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偉強
摘要:在現階段的監護工程建設中,混凝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利用混合攪拌不同比例的水、砂石、水泥等材料制成,然后再融入膠凝材料變成一種復合式混合物。在對混凝土進行使用時,能夠表現出很強的耐久性、抗壓強度,能夠使工程擁有更高的質量。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進行應用,也會導致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進而降低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對此,施工單位必須充分重視這一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模板;成因;對策
引言
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質量水平對項目整體質量產生直接影響。但結合當前工程實際分析,在使用混凝土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影響到工程質量,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施工處理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
1.1內部設計原因
近些年來,我國大型建筑物的規模和數量得到了巨大提升,在這過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量也是巨大的。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主要膠凝材料為水泥,在水泥當中加入相應比例的水、沙子、砂石和一部分膠凝制劑,通過快速均勻的攪拌,并澆筑在相應的建筑模具當中,再通過自然晾干,使其干燥形成堅固耐久的人造石材。各類混凝土材質和鋼筋的膨脹系數相同,所以對預埋鋼筋進行混凝土澆筑可有效保護鋼筋在混凝土形成初期具備較強優勢,得到了廣泛使用,促使大規模建筑物的產生。但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受到外力擠壓,或者熱脹冷縮的過程中會出現輕微的結構變化,鋼筋混凝土內部在澆筑的過程中會出現部分氣泡孔,這些氣泡孔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就會在混凝土內部產生沖擊,這種沖擊是由內而外的,最終延伸至混凝土表層,致使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混凝土內部產生氣泡是無法避免的,只能通過澆筑方式的變化和混凝土調制配方優化比例的方式進行改進,最大的程度上避免混凝土內部產生氣泡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開裂。
1.2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的配比是進行混凝土施工的必要先行措施,這項工作很重要,直接影響著混凝土質量,進而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現階段,還是存在很多工程的施工現場在配制混凝土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混凝土的水灰在0.24~0.38之間為比較合理的標準,而在現場實際操作時為了澆筑成功,大多數情況會忽略比例多次加水。混凝土澆筑之后會有很多熱量產生,這么多熱量跟來的水分一般會留在有些建筑材料中變成一些小水泡,這些水泡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抗壓能力。
1.3環境因素
影響混凝土裂縫的因素中,建筑混凝土中,環境因素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混凝土施工時,在具體建設時,環境對工程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如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會對混凝土造成不利影響。在剛成型的混凝土塊中,最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引發裂縫問題。同時,內部結構也會存在一定的變化,若土塊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圍時,就會導致裂縫問題,不僅對混凝土的使用年限造成影響,還會存在安全隱患。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治理對策
2.1完善施工設計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開展之前,施工設計人員就要側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作出預防措施制定。從而最大程度上預防混凝土結構和表面不會出現裂縫問題。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工作開展之前,設計工作人員就要全面考慮到混凝土澆筑全過程的預防措施。尤其是一些小型施工工程,該種工程不具備混凝土攪拌能力,通常需要外部購買。這就需要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混凝土車不斷對罐內混凝土充分攪。以免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凝結。另外,混凝土運輸路線,要保持暢通,縮短運輸時間。混凝土在進行預埋結構件澆筑之前要對預埋件進行正確組裝和正確預埋位置確定,并將所有工序全部完成,避免混凝土結構件,澆鑄完成之后,再進行組裝的問題,從而保障混凝土澆灌工作順利開展。
2.2保證混凝土原料的可靠
為了保障混凝土質量結實耐用可靠,需要選擇相應質量上乘的原材料進行混凝土攪拌。選擇優質可靠的水泥,良好的水泥質量不但保障了混凝土的自身質量,是整個建筑的穩定性的基礎。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要選擇相應熱量較低的水泥進行混凝土配比,這類溫度偏低的水泥,在遇水攪拌的過程中會減少自身熱量的釋放,降低和水反應的速度從而有效避免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出現內外溫差大的情況,溫差平衡的混凝土便不會因為熱脹冷縮的效果出現裂縫或縫隙問題。做好對混凝土當中骨料的材料選擇,并針對骨料的配比進行周密計算。骨料放置過多或過少都對混凝土整體結構造成重大影響。在選擇粗骨料的過程中,盡量選擇等級高顆粒直徑較大的石頭,優質的骨料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收縮問題。
2.3對溫度進行合理控制
溫度對混凝土建筑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如果剛好施工地區晝夜溫差比較大,直接產生的冷熱交替現象嚴重,就會嚴重影響混凝土的建筑質量。室內外產生的溫差也會直接導致混凝土產生開裂現象。所以我們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分析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混凝土施工采用相應對策,避免溫差大引起混凝土的裂縫出現,減少攪拌施工對固化土有不好的影響。有關部分在施工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高溫,在這個基礎上按照要求合理有效地減小室內外溫差,如利用墻體厚度。在進行澆筑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降低澆筑溫度來使混凝土在這個狀態下很快形成混凝土結構,以創造更適合施工的條件。如果處在高溫的環境下,還能用噴涂或者遮光的方式把物料的溫度降低,接著用一些設備進行澆筑,如冷凝管。不管溫度變化較大還是較小,都應該有相應的預防方法,及時降低溫度變化對工程產生的負面影響。
2.4配合比的合理計算
混凝土中,配合比的合理計算也是一項關鍵內容。結合不同的施工要求,其配合比也是不同的,但無論數值如何變化,需確保材料的耐久性,并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對配合比合理進行計算。在試驗過程中,通過大量數據分析與實踐,確定好配合比,同時科學選擇所需材料,確保材料質量都能達標。對于配合比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對水灰比要求進行明確,同時進行合理控制,還要對其硬度與強度進行有效控制,避免裂縫問題的存在,提升混凝土質量。
2.5合理養護澆筑后的混凝土
施工單位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引進先進的空氣溫度、環境溫度檢測儀器,當在較高的外部環境中澆筑混凝土時,施工人員應該科學合理地選擇與應用降溫措施,當空氣濕度較高時,施工人員想要降低空氣濕度可以打開通風管道,從而使混凝土澆筑工作環境更加適宜,盡量避免外部環境導致的混凝土裂縫。在澆筑完混凝土后,應該使用保溫膜覆蓋混凝土表面,并且與各種有效的措施相結合,努力保持混凝土內部和外部結構處在一致的環境溫度中,能夠使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幾率得到一定程度降低,為順利完成建筑工程建設提供保障。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規模建筑工程也愈發增多。在這過程中,建筑物的自身質量是否過關引起了我國人民的廣泛關注。而建筑工程當中混凝土施工是保障建筑物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環節,施工管理人員應保障混凝土澆筑結構具備科學性、合理性、穩定性、安全性。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多種因素和問題導致的混凝土裂縫問題,為了保障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就要不斷采取相應措施保障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安全,從而為我國建筑工程行業提供質量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剛.建筑混凝土裂縫的主要因素及施工處理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9,5(2):55.
[2]梅輝,何云.基于建筑混凝土裂縫成因及預防措施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2):196–197.
[3]周學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破裂情況控制技術要點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