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曉
摘要:最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水平提升十分迅速,與之相反的是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社會各界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程度越來越高,我國也將環境保護視為國家發展戰略內容,想要確保環保活動的實施效果,加強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非常必要,因此,本文對環境保護中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環境保護;環境管;環境規劃
1.環境規劃概述
1.1環境規劃的概念
環境規劃指人類根據環境問題制定出合理的安排,它具體表現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也在時間和空間上有所體現。環境規劃的目的是提高生態環境與經濟活動的協調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類和自然和諧共存。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必須有足夠科學合理的計劃作為指導,該計劃就是環境規劃。
1.2環境規劃的特點
我國環境規劃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1)綜合性。環境規劃的目的在于解決環境問題,但實際規劃中難免會牽扯到經濟、社會發展等,因此工作內容較為復雜。在制定規劃內容時,會應用到經濟學科知識、環境學科知識以及社會學科知識,體現出來明顯的綜合性。(2)地域性與整體性。地域性指由于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存在差異,規劃也會隨之產生差異,比如側重點不同等。而整體性指應當從國家環境這樣的整體角度來落實環境規劃,不僅要考慮環境問題,還要考慮經濟問題和各種社會問題。
1.3環境規劃現狀
國內的環境規劃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開始,最初環境規劃的特征是單點治理,經過幾十余年的發展已經轉變成綜合控制,在這漫長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環境問題。但是現階段我國環保事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沒有達到協調與平衡,其中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環境管理概述
2.1環境管理的概念
從某種意義上看,環境管理在環境科學中時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環境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常常會通過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來干預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減少人類社會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最大程度上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
2.2環境管理的內容
環境管理內容主要有三點:(1)計劃管理。管理計劃的具體內容包括工業生產計劃、城市污染控制計劃和環境保護宣傳計劃。(2)質量管理。制定質量管理方案和相關標準,以此來加強環境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3)技術管理。主要是指環境污染治理技術、防止環境被破壞的技術等。
2.3環境管理的任務
首先要適當開發自然資源,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和污染,保持生態環境的良好狀態,實現社會經濟穩定長久的發展[1]。其次,制定和貫徹環保方針、法規、政策以及條例等,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最后要為居民們健康、美好的居住環境。
3.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有機結合的策略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環境規劃屬于計劃,而環境管理是需要實施的內容,兩者有機結合,才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環境保護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由于環境規范和環境管理的內容和特征存在差異,因此本文將從落實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促進規劃與管理標準結合兩個方面來實現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的有機結合,如圖1.
3.1落實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
站在工作效應的角度來看,環境規劃可以說是環境管理的基礎,在具體的時間過程當中,環境規劃代表了環境管理的部署與戰略規劃,并且可以有效解決環境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必須通過環境管理來實現,也就是通過有針對性的措施和實際行動來處理問題。這樣就可以看出,環境規劃的內容至關重要,同樣實施規劃也非常重要,可以在環境治理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讓規劃變成現實。在制定規劃以及實施規范的時候,應當站在理論的視角來綜合分析,理論足夠完善和全面,規劃的內容和實施才能有所保障。理論建設必須從原則、方法以及防護措施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確保制定出的環境管理制度可以和規劃中內容具有一致性[2]。
上文說到,為了確保環境規劃內容的正確性,必須加強相關理論研究,但是理論研究受到的限制因素是多變的,比如,環境管理的現狀、環境規劃的水平等。從此可以看出,規劃內容是可以隨機應變的,具有明顯的動態性,能夠根據社會變化和實際需求調整。因此,環境管理也應當體現出動態性,根據環境規劃的變化而變化,從這個角度來說,環境管理可以看做環境規劃的延續。
為了確保環境規劃和環境管理能夠良好的落實與結合,一方面要制定完善全面的規劃評定體系和相關的評審機構,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標準、嚴格、科學的評定環境規劃,提高評審以及評定結果的客觀性。另一方面,忽視環境規劃的特殊性,使用價值理論或者經濟杠桿理論來輔助規劃,確保規劃的內容足夠合理與完善。
3.2促進規劃工作與管理標準的結合
目前,環境保護領域中IOS 14000系列是應用最多的管理標準。該標準由于自身具備明顯的優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了各個國家和企業廣泛推廣與應用的管理標準,在環境管理以及生產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近幾年來,國內相關工作人員開始大力研究此類管理標準,并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和具體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應用,已經解決了部分的環境管理問題,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質量得到了提升。總之,IOS 14000系列管理標準的應用促進了國內環保事業邁向國際,與國際環保事業接軌[3]。
站在工作性質的角度來說,環境規劃是環境管理的基礎工作,可以確保環境管理得以正常有序的開展。事實上,規劃與規劃工作并不完全相同,規劃處于決策的產物,是一種預測的結果;規劃工作是指一項具體的工作,有詳細的內容,包括事前準備工作、檢查工作以及審批和調整等。因此,規劃工作可以說集預測、決策、落實和管理于一身。通過相關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環境規劃工作,評審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非常重要,與IOS 14000系列管理標準的最終目標不謀而合。
結語
總而言之,環境保護是需要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基于現有的環境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做好環境規劃和環境管理,分析環境問題的表現與特點,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做好管理工作。現階段,國內環保事業建設還處在發展階段,未來仍要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優化,必須時刻考慮和落實環境保護內容,才能長期保持環境質量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鄭語眉,葛勇,潘海華,等. 環境保護中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分析[J]. 區域治理,2020(22):28.
[2]雷聲高. 探析環境保護管理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3):2963.
[3]朱偉亮,沈鴻海,施明才. 淺談環境保護管理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J]. 科技資訊,2020,18(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