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亮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交通業為我國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剛開始修建高速公路開始到如今高速公路發展現狀的經歷來看,高速公路歷經了艱難的發展過程,同時社會經濟發展對公路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證公路工程路基穩定性是保障社會各行業穩定運營以及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工程。本文對提高公路工程路基穩定性的作用以及公路工程路基穩定性影響因素展開研究。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穩定性;影響因素
引言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要著重關注路基施工存在的問題,只有重視路基施工,才能保障公路質量。路基施工質量通病主要所指就是路基施工存在的問題與病害多發因素。公路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生態環境、地質與氣候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路基施工存在質量問題。如果公路路基施工過程存在的通病較為嚴重,會引發公路質量問題。
1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路基是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影響公路的使用壽命。因此,公路路基結構應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穩定性,以適應車輛荷載,避免發生坍塌事故。因此在實際施工中,選擇合理可行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公路工程路基穩定性的影響因素
2.1路基凍脹
公路建設工程中,路基凍脹問題也是較為普遍的質量問題,由于路基施工中沒做好路基排水、邊坡防護工作,導致在冬天局部氣溫降低時,引起路基的凍脹問題,在進入春季后,氣溫有所回升,路基土發生相變松動,造成路面硬度降低,加之車輛荷載過大,就會產生各種病害。
2.2材料應用上的問題
材料的選擇對于公路路基的設計十分重要,填充路基的材料類型不同,自身特點也會存在差異,如果設計人員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一味應用同一種材料,就無法提高路基的整體性能。一些設計人員選擇了不達標的路基填充材料,導致其承重出現偏差,會給公路工程的設計和使用帶來隱患。
2.3沉陷下降
(1)公路路基的主要作用是支撐車輛正常行駛,一旦出現質量問題,首先表現為路基沉降問題,路基沉降是指公路在投入使用后,由于公路路面過度受壓和受力不均,造成路基的不規則沉降。
(2)造成路基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公路超限超載現象長期存在,大噸位車輛行駛,極易造成路基沉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人操作失誤或使用原材料不當,造成路基出現質量問題,或者填料質量把關不嚴,路基未壓實,路面排水系統不合理等。
3公路工程路基質量控制措施
3.1路基排水
(1)在地面排水中,設置排水溝,使坡面的水能夠通過排水溝流入急流槽內;在路塹坡口3m之外設置截水溝,及時截留地表水,緩解邊溝在降雨量較大時期的泄水壓力;在填方路段的土路肩上設置攔水緣石,采用集中排水的方式。
(2)路面排水要沿中線向兩側排水,使水匯集到排水溝內直接排出,為此本工程的路拱橫坡不得小于4%,以保證排水的有效性;在護坡道外側設置排水溝,根據路面排水量確定排水溝寬深。
3.2嚴格控制路基施工材料質量
路基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著路基施工的質量,因此,想要保證路基具備足夠的強度與硬度,能夠為路面功能發揮提供硬度與穩定性更為扎實的支撐作用,就必須在采購路基材料時貨比三家,盡量選擇那些社會信譽好、質量上乘的路基材料供應企業。同時配合材料復檢工作,層層把關,保證進入到路面工程施工現場的路基原材料發揮出更高的應用價值。
3.3填石路基
(1)在對填石路基進行施工時,填料自身抗壓強度不得低于20MPa,同時粒徑不得超過層厚的2/3。
(2)石料填筑應分層進行,卸料按照從低到高和從兩側到中間的順序進行。卸料完成后用推土機將其推平,并用細石塊與石屑進行找平,將空隙填滿。
(3)巖性不同的填料應分段和分層填筑。
(4)當填筑所用填料為強風化石時,需按照相關規范先對石料強度等指標進行檢驗,確保滿足要求,對于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均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
(5)在路床頂部向下80cm的范圍內,需采用碎石土進行填筑,并在填筑完成后及時分層碾壓。碾壓完成后,石料頂部不能有空洞或空隙存在。對于最后一層填筑層,其厚度應控制在40cm以內,而對于過濾層,其填筑所用石料的粒徑應控制在15cm以內,粒徑在0.005mm以內的細顆粒含量不能超過30%。對于填石路堤的斷面,與一般斷面相同,上部邊坡的坡率按1∶1.5控制,下部邊坡的坡率則按照1∶1.75控制。
(6)具體的壓實遍數需通過試驗段施工確定,以壓實層的頂部達到穩定、不發生下沉和沒有明顯輪跡為準。
(7)對于填石路堤,其壓實質量需采用參數和檢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控制,其中檢測內容包括壓實沉降差與孔隙率。對于孔隙率檢測,以水袋法為宜。
(8)因石質路段大多采用爆破的方法施工,爆破后石塊大小混雜,且某些風化巖容易風化產生石屑或石粉,這樣會對路基填筑造成很大影響,所以采用石渣進行路基填筑的過程中,需要對大塊碎石進行適當處理,使符合相關規范提出的要求,并嚴格控制壓實質量。
3.4軟土路基處理
(1)軟土地基要采用換填施工工藝,砂墊層厚度在60cm,采用分層鋪筑施工方式,每層厚度為20cm;在分層填筑時要保證填料的實際含水量大于設計要求;為提高地基承載力,要設置土工柵格,減少地表沉降。土工格柵攤鋪后填筑填料,不允許施工機械在土工柵格上行駛。
(2)在軟土地基處理中,工程采用超載預壓施工技術,該技術能夠縮短工期,保證路堤穩定性;預壓路堤要略高于預壓標高,高度不得超過30cm;及時補填沉降部位,每2周補填1次;根據設計要求恢復路基施工相關指標,恢復后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上報監理工程師檢驗。
結語
路基施工是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關鍵環節,目前該高速公路工程標段的路基施工已經順利完成,通過對以上施工技術的應用,路基施工質量與穩定性均得到保障,表明所用施工技術合理可行,值得其他工程借鑒。
參考文獻:
[1]劉建廣.公路軟土路基處理加固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19(36):64-65.
[2]莊心善,彭偉珂,吳鏡泊.石灰改良膨脹土強度試驗研究[J].公路工程,2017,42(5):1-5.
[3]劉茜.市政公路施工中軟土路基處理技術的運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0(6):307.
[4]張小玲,肖慧媛.粉噴樁加固技術在公路軟土路基中的運用[J].交通世界,2019(3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