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 李光林 焦念輝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城市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由于我國歷史悠久,因此很多城市有著較長的歷史背景,在這樣的情況下,城市想要發展,必須對自身進行更新設計,這樣才可以實現當前城市的進步,但是如何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兼顧城市的創新以及歷史的保留,是當前的重點內容,也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因此本文主要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城市更新;歷史地段;設計實踐
引言:
濟南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城市,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并且資源也非常多,我國建設濟南的時間比較長,這讓濟南具備很多歷史文化建筑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濟南的發展,因此需要進行城市更新,才可以實現濟南的發展。城市更新是在不再適合現代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進行的一種必要的、有計劃的重建活動。居住在城市的人們對他們居住的建筑物、周邊環境或旅行、購物、娛樂等生活活動有不同的期望和不滿。要盡快開展對居住房屋的修繕改造和街道、公園、綠地和不良居住區的整治,形成舒適的居住環境和美麗的城市面貌。上述的內容都屬于城市更新的范疇,濟南本身的體量比較大,隨著當前我國人口增多以及人民居住條件提升,因此在當前的城市發展之中,城市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做好城市更新項目,解決城市的人口負擔,優化城市的環境,做好城市資源的配給,才可以讓城市的發展更符合人們的需求,實現城市的進步。
一、歷史地段城市更新的具體要求
歷史地區城市更新項目的情況較為復雜,往往面臨著保護堿城歷史文脈和改善人居環境這兩個矛盾的訴求,這就要求城市設計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平衡。城市更新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尊重,因為它尊重產生獨立分支的個人,經濟上可行并且更保留社區背景。這種模式也對藍圖城市設計表達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城市空間結構和整體性的控制下,制定相對具體的分階段實施策略。對于歷史地區城市更新的城市設計項目,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歷史文化的保留,城市的發展變化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積累了多種歷史記憶和文化資源。需要厘清脈絡,區分主次,結合運營可行性和當代城市生活需求,對保護和更新的具體內容進行價值判斷,最終實現物質空間,形成獨特的城市特色空間系統,在更新的時候需要保留這些優勢,讓城市更具特殊性。其次就是指向實施,歷史街區的城市更新不僅僅是物質空間的更新,更意味著城市功能和功能業態的更新,是生活場景的更新。需要引入科學的商業規劃和商業體量的量化分析,加強城市設計的可行性。最后就是需要有科學的對策。歷史街區的城市更新通常是一個較長的項目周期,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社區意識的提高以及對“新天地”等項目的反思。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小規模增量更新模式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歷史街區更新城市的設計需要在漫長的漸進更新過程中發揮作用。分階段實施策略在城市設計項目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評估此類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
二、城市更新的具體實施方法
(一)基于價值評估的空間體系構建
歷史文化價值的發掘與評價可分為兩個層次。在濟南城市更新過程中,應借鑒濟南歷史建筑及其代表意義、小格子空間格局、多元建筑風格等相關研究,探討社會階層歷史演變的空間定位。分布,共同推導出商港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上步區的行政權屬于市中區和淮陰區,但特色空間體系要整體構建。在上步區淮陰區層面,進行更細致的價值評估和空間定位,包括歷史商業活動和老字號品牌分布、歷史生活娛樂文化業態分布、歷史價值評估。街巷、傳統肌理的現狀分布、建筑狀態評估、名木古井等環境因素評估、非物質文化資源和文化空間評估等。最終設計了具有濟南特色的文化空間系統。因此在當前的城市更新中,需要對城市的歷史以及空間的定位進行充分的核實,找準文脈,從而進行建設,才可以實現城市更新的目的,實現城市的進步以及發展。
(二)兼顧商業規模的綜合性社區建設
濟南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所以它的建筑充滿了美感。因此,在當前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當地社區建設,挖掘歷史文化價值。本文采用案例參考與城市設計空間方案相互核對的方法來確定業務的業態和規模。首先,根據上壁區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區位條件,確定上步區特色街區的整體定位,即以歷史文化休閑為主題的城市中心商業中心,以全市消費者及周邊寫字樓、住宅群為主體,兼顧國內外旅游消費者。作為旅游城市,配套設施有待完善,包括百貨、專賣店、專賣店、文化娛樂、餐飲、酒店、金融服務、旅游服務、展覽展示、書報等基礎業態。同時,在市中心等旅游人口較多的地區,更加注重文化娛樂、餐飲、旅游服務、會展等。根據土地利用面積和容積率控制指標計算,不僅兼顧了城市發展,也讓城市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未來趨勢更加明朗。因此在當前的城市更新中,城市更新一方面需要注意城市的文化,一方面則是需要重視城市的發展前景,二者結合,找出其中的中間點,從而進行建設,讓城市的發展兼容并蓄,實現城市各方面的發展。
(三)多層級分時序的發展
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要增強責任感。由于城市空間和土地資源有限,加上企業、市民等利益相關者的多樣化需求,歷史景觀保護和城市轉型發展問題在所難免,但矛盾并非不可調和。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不是智慧,而是責任。只要我們對歷史和人民負責,我們就可以找到一種方法來協調舊城與新城、歷史街區與城市環境、歷史建筑與新建筑、建成遺產的共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加強監督檢查和問責,支持歷史保護和未來創新共治共榮。濟南在這方面做出了優秀的表率,在城市更新的時候,注重科學,分層級分時序進行更新,例如在城市更新的時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有條件的“鄰里”牽頭城市更新項目;二是基礎設施改造和環境改善。在早期起步的地塊中,濟南酒店位于最成熟的單一產權地塊,目前由國有資本運營。歷史資源豐富,拆建少。更新策略側重于建筑物和場所的激活和利用。在城市設計項目針對當前的地塊,準備了詳細的建設性規劃。經四路基督教會位于中山公園附近,地理位置優越,易于引進社會資本。本文以城市詳細規劃深度設計為基礎,通過城市設計導則和建筑設計導則建立指標體系,以城市設計地塊方案的形式體現對空間形態的控制,并與控制方案直接對接,細化空間形態。相關要求,如檐口線高、空地位置、模板最大長度、建筑色彩、屋頂形式等。在項目選址審批、規劃設計方案審查、竣工驗收等各個階段,均采用“設計條件+導圖”的方式,將監管要點納入現行管理體系。針對條件不成熟但民生改善需求迫切的老舊小區,本文針對居住環境和單體建筑兩大改造內容進行專題研究,按照改造需求分類,制定分類明細裝修指南。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實現了對濟南某地區的改造。
所以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需要重視分時序分層級的執行,這樣的優勢就是可以保證當前的執行工作能夠在有序的情況下進行,不會對城區造成太大的影響,進而保證了當前的城區能夠在有序的建設中完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歷史地段城市更新的城市設計轉型實踐中,想要高質量的完成,需要循序漸進,制定合理的政策,結合當地的情況以及地緣分布,從而進行建設,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當前的城市發展,實現城市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朱紫鈺.城市更新如何真正激發城市活力?[J].城市開發,2021,{4}(12):52-54.
[2]丁凡,伍江.城市更新語境下都市水岸再生中歷史文化遺產保存的特征與沖突[J].城市發展研究,2021,28(0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