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志燕
雖然媒體問政是新式的問政模式,但已有很多相關人士對其進行了相應研究,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媒體問政的發展是比較迅速的,這符合時代的要求。媒體問政在加強民主政治、群眾參與政治方面都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但是作為新興的問政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同樣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媒體問政出現的首要問題是形式化,主要表現為很多官方網絡平臺在群眾的一陣興奮之后都會歸于平靜,至于信息中涉及的細節問題以及后續發展所涉及的相關信息播報時常出現后續斷鏈的現象,從而讓媒體問政變為一場形式化的秀場。除此之外,媒體問政的形式化還表現在網絡突發事件發生過后,官方的的沉寂和失音,對群眾輿論沒有及時形成正確的導向力,也沒有及時引導群眾形成正確的輿論,從而政治事件在網絡中不斷發酵,形成更多不良社會影響。
媒體問政是融媒體時代下產生的新式問政方式,作為一種發展初期的問政方式,它的發展正處于不均衡的階段。基于每一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以及城鄉之間網絡發展的不均衡,媒體問政的方式目前只在部分省市和地區實行,有效的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尚未形成成熟的發展水平。經濟發達的地區已實行了多年媒體問政,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則尚未實行媒體問政這一問政方式。除此之外,媒體問政包括多方面多領域內容,例如交通運輸、生態環境、醫療保障等,各行業所占比重也顯現出不平衡的特點,一般來說,媒體問政比較關注公安治理以及交通運輸方面,而違章搭建和消費維權方面則涉及較少。
媒體問政尚處于發展初期,由于缺乏相應的經驗和專業的實踐指導,在問政過程中不免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融媒體問政的主要形式是通過網絡建立溝通平臺,促進政府與群眾的交流溝通,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兩者間快速進行有效溝通,政府方面能夠在短時間內收集大量有效建設信息。但另一方面,網絡具有晦澀和隱蔽的特點,群眾在同一事件上會有不同的觀點和建議,同時也容易在網絡中發出很多不正確的、極端的觀點,并對社會輿論環境形成不良影響。對于在媒體問政過程中出現的不正確行為現階段缺乏相應有效的法規進行規范,即便是已形成相應的制度和法規,在管理和應用時也面臨較大的阻礙和困難。
政府方面在進行此方面工作時應當注重具體措施的安排,當出現問題時應當本著為人民服務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立場,盡量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群眾關注的問題政府方面應該在發布信息時,應當考慮到以最真實的狀態呈現出來,既不能過度夸大事實程度,也不能過度淡化事件的嚴重性。而一些地方職能部門在長期工作中形成懶散、散亂的工作態度是極其不利于媒體問政的良好發展的。
媒體問政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在短時間內“問”出問題,“問”出解決對策,媒體問政一方面需要曝光問題,另一方面也需要解決問題。媒體曝光的問題的嚴重性程度就決定了解決問題的力度。例如,江西省于2019年1月9日,“五型”政府建設擴大社會參與、加強社會監督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群眾多了一個參與監督的渠道和途徑,相關負責人易煉紅在會議中指出江西省建設“五型”政府,“五型”政府指的是建設忠誠型、創新型、擔當型、服務型、過硬型的政府模式。“五型”政府是江西省政府、省政委積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擴大社會參與、加強群眾監督力度、增加監督渠道的重要舉措,平臺的上線運行加強了群眾和政府的有效溝通??梢姡魇≡诿襟w融合背景下進行媒體問政的自覺性是較高的,在實施過程中為本省的政治建設提供了后勁力量,也有效加強和推進了“五型”政府的建設進程。
媒體問政是通過報紙、廣播、網絡等媒體進行關于政治管理、政治監督的問政方式,在此過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社會制度的確立和更改工作,人民成為監督政府的主要參與者,在網絡問政和電視問政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上文現狀描述中,筆者提及到媒體問政是新型的問政方式,雖然在進行時較為便利有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例如網絡普及狀態、經濟狀況等。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社會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例如加強醫療保障、醫療環境等關注,平衡各方面的關注力度。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對各地區的媒體問政力度,我國經濟發展雖然已取得較大的發展成就,但在經濟發展上仍然呈現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媒體問政現階段僅僅在少部分發達地區實行,相對于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媒體問政實施的力度是不均衡的。政府方面在實施時應當加強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媒體問政力度,即便是網絡通信較差,也應當及時解決相應的問題,為廣大群眾提供出簡便有效的問政途徑,以保證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與全面性。
江西省作為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共筑同心圓的優秀案例省份,在實施網絡問政的過程中具有獨特的閃光點,因此經過專家評審,江西省作為160個案例中之一,于2020年11月23日在人民網被報道。江西省各部門共設置11個地區,100個縣執行媒體問政工作,2019年開通“五型”政府建設擴大社會參與加強社會監督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后,江西省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利用中國江西PC、信息日報、問政江西APP等5個平臺開展了媒體問政工作,并在工作中積極落實相關工作職能,得到了大眾的充分肯定。媒體問政各方面的平衡發展對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雖然在此過程中有困難存在,但政府職員積極應對,及時回復群眾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逐漸提升媒體問政的有效性。
媒體問政以電視、廣播、報刊等方式傳播政治信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媒體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近年來“自媒體”“網絡直播”等新詞匯在社會中廣為流傳,網絡成為了幾乎隨時伴隨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正是因為網絡的迅速發展,媒體問政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網絡問政成為了主要的媒體問政方式,人們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布言論,提出自己的見解或是建議。與傳統的媒體方式相比,網絡傳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傳播信息量也非常大,參與問政和發表言論的網民可以擺脫現實生活中的身份、職位、年齡等方面的限制,自由地發表言論,而且發言過程中也能不帶任何顧慮,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們言論自由權的行使。然而也正是因為網絡的便利,給媒體問政帶來了新了問題和挑戰。不同文化階層的網民對事件的看法是不盡相同的,許多網絡事件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多數網民發表的言論是不客觀的,甚至有很多網民在此過程中會發布出虛假的、違背社會發展的、傷害他人利益的言論,嚴重造成了網絡問政的環境,有時也會形成不正確的輿論導向,給媒體問政的有效實施帶來巨大阻礙。
基于此,相關平臺應該加大對網民正確言論的監督力度,我國是人口大國,網民數量也非常龐大,對于不同消極影響的言論應該采取不同的整治方式。倘若對所有進行負面且惡意言論的網民都采取查訪監管,那么在此過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是非常龐大的,因此問政平臺應該設置有效的監管策略,如在網民注冊身份時利用實名制,出現不良言論的網民二次發表言論時,可以采用進行審核后才能發表的方法。對于多次警告后仍然屢教不改的用戶,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強制注銷其賬號,倘若是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應該及時上報公安部門。總之,在進行媒體問政時各平臺應當制定出相關的管理辦法和法規,工作人員也應該及時加強監督力度,促進綠色網絡問政環境的形成和發展。

總而言之,融媒體時代下創生出的媒體問政是新興的問政方式,對各地政治均衡發展有重要意義。面對媒體問政發展不平衡、問政形式化和缺乏管理和法規的現狀及問題,應該及時改進和加強。主要可以通過加強媒體問政力度、均衡媒體問政發展以及制定相關政治管理制度和法規的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媒體問政中的實際問題,以正確的方式和策略,有效提高媒體問政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