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澳門風情美食節由擁有50年豐富經驗的中國澳門知名大廚盧子成先生坐鎮。澳門烹飪協會副會長盧子成聯手佳景集團出品部行政總廚林德祥,為大家獻上澳門葡菜風味。
作為全澳門唯一獲得“廚藝勛章”和“旅游貢獻勛章”的頂級大廚盧子成,對葡菜的烹調手藝早已爐火純青,也憑借這份手藝將九如坊葡國餐廳帶進大眾視野。如今更是用獨一無二的配料秘方,為食客帶來特色的澳門葡菜。一些經典澳葡菜如木糠布丁、煽鴨飯都是盧子成首次在澳門制作并推向市場。
兩位大廚強強聯手,將影影綽綽的澳門街景和潛藏在街角巷尾的特色美食,通過精致的面貌和更進一層的美味呈現,讓這一方小小海島上的生機與活力,通過餐盤優雅弧線反射的炫光,照耀到每一位來賓。
非洲辣雞
非洲“辣”雞,則是專屬于澳門的獨家美食,因為在腌漬過程中使用了非洲的辣醬,才被賦予了這樣的名字。被來自世界各地的香料浸潤之后的雞肉,仿佛經歷了一場環球航行,渾身散發出月桂與咖喱交融的香氣,焦香的椰絲包裹滑嫩的雞肉,在口中綻放出絢爛的色彩。
人物對話
Q=《美食》
A=澳門烹飪協會副會長盧子成
Q:葡國菜在南京的接受度如何?
A:接受度很高,我看到這次活動金海灣自助餐廳的葡國菜很受歡迎,大家不停地取葡國菜,我很開心。
Q:澳葡菜目前在中國澳門有什么發展趨勢?
A:目前澳葡菜中海鮮類的菜品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海鮮。以前大家比較喜歡肉類。近幾年烹飪方式也有新的變化,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慢燉,慢煮的方式比較流行,比如慢煮羊扒、豬扒在菜品呈現方式上,以前上菜都是一大盆,現在都是精致化。
Q:淮揚菜對您在葡國菜的創新上有什么啟發?
A:我很喜歡梅苑的鹽水鴨,還有時令蔬菜蠶豆,我這次用蠶豆創新了一道葡國菜——蠶豆燴排骨,用一些白葡萄酒、紅洋蔥、蒜頭調味。也正好配合了這次活動交流的主題。
Q:如果去澳門,有什么經典的美食推薦?
A:非洲雞、木糠布丁、葡撻、煽鴨飯。像煽鴨飯,好吃是有秘訣的:先將鴨子去骨,骨頭用來熬湯,湯放;京加入生米浸泡40分鐘,米上面放一層用檸檬汁、蒜蓉、八角、胡椒粉、白葡萄酒等調料腌制過的鴨絲,再加一層米,戳幾個小洞,蓋上錫紙,蒸30分鐘。
木糠布丁
木糠布丁,被稱為澳門葡國菜中甜品之王。傳統的木糠布丁是用奶油作基本材料,加上煉乳等調配,冷凍成型,最后在上面撒上一層瑪麗餅屑。因為這一層餅屑看上去十分像木屑,木糠布丁因此而得名。
木糠布丁趁冷凍時吃,口感比較厚實,有點像雪糕,等它在口中慢慢融化,才嘗到瑪麗餅的干香。若等它稍微融化再吃,又是另一番口感體驗。
葡萄牙白鱈魚球
白鱈魚的葡萄牙語名字是BacaIhau,按字面意思翻譯是“鹽腌鱈魚干”,也稱其為“馬介休”。由新鮮鱈魚在鹽堆里腌制數月而成,即便經歷長期的航海運輸,也依舊保留鱈魚鮮香的風味,食用前需要經過清水浸泡去除澀味,才能華麗變身為餐桌上的美味。炸馬介休球最充分表現出馬介休的肉香,用馬鈴薯泥混合著馬介休魚肉絲,再加上洋蔥、青椒等碎料,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后起鍋,吃一口滿嘴的脆香,完全不會感覺到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