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商華
全國政協委員
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任
改變“價廉物美”的思維模式,積極打造地理標志高端品牌
“要改變‘價廉物美的思維模式,積極打造‘專特優的地理標志高端品牌。”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任謝商華提出加強地理標志產業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就在3月初,《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雙方互認的首批各100個地理標志已受到保護;雙方互認的第二批175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將在協定生效后4年內受到保護。這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標志保護雙邊協定,為地理標志產品開發提供了更廣闊的機遇。
謝商華表示,我國地理標志資源豐富,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砝碼和一筆寶貴的無形財產。地理標志具有“保護一個產品、帶動一批企業、做強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點金魔力,既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又能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滿足人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打開鄉村產業特色經濟發展的“金鑰匙”。
在工作和調研中,謝商華發現了不少問題。“有的地區熱衷于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申請成功后擱置不用;有的制定了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的規劃、扶持政策和措施,但未能真正落到實處;有的處于放任不管的狀態,導致地理標志的使用較混亂。”謝商華說,除了政府管理和引導不夠,也存在著保護力度不夠、假冒侵權易發多發和研發能力不足、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問題。
對此,謝商華建議創新經營模式,通過科學技術注入、龍頭企業支撐、行業協會參與、專業合作組織配合、農民基礎支持,形成高校院所科研與生產、管理實體的利益共同體,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機制,發揮科學技術對育種、栽培、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的支撐作用,因地制宜提高地理標志產品產量、質量和附加值,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經濟新優勢。
此外,謝商華認為還應該加快地理標志專門立法,制定地理標志的統一認定制度,同時,營造地理標志產業發展良好營商環境,借助金融杠桿,賦予地理標志以資本“力量”,實現地理標志商業價值的最大化。