食堂1棟,宿舍2棟,廠房1棟,加油站1棟。77棟建筑為底框—磚混結構,102棟為磚混結構,1棟為磚木結構,6棟為框架結構,1棟為鋼結構。
經鑒定有15棟建筑安全性等級為Csu級,均為居民自建住宅,修建時間在1995—2005年。其中,6棟建筑為底框—磚混結構,9棟為磚混結構,需采取加固措施后才能使用。1棟的安全性等級為Dsu級,為磚木結構,建議拆除。
墻體開裂是影響結構安全的一個主要問題,裂縫形式以斜裂縫與豎向裂縫為主。
被評定為Dsu級的建筑為1層磚木結構,修建于20世紀80年代,墻體多處出現斜裂縫和豎向裂。由于設計圖紙缺失,根據現場實測數據,經計算復核,墻肢局部承壓驗算、墻肢高厚比驗算均不符合《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的要求,且構件老化嚴重,砌體構件的承載能力安全等級為Du級,上部承重結構子單元安全性等級評定為Du級,直接導致綜合評定為Dsu級,建議拆除。
被評定為Csu級的建筑。其中有7棟房屋的墻體出現了超出限度的斜裂縫和豎向裂縫,但是墻肢局部承壓驗算、墻肢高厚比驗算符合規范要求。豎向裂縫主要出現在門窗洞口上方,斜裂縫主要出現在門窗洞口上方(見圖1),以及墻體下方(見圖2)。經過一個月的持續觀察,這些裂縫沒有擴展和變寬的情況出現。

圖1 門窗洞口斜裂縫

圖2 墻體下方裂縫
這些房屋墻體出現斜裂縫的原因主要在于建成后出現了不均勻沉降。由于地方經濟水平限制,這些房屋在修建時,使用磚砌淺埋墻,墻下條形基礎、整體性差,而且砌筑砂漿強度偏低,隨著時間推移砂漿強度下降,砌體部分抗剪能力低。由于建造前沒有進行地質勘察和地基處理,房屋極易發生不均勻沉降。當地年降水量在1200~1700mm,屋面會將雨水匯集導向房屋四角,排水不暢的角落地基在水的長期浸泡下松軟,沉降量大于房屋其他部位,這也是產生沉降裂縫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9棟房屋的墻體出現嚴重滲水,墻體起鼓發霉,粉飾層大面積脫落,出現斜裂縫(見圖3)。墻體滲水的主要原因在于建造時沒有設置墻體防水措施,一旦出現裂縫,墻體必然會滲水,裂縫越大,滲水情況越嚴重。

圖3 墻體滲水發霉
3棟房屋的樓板下方滲水,出現橫向裂縫(見圖4)。其中,2棟房屋使用的現澆混凝土板開裂是因為位于建筑邊角的房間,受熱脹冷縮產生的溫度應力影響大,加上板未設置構造筋。1棟房屋使用的預制混凝土板中的接縫砂漿因失去強度而開裂,同時房屋使用的防水瀝青隨著時間推移已經失效,導致樓板出現滲水。

圖4 樓板下方滲水
為了增加建筑使用面積,部分房屋使用預制挑梁和預制板組合制作的懸挑陽臺(見圖5),或直接懸挑屋面板(見圖6)。這些構件暴露在室外,一旦保護層厚度太小,在自然環境的腐蝕下,鋼筋外露后就會銹蝕,降低梁和板的承載能力。其中,3棟房屋的挑梁和2棟房屋的懸挑屋面板出現了外露的情況。

圖5 懸挑陽臺梁露筋

圖6 懸挑屋面板露筋
由于部分房屋在修建時沒有進行設計,僅憑工匠的經驗蓋房,也未得到有力監管,存在缺少圈梁和構造柱,導致房屋結構整體性差。其中,4棟房屋沒有設置圈梁和構造柱,整體性差。
考慮地方經濟水平和施工人員素質,使用鋼筋網砂漿層修復墻體與混凝土構件,增強結構整體性,提升房屋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構件加固前需要刨去裝修層,將表面清理干凈。在墻體和混凝土板中間按規格為400mm×400mm的網格間距開鑿孔洞,布置直徑為6mm的HPB300鋼筋作為拉結筋,用環氧樹脂填充鋼筋與孔洞之間的空隙。使用同樣型號的鋼筋組成規格為150mm×150mm的鋼筋網,將其布置在待加固墻體或混凝土板兩面,通過拉結筋連接。配置強度為25MPa的水泥砂漿作為砂漿層,鋪設30mm厚的砂漿填充鋼筋網并抹平。
加固挑梁需要先彎折直徑為6mm的HPB300鋼筋作為銷釘,按200mm的間距植入梁內,再將同型號鋼筋按200mm的間距焊接成箍筋,焊接長度為60mm。布置規格為150mm×150mm的同型號鋼筋網,縱橫鋼筋節點用鋼絲綁扎。使用40mm厚的25MPa水泥砂漿層填充鋼筋網并抹平。將原有瀝青防水全部鏟除,使用20mm厚的水泥砂漿找平,在外墻、懸挑構件、樓板、屋面板上涂一層1.5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重建防水層。
鄉鎮居民自建房出現質量問題的根源主要在于沒有按照規范進行科學的設計與施工,工匠建設水平不高。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建造質量合格的低層民用建筑,成本和難度都不高,關鍵是要提高農村建筑工匠的專業技術水平,因地制宜推廣與各地情況相匹配的農村建筑標準圖集,由鄉鎮一級建設主管部門加強過程監督,避免新建建筑再出現這些質量問題,保證百姓安居樂業,支撐鄉村振興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