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立 黃紅梅
摘要:目的:研究剖宮產術中保溫對患者影響的探索研究。方法:選擇2019年1月~ 2020年3月百色市人民醫院接診的100例需進行剖宮產的患者進行研究。將100例剖宮產患者隨機分成兩個組,對照組和保溫組,每組各50例患者。保溫組用醫用暖風機來使患者在術中進行保溫,對照組則不使用醫用暖風機,手術過程中持續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記錄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體溫,寒戰、發生率、出血量、血紅蛋白、輸血率、術后切口感染率。結論:剖宮產術中采用有效的保溫可減少麻醉后寒戰,促進子宮收縮,減少手術出血,減少術后切口感染、促進患者術后快速康復均具有重要意義。剖宮產患者進行術中保溫大大的加強患者術后快速康復。
關鍵詞:術中保溫; 剖宮產; 患者恢復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125-01
引言:通常的狀況下,人的體溫在溫度調節器官的作用下比較恒定,以保障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麻醉狀態下,機體的行為調節受到限制。淺低溫是指身體核心溫度降至34 ~ 36℃,即輕度低溫。術中低溫發生率高,亞低溫發生率可達50% ~ 70%。主要原因包括手術室環境溫度低、麻醉對體溫調節的抑制以及大量低溫液體的輸入。低體溫對患者影響較大,最嚴重的影響是誘導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寒冷會使人體腎上腺素釋放增加,從而增加心臟的壓力,誘發室性心律失常。有研究發現,通過對手術患者的觀察,體溫低的患者死亡率高于體溫正常的患者。因此,手術過程中將患者體溫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具有重要意義。術中保溫的方法很多,例:有創加熱和無創加熱、主動加熱和被動加熱等。本研究采用醫用暖風機對剖宮產患者進行術中保溫。通過觀察患者麻醉后下肢的觸覺和運動的恢復時間,探究術中保溫對剖宮產患者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擇 2019年1月~ 2020年3月入我院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的患者100例。病例入選條件:ASA 分級Ⅰ ~ Ⅱ級,心、肺、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體重 55 ~70kg,體溫正常,無發熱,雙下肢無異常運動感覺。手術時間約1h。
1.2方法
將100例剖宮產患者隨機分成兩個組,對照組和保溫組,每組各50例患者。保溫組采用醫用暖風機保溫,對照組不采用醫用暖風機保溫。對保溫組患者,在病人入室前,手術床上規范使用醫用暖風機 ,打開開關,調節至連續應用檔,溫度調至低溫檔預熱,在病人進入手術室前 10min 開啟醫用暖風機。病人入室后平臥于手術臺上,首先進行各種監測: 無創血壓(NIBP)、心電圖(ECG)、血氧飽和度(SPOZ)、體溫(TEMP)。打開靜脈通道,注入乳酸林格液300ml。經外科醫生、麻醉醫師、巡回護士核對資料后,行常規腰硬聯合麻醉,穿刺間隙為L3/4,腰麻液為0.5%鹽酸羅哌卡因2ml。所有患者均為左側臥位,調節麻醉后阻滯平面為 T6以下。手術開始后手術室溫度維持在 23℃。對照組患者常規麻醉手術處理,入室前不使用醫用暖風機。所輸液體均為常溫,手術時間在 1h 左右,給予腰麻液后在腰麻液作用時間內手術均能完成,無需二次應用麻醉藥品。手術結束后患者的麻醉平面為 T10以下,痛覺麻醉平面不是 T10以下的患者不納入研究樣本( 不同的麻醉平面直接影響下肢感覺運動恢復的時間) 。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記錄兩組患者術前、中、后的體溫,寒戰、發生率、出血量、血紅蛋白、輸血率、術后切口感染率,分析兩組患者麻醉后的體溫、下肢觸覺恢復時間、血紅蛋白、寒戰發生率有無差異。
1.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保溫組患者手術期間體溫穩定,寒戰發生率及術后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保溫組的失血量和輸血量也明顯減少。對照組的患者體溫在術中低與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與對照組相比,保溫組術后體溫高于對照組(P < 0.05)。
3討論
麻醉狀態下,人體的行為調節被限制,自主調節亦受到抑制。麻醉后人體體溫明顯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麻醉后,體溫調節血管收縮受到抑制,全身麻醉肌肉松弛劑的肌肉松弛作用影響體溫調節能力。手術室內溫度低,大量常溫液體被輸入,麻醉后機體熱量損失,大量熱量傳遞到周圍。麻醉誘導后,由于麻醉后血管擴張,體熱由中心向外重新分布,患者體溫下降明顯且迅速。體溫過低在許多方面影響人體。適度的低溫可以降低機體的耗氧量,保護細胞膜,減少有毒產物,有利于內部環境的穩定,從而保護機體的組織器官。但是手術期間長時間的體溫過低會對身體產生很多不良影響。術中體溫過低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減少循環血容量,降低手術部位的血液供應和氧化,和組織缺氧狀態,從而增加蛋白質的消耗,抑制膠原合成,因此極大地提高手術部位切口感染的概率。當人體溫度下降時,體內的活性酶活性降低,肝臟的代謝功能顯著下降,藥物的代謝和排泄時間延長。有研究顯示,術期對患者進行保溫有利于幫助患者減少體溫低和寒戰發生率的發生以及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速度。術中使用醫用升溫毯對患者進行術中保溫,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代謝率,從而促進藥物代謝,加快機體恢復。剖宮產患者麻醉后體溫快速下降,機體為保持體溫的恒定反射性的產熱增加,肌肉收縮為寒戰的發生,同時患者的耗氧量增加,凝血功能也受到影響,母體心臟負擔加重,嚴重時甚至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威脅母胎生命安全。行剖宮產術時使用有效措施對患者進行保溫,能夠有效預防術中體溫過低以及寒戰的發生,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本實驗通過對術前、中、后患者恢復情況的觀察發現,術中保溫有利于剖宮產患者的術后感覺、運動的恢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復,促進早期康復。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患者進行術中保溫可有效縮增強對剖宮產手術患者的術后快速恢復,減少患者的寒戰發生率,減少患者出血率等,有利于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李紅霞.自體回收式輸血與異體輸血對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產婦血流動力學、肝腎指標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21,28(02):141-142.
[2]李早紅,張宿迪.病人加溫系統與液體加溫輸入法對剖宮產產婦術中體溫及麻醉后寒戰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9):158-159.
[3]梁先慧.子宮壓迫式縫合與水囊壓迫治療對剖宮產產婦術中大出血的治療效果對比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28):140-143.
[4]靳閃閃,馬會峰.腹主動脈球囊阻斷預置術對剖宮產術中出血及其相關并發癥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28(09):1471-1474.
[5]楊梅. 人性化護理在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 繼續醫學教育,2021(03):145-147.
[6]白莉平,張瑛,宋愛玲,趙麗燕,徐仁燕,高明姬,程曉紅. 術中保溫聯合能量合劑對剖宮產患者術中寒戰防治研究[J]. 陜西醫學雜志,2015,44(07):89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