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晶 張媛
摘要:如今部分舊城改造工程在實際施工中,由于建筑規劃不合理,與城市整體發展格局不相適應,導致城市改造結果不盡如人意,最終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由此可見,舊城改造的根本工作就是要對城市建筑進行合理規劃,而不是外在層面的城市改變,否則,舊城改造則無法體現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關鍵詞:舊城改造;建筑規劃;設計措施
1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的必要性
1.1城市規劃膨脹式發展
近年來,城市經濟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也不斷推進,城市人口數量急劇增長,使很多城市的建設用地處于短缺狀態。不少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不得不占用耕地資源來適應當前城市的膨脹式發展。此外,城中村與城市其他部分相比發展非常落后,這也是由城市發展建設規劃不夠合理導致的。城市的飛速發展更加映襯出城中村的落后與脫節,其對于城市的整體規劃發展有著嚴重阻礙。因此,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城市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讓城市的現代化發展有更多的保障。
1.2城市規劃設計不合理
當前許多老城區在規劃建設中存在諸多不合理因素,整體規劃布局存在安全隱患和制約經濟發展的隱患,因此在舊城改造中需重視老城區的整體規劃建設布局。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城市擴張現象明顯,部分農村已被規劃為城市改造建設范圍,并計劃發展為新城區,但相關單位在改造過程中還未協調處理好違規建設情況,也未及時處理農民土地所有權相關問題,使城市建設規劃過程中部分建筑格局不夠合理。因此,需進一步強化城區改造設計體系,科學合理地對舊城改造進行設計規劃,促進城市高效發展。
1.3城市建筑的保護需求
舊城改造是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建設工作的重點內容,實施舊城改造能夠改變城市內生發展動力,帶動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其中文化是維系城市命脈、彰顯城市內涵價值的重要元素,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底蘊,舊城改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保護這些文化內容的基礎上挖掘利用好文化元素,為城市建設增添競爭優勢。然而,早先的舊城改造規劃對歷史風貌造成極大破壞,導致城市歷史建筑瀕臨絕跡,許多古城門和古文物建筑被城市道路發展規劃所取代,不僅損害了企業的長期利益,而且對城區的人氣和競爭力也造成負面影響[1]。
2舊城改造中的建筑規劃設計策略分析
2.1注重整體建筑規劃設計
1)注重城市功能區域的劃分。舊城改造時應當注重城市功能區域劃分設計,在城市行政劃分界限范圍內,實行合理的用地分區規劃、城市用地規劃、建筑物設計規劃、基礎設施設計規劃。比如城市中心區具有功能多元、高端引領的作用,舊城改造過程中需重點對此區域進行劃分設計,將其中的學校、醫院、金融、商店、交通等內容進行合理規劃,不能減少街道數量和面積、一味追求利潤較高的商業項目開發,而是應當盡量保留中心區域不同品質的建筑,同時增加中心區域的環境綠化保護建設項目,在滿足城市區域視覺整體效果的前提下形成合理的功能區域設計形態。2)整體與局部的有效銜接。舊城改造中要注重城市整體布局與現代布局的有效銜接。一般而言,舊城改造往往只對城市中較為老舊的建筑進行翻修和整改,一定程度上屬于局部改造。但局部改造的范圍、改造程度、改造風格都應與城市整體環境風格相匹配。因此,在舊城改造中需控制好城市局部規劃與整體規劃,如城市綠化景觀設計應與現有建筑物的外墻顏色、建筑材料等相協調,城市中心區域、高端商業區、休閑娛樂區、歷史文化區等不同區域建筑風格都要與區域整體建筑規劃氣質相協調,歷史文化區應保留傳統老街區的人文氣息,休閑娛樂區應打造舒適的綠化清新氣息,高端商業區可融入較多現代時尚建筑元素,進而確保城市整體建筑規劃的多元化[2]。3)注重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設。舊城改造中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和建設也十分重要,不僅對整個城市和諧環境的營造具有襯托作用,而且對城市可持續發展也具有促進作用。因此,舊城改造中需對不同區域內的相關配套設施進行規劃設計,比如,對城市原有的不合理道路交通設計進行重新調整,增設紅綠燈、擴寬道路及道路兩旁綠植,在人流量大的區域增加過街天橋等,還可將地下供水供電管道設計進行重新規劃,對舊城改造前的線路進行變更和疏通,確保新城區水電的正常供給。4)注重的綠地合理規劃。宜人的生態環境有助于提升城市整體形象,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因此舊城改造中需充分考慮生態環境要求,對建筑和環境進行生態化設計,重點的綠地規劃。比如,在城市中心區進行改造時,要注意留足綠色植被與綠化面積區域,或者設置隔離綠化帶,增加綠化面積。在歷史文化區域要注意對文物古建的生態保護,古建周邊可增設生態保護區,綠地形狀、圖案等風格設計要與文物古建相映襯,使整體區域與生態格調相符。
2.2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因為對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是舊城改造的切入點,所以在具體規劃設計和改造舊城居住環境時都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城市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人是最重要的構成元素,而舊城改造的根本宗旨就是提高其中居民的生活質量。舊城改造對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往往體現在居住環境的改造方面,以人的角度開展的舊城改造對于人們居住環境的改善有很大貢獻,經過改造后的舊城區,交通更加順暢,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適度不斷提升。同時建筑規劃設計要與居民的實際需求相契合,以便舊城改造工作順利高效地開展,而且在舊城改造具體實踐過程中也要重視改善城市的環境,加大環保力度,讓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得以實現[3]。
2.3傳承傳統歷史文化
每座城市在開展舊城改造工作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綜合評估和研究。在舊城區中有不少生活習慣和文化風格代表著城市的文化內涵,舊城改造工作并不是對這些文化元素的否定,而是要尊重這些文化元素。舊城改造工作固然可以為城市注入新的血液,使城市充滿更多活力,但也不能忽視對歷史文化及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品牌代表,在實際規劃設計時要重視對這些文化遺產的保護,讓城市原有的歷史風貌特征得以保留。而且在舊城改造過程中,也可以利用先進的設計手段將現代元素與歷史元素相融合,讓城市的文化底蘊更加豐厚。在實際規劃設計時,要對城市的整體歷史格局加以保護,挖掘本地特色資源,使其與城市規劃設計相符,從而使城市歷史文化得到保護[4]。
3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為美化城市環境,優化城市建筑格局,城市規劃建設加大了對舊城改造的力度。舊城區由于建筑年代久遠,已無法滿足大眾生產生活的需求,如今舊城改造的實施極大地滿足大眾對于城市面貌更新的要求。通過合理的建筑規劃設計,能有效提升城市的公共設施水平和整體品位。在城市舊城改造過程中需考慮多方因素,從空間結構、人本因素、生態環境、服務設施等方面進行合理設計,推動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祺.關于舊城改造建筑規劃設計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2):90-91.
[2]俞慰剛. 關于舊城空間改造理論與創意設計案例的幾點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2020,28(1):62-68.
[3]王俊.舊城改造中城市規劃的角色轉變及應對策略[J].城市住宅,2020,27(12):126-127.
[4]羅珺. 城市規劃角色轉變下的舊城改造規劃對策[J].中國住宅設施,2020(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